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韶关丹霞山介绍韶关丹霞山导游词.docx
6页广东韶关丹霞山介绍韶关丹霞山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好友,欢迎您来到漂亮神奇的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参观游览我是丹霞山的讲解员,很快乐能有机会陪同您一起领会丹霞山的秀丽风光,共度美好时光 亲爱的游客好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的外山门区域金霞小区这个区域以前有个村子,村子取了一个很尤其的名字:石母也就是石头的祖宗的意思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门是现在我国最大的山门山门是1994年由中山大学教授彭华先生创意设计修建的山门通高42米,山门的整体是一个巨大的“山”字右侧门柱取形阳元石,左侧门柱取形天柱石,中间的拱门象形天生桥最高的门柱的设计创意则来自僧帽峰,上刻的“丹霞”二字是由岭南著名画家关山月先生题写的门框上的四个大字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字?对,自右至左,这是书法家章一平先生用大篆书写的“万古金城”是赞美丹霞山的山石像一座座红色的城堡门框的左下方还有“中国红石公园”多个隶书大字,是说丹霞山之美堪和美国黄石公园媲美红石公园前面的两块花岗岩巨石取自锦江上游的仁化县长江镇河田村,上面刻写的是XX年8月2日广东丹霞山和中国南方共6省6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联合以“中国丹霞”名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取得成功的世界遗产证书和世界遗产标志,并于XX年10月29日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协会主席迈克尔•克罗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代表保罗•丁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原主任沃尔夫冈•伊德、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主席、中山大学教授彭华共同为中国丹霞世界遗产标志石揭碑。
大门的右下方红砂岩石碑上面刻写的是XX年2月13日丹霞山成功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标志,是XX年7月5日揭碑开园的这两块合而为一的巨大的红砂岩则取自韶关境内另一处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乐昌市坪石镇金鸡岭的周围大家能够在这两块标志石前摄影留念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景区游览您能够凭购置的景区门票乘坐景区环境保护车进入我们的各个游览区,从外山门到阳元石游览区约2公里,到长老峰游览区约4公里,到锦江游船码头约公里入口的右侧有一条长1500米的进山步道,和阳元石游览区和锦江沿江步道联成一体,游客也能够选择徒步进入山里游览丹霞山风景区在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北大门距韶关市区45公里,风景区的最南端距韶关东火车站仅6公里因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此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1980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我们的丹霞山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XX年8月2日和中国南方共6省6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以“中国丹霞”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中国第八处、也是现在广东唯一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山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含有雄、险、奇、秀、幽、古、旷七大特点,素有“万古丹霞冠岭南”的美誉 雄:即雄伟、阳刚之美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丹霞山的山峰均由悬崖峭壁组成,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裸露、光滑齐削、气势磅礴,充满阳刚之美 险:丹霞山地貌含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古人利用这一特征常在崖顶筑石结寨,以险御敌,如巴寨、细美寨、长老寨、扬州寨、韭菜寨等每座山寨的攀登之路如同“天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山途中用红色砂石所垒成的道道山门,也可使敌人望而生畏 奇:丹霞山石之奇特,形态各异,似墙、似堡、似寨,拟人、拟兽、拟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阳元石、阴元石堪称“天下第一绝景”天然形成的通泰桥则被誉为“岭南第一桥”龙鳞片石、天柱石、观音石、望夫石和阴、阳元石,并称丹霞山六大奇石 秀: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浈江全长32千米和作为浈江一级支流的锦江下游34千米蜿蜒于丹霞山区腹地,如飘带,似银练沿江两岸,竹树婆娑,田园锦绣,江清水碧,山石倒影,丹山碧水交相辉映,不是漓江胜似漓江 幽:沿断层和节理广泛发育的线谷、巷谷、沟谷普遍含有狭窄幽深的特点,两侧丹崖赤壁,沟谷幽深,谷底植被茂盛,鸟鸣谷幽。
