
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docx
5页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惠、崇”等生字,会写“晓、鸭”等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且能背诵2.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深入理解古诗大意,共同感受春天的美景 3.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春天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多姿多彩的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3.(课件出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这节课我们借着这幅画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二、揭示课题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1、(课件)简介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的水景春江晓景”图有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课件)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读顺2.检查自学情况: (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2)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3)落实生字教学的任务,在上下文中理解字、词如:暖、满、短、欲等学生互动,教师点拨三)熟读诗文,读出节奏1. 师: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学生说:七言律诗每句都是两个字停顿,两个字停顿,最后三个字停顿2.教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课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四、细读体会,质疑问难 1.细读古诗,学生对诗句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画中有?哪些没有?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他的心情如何?等等。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互相解疑 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点拨 A.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B.诗人在江边看到了这般景色,心情无比欢快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并通过交流悟出这句是作者的想象,所以老师特地用不同颜色标出 师: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字词上吗?下面,请你小声地读读第二句吧 (1)、交流汇报,根据生回答,把“暖”和“知”标上红色 (2)、对于这一句,有很多趣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3)、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发现图上并没有鸭,从而理解题画诗中他人题诗这种类型的特点 (4)、图上并没有画河豚,但为什么人们不批判最后这一句呢?来,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资料,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 课件出示)有关河豚应时的资料: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5)、小结: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不但不会被人传为笑柄,反而使诗更加趣味盎然5.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6.配乐有感情地朗读7.用你熟悉的四个字的词语赞美这美丽的春光 (春色满园、春意阑珊、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等)五、作业 1.把全诗背给父母听 2.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优美的画。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