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筑话题设计四维空间.docx
8页构筑话题设计四维空间 ——以“企业与劳动者”教学为例陈喆蓉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教学模式强调“一课一主题”,以话题为载体,以问题和探究为主线,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话题”作为连接“主题”与“问题”的纽带,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有着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侧重于对话题设计的研究,提炼出话题设计所需构筑好的“前、后、近、远”四维空间,并结合实际教学课例加以阐述Keys:话题设计 四维空间 主题式教学陈喆蓉,女,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2012年秋,浙江省进一步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秉承“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减少必修,增加四大类选修课程,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伴随必修课时的减少,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需要,而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一教学模式突出“一课一主题”,每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是教学知识的重难点,或是能力提升的关键点,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处),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解决相应问题,打破知识板块壁垒,内引外联,防止节外生枝,分散中心,突出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以相关的话题和情境为载体,以问题和探究活动为主线,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高中政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可概括如下:在这一过程中,“话题”作为连接“主题”与“问题”的纽带,有着其独特的教学地位它区别于“主题”,并非一节课的中心和灵魂,但却是达到主题的途径;它又不同于一般性的问题,问题可以作为一种情境出现,但不能把任何问题都等同于话题,话题应该是适合贯彻教学目标的,与学生生活经验、思维发展水平贴近的、有可讨论或争辩性的话语平台设计一个合适的教学话题,利于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主题式教学模式过程中,十分关注“教学话题”的选择、呈现和利用,并提炼出话题设计所需构筑好的“前、后、近、远”四维空间,下面就以笔者在丽水市开设的一节“企业与劳动者”的主题复习课为例对这四维空间的构筑加以阐述一、话题设计有“前”因——注重预设性教学话题必须为教学主题服务,从微观上讲要服务于知识中的重难点,从宏观上讲则要服务于整堂课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因此话题的设计并非随意,任选一个素材即可,而是有其“前因”,要体现教学的预设目标,起到引导教学的进行和推动教学进一步深入的作用因此,在课前教师必须领会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把握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现状,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生成的疑点,并依之设计出逐层递进的教学话题。
在“企业与劳动者”这一课中,按原新授课模式分为两框内容——“公司的经营”和“新时代的劳动者”,这自然就产生两个鲜明的教学主题,但作为一堂系统的复习课,就必须对两个主题进行整合笔者以“公司是企业法人”入手,突出“人”字,引出两种人——经营者和劳动者,从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两个核心问题——经营者的经营和劳动者的就业正是把握住了这样一个教学主题,在相应话题的设计上就从“经营者如何经营”和“劳动者如何就业”这两个教学重难点出发,寻求相关素材结合在丽水市开课的实际,笔者整堂课以丽水市知名企业“纳爱斯”集团为话题载体,设计出这样一组话题素材:如水纳爱斯的发展历程1968-1984薄弱基础丽水五七化工厂只生产单一的产品——肥皂在全国肥皂行业排序倒数第二1985-1990艰难起步庄启传受命于危难之际,采取横向联合,与上海制皂厂联营转危为安1991-1993自创品牌引进了瑞士先进技术,开发了纳爱斯香皂又自主开发了雕牌超能皂,掀起了肥皂革命同时,企业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造1994-1998三十而立加强企业管理,实行“双加”工程(国务院提出的“加快技改进度,加大技改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把雕牌做成了中国肥皂第一品牌。
1999-2003内扩外联双管齐下,一方面对内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一方面对外实行委外贴牌加工,带动行业发展成立纳爱斯集团2001-2005六壁合围纳爱斯在全国“设阵布局”,形成六壁合围之势,成为世界最具规模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2006至今战略转型2006年11月,全资收购英属中狮公司麾下香港奥妮、裕唠、莱然三家公司,产品从中低端走向高端今天——集团拥有纳爱斯、雕牌两大名牌四大系列四百多个品种产品其中“纳爱斯”、“雕”牌为驰名商标,雕牌洗衣粉、雕牌液体洗涤剂同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集团诚信经营,发展迅速,业绩突出多年多次荣获“中国轻工优秀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以及“全国文明单位”、“诚信示范企业”、“AAA级信用企业”、“国家生态工业示范点”等多项殊荣和信誉称号这一组话题材料的选择,有很强的针对性,直指“公司成功经营”的诸多因素:经营战略、自主创新力、企业形象、社会责任感、兼并联合等通过这样的话题引领,既强化了学科的重点知识,更能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一、话题设计有“后”果——注重思辨性话题设计要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具有思辨性和一定难度的话题,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其潜能。