丹霞盆地关键区内的山峰和谷地,大部分为无人区 古:从浈江河畔的新石器时代的鲶鱼转遗址,从相传4000多年前虞舜南巡奏韶乐,从锦江岸边的岩画,从隋唐以来的韶石、狮子岩、锦石岩的开发,到明清时期别传寺等的兴盛,千百年来,古人为丹霞山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摩崖碑刻、诗文和古老的传说 旷:关键表现在锦江河谷小平原和浈江河谷小平原站在丹霞山峰上下望成片的夏富小平原和周田小平原,一派漂亮的丹霞田园风光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命名地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根据现代丹霞地貌泰斗、中山大学教授黄进先生的定义: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这里面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陡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悬崖峭壁,这种峭壁高度通常要求超出5米;第二层是红层,就是岩石必需是红色的;第三层含义是岩石是陆相沉积岩,也就是湖相沉积那么,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如此奇特的山水是怎样形成的呢?在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灭绝的年代,丹霞山是南岭山脉的一个内陆盆地因为地势低洼,雨水夹带着泥沙碎石流到湖泊内堆积当初地球的气候很炎热,湖里的堆积物所含的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形成红色沉积岩经过大约7千万年,湖泊内沉积了厚度约3700米的巨厚红层其上部约1300米的较坚硬岩层称为丹霞组,下部约2400米的较松软岩层称为长坝组。
到白垩纪末(距今7千万年前后),整个盆地沉积环境消失因为地壳运动和受燕山运动影响,逐步隆起并接收侵蚀,不过这个时期的上升很缓慢距今3千万年前后,受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湖盆伴随南岭山脉猛烈抬升,湖内岩层形成很多断裂和节理,加之长久受流水侵蚀、重力倒塌、差异风化,形成了一座座顶平(或顶斜)、身陡、麓缓的山峰 丹霞山游客中心(5分钟) 亲爱的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丹霞山游客中心首先展示的是丹霞山物理模型沙盘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丹霞山的东北部丹霞红盆地的面积大约500多平方千米丹霞山的总面积是292平方千米,外围蓝色的线围限的是整个丹霞山292平方千米的面积,在沙盘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个独立的丹霞群峰,这便是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面积约180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区之一其中中间这条红线围限的168平方千米便是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的范围沙盘东边的河流是浈江;自北而南横贯丹霞山腹地的是浈江的一级支流,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锦江 丹霞山地处北纬24度至25度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里的年均降雨量1665毫米,年均气温℃。
原生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组成,共有大小多种类型的石峰、石墙、石堡、石桥、石柱、天生桥600多座山峰海拔通常在300——400米之间,超出500米的山峰有7座,最高峰巴寨为米一座座山峰造型丰富,拟人拟物形象逼真,如同一方红宝石雕塑园,故又称“中国红石公园”在我们面前有600多座山峰,据教授野外调查考察,丹霞山的山峰能够分为三种类型,其中能够攀登的山峰约200座,占三分之一;难以攀登的山峰约200座,占三分之一;非经人工开凿石级不能攀登的山峰也占三分之一现在丹霞山对外开放的山头仅两座,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参观的长老峰和阳元山我们在沙盘上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丹霞山分为五个片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丹霞景区,东南方向的韶石景区,西部的巴寨景区,西南的飞花水景区,东南边的大湖坑景区,和浈江风光带和锦江风光带丹霞山最引人瞩目标是站在长老峰向东南方向面积近100平方千米的无人区,里面没有一个村庄,没有一片农田,是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生态保留基础完好,也是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主体我们向西看,有一个象茶壶一样的山峰,也是丹霞山标志性景观之一的茶壶峰,茶壶峰左侧的山头是丹霞山的最高峰巴寨,海拔米。
现在这些山峰全部没有对游客开放,有少部分户外运动兴趣者和喜爱探险的人前往丹霞山292平方千米范围内有原居民约万人,关键分布在景区的周围和锦江河谷地带 还有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幅巨幅国画是韶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关山雪先生于XX年10月全心创作的,是现在我国表现丹霞地貌画幅面积最大的国画作品 下面我们到前面观看约10分钟的丹霞山风光片和航拍片,看过风光片以后请大家跟随博物馆的讲解员到各个展厅参观丹霞地貌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