太浅的话题可能造成课堂气氛表面上的活跃,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高难度的话题学生参与度低,也无助于思维的发展;恰到好处、难度适中的话题既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又包含着不少未知的成分,既能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又不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正如俗语所说,“跳一跳,够得到”在“企业与劳动者”复习课的一开始,针对“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概念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内涵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这一现状,设计出这样的一个话题素材:纳爱斯集团是专业从事洗涤和口腔护理用品的生产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68年的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厂”,1993年底改制为股份公司2001年12月组建集团纳爱斯在改革开放中长足发展,集团自1994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连续11年稳居全国行业榜首,实现洗衣粉、肥皂、液洗剂三大产品全国销量第一,2005年进入世界前八强从中把“工厂”、“股份公司”、“集团”三个Keys抛给学生,让其思考:现在的纳爱斯集团是何种公司形式?这种公司形式有什么显著特点?紧接着,便把这一话题素材转化为一个知识表格,让学生把已学知识和话题素材进行整合,填写完成:1.股份有限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最终形成这样一个成果:三、话题设计有“近”景——注重生本性“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新课改的主题。
在教学话题的选择上,同样要转换视角,做到以生为本、贴近学生企业与劳动者”这一堂复习课是在丽水市开设的,因此在话题设计时便选取了这家丽水本土、全国知名、丽水市学生熟知和充满感情的纳爱斯集团作为全课的载体,从一上课的导人到课中的分析再到结束时的思考,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观,同样的课程放回到我们嘉兴市,这样的话题设计就很难起到原有的效果,因为嘉兴学生对于纳爱斯的了解仅限于电视或商场广告中的那些广告词,情感上也大打折扣!在选取了贴近学生的话题载体后,在教学主题的指引下,同样要设计出贴近学生的话题情境本堂复习课的另一个知识重点“劳动者如何就业”相较于“经营者如何成功经营”,对学生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在复习课中笔者又设计出这样的一个话题情境:方法:1.全班共分四组,一至三组为应聘方;第四组成为招聘方2.三组应聘方分别选出一名代表从面试题库中抽取题目,经过集体商议后选出代表进行作答,接受招聘人员的考核3.第四组招聘方要认真听取三名应聘者代表的回答,待应聘活动结束后,同样选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评价,并宣布聘任结果这一话题情境,把主题式教学模式中的“主题”环节和“问题探究”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发挥出“话题”的功能,给原本沉闷的复习课堂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四、话题设计有“远”观——注重拓展性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中,话题的功能不应仅停留于教学载体上,还应成为开启教学内容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因此,设计话题时,运用教材内容的重要之处,采用揭示矛盾、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设置出能引发想象和创造的话题,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表到里,不断拓展思维在“企业与劳动者”复习课的最后,笔者以习题形式给出这样一个话题:据专家分析,工资待遇过低是当前“用工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东部与中西部在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如今农民工选择在家乡务农或就地打工的越来越多即使选择外出务工,他们对工资薪酬、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那些长期忽视管理和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高经营利润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根据上述情况,如果你是一名“纳爱斯”集团的管理者,你会怎样解决本企业“用工荒”的问题?这一话题紧密结合了当下的社会热点,涵盖了整堂复习课的要点,既有企业的经营问题,也有劳动者的就业新难,但又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叠加,更重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结合材料调用知识、阐释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拓展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这也是对整堂复习课的一种升华。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话题设计作为其中紧密的一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秉承四维空间的设计理念,关注话题的“前、后、近、远”,将有效地促成教学主题的实现,提升我们的教学实效刘丹)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