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励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PPT课件.ppt
48页激励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黄福荣1 1激励→剌激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而言,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而言,激励主要指如何调动劳动者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问激励主要指如何调动劳动者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问题激励用于安全管理就会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题激励用于安全管理就会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中积极性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中, ,激励是调动激励是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核心问题这种积极性是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核心问题这种积极性是指人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努力程度指人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努力程度, ,体现在实现体现在实现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 →2 2激励方式 外在 内在3 3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该理论从探讨激励的起点和基础出发分析揭示人们的内在需要的内容与结构,以及内在需要如何推动行为因为这类理论研究的内容均围绕需要而进行,所以又称这为需要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带了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4 41、需要层次理论 ((1 1))生生理理需需要要,,包包括括食食物物、、水水、、衣衣着着、、住住所所、、睡眠及其他生理需要睡眠及其他生理需要 ((2 2))安安全全需需要要,,包包括括免免受受身身体体和和情情感感伤伤害害及及保保护职业、财产、食物和住所不受丧失威胁的需要护职业、财产、食物和住所不受丧失威胁的需要 ((3 3))归归属属需需要要,,包包括括友友谊谊、、爱爱情情、、归归属属和和接接纳纳方面的需要方面的需要 ((4 4))尊尊重重需需要要,,包包括括自自尊尊、、自自主主和和成成就就感感等等方方面面的的需需要要,,以以及及由由此此而而产产生生的的权权力力、、地地位位、、威威望望等方面的需要等方面的需要 ( (5 5)自我实现需要包括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实现需要包括发挥自身潜能、实现心中理想的需要追求个人能力之极限心中理想的需要追求个人能力之极限5 5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要利用该理论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 首先,要利用该理论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针对职工不同 其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针对职工不同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再次,要注意到每个人的需要并不是严格的 再次,要注意到每个人的需要并不是严格的按顺序由低到高发展的,某些人对社交的需要按顺序由低到高发展的,某些人对社交的需要比尊重的需要更为重要些,有些人对某些生理比尊重的需要更为重要些,有些人对某些生理需要也许要求对些。
需要也许要求对些 最后,还要考虑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局 最后,还要考虑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限性和不足之处 6 6实例分析 沈阳水泵厂原来一线工人有370名,但他们不安全生产,纷纷转岗,后来只剩180名一线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政治上的不平等,总觉得被人看不起;(2)经济上的不平等,奖金拉不开档次;(3)技术上的不平等,只看文凭,不看经验凡此种种,使一线工人工作不安心7 7 针对这一现象,该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针对这一现象,该场采取了以下措施:((1 1)积极在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团员;()积极在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团员;(2 2)满)满1515年工龄的工人可被评为工人技师,享受工程年工龄的工人可被评为工人技师,享受工程师待遇;(师待遇;(3 3)一线工人享受五有限(分房、)一线工人享受五有限(分房、入托、就业等);(入托、就业等);(4 4)独立顶岗满二年,表)独立顶岗满二年,表现好的青年可推荐入大学或相应的培训学校;现好的青年可推荐入大学或相应的培训学校;((5 5)奖金分开档次,突出一线;()奖金分开档次,突出一线;(6 6)一线工)一线工人中试行岗位津贴;(人中试行岗位津贴;(7 7)每年给一线工人)每年给一线工人10%10%的指标,向上浮动工资;(的指标,向上浮动工资;(8 8)保证一线)保证一线工人的工资晋级;(工人的工资晋级;(9 9)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检查身体;((1010)定期海滨疗养。
定期海滨疗养 8 82、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习惯于称之为人性为恶理论该理论对人性有如下假设: (1)一般人天性都好逸恶劳 (2)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需要采取消极的、甚至是抵制的态度 (3)缺乏进取心,反对变革 (4)不愿意承担责任 (5)易于受骗和接受煽动9 9 如果按X理论对员工进行管理,必须对员工进行说服、奖赏、惩罚和严格控制,才能迫使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在管理中强制性措施是第一位的1010 Y Y理理论论,,又又称称之之为为人人性性为为善善理理论论Y Y理理论论对对人人性有如下假设:性有如下假设: ((1 1))人人们们并并不不是是天天生生就就厌厌恶恶工工作作,,他他们们把把工工作看成像休息和娱乐一样快乐、自然作看成像休息和娱乐一样快乐、自然 ((2 2))人人们们并并非非天天生生就就对对组组织织的的要要求求采采取取消消极极或或抵抵制制的的态态度度,,而而经经常常是是采采取取合合作作的的态态度度,,接接受组织的任务,并主动完成受组织的任务,并主动完成 ((3 3))人人们们在在适适当当的的情情况况下下,,不不仅仅能能够够承承担担责责任,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
任,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 ( (4 4)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智力、想象力、)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正确做出决策的能力,而是没有充分创造力和正确做出决策的能力,而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发挥出来 1111 根据Y理论,要激励员工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只需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包括良好的群体关系,干净、整洁的环境等),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和责任感的工作,员工就会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会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1212(3)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1313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1414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首先要重视职工有关保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首先要重视职工有关保健因素的满足问题,例如,注重改善劳动生产环境健因素的满足问题,例如,注重改善劳动生产环境和条件,设置必要的福利设施,开展文明生产,力和条件,设置必要的福利设施,开展文明生产,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以减少或消除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以减少或消除职工不满的情绪。
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职工不满的情绪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激励因素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例如,激励因素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有一定绩效者要予以确认,有突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有一定绩效者要予以确认,有突出绩效或贡献者要予以保障和奖励,对安全工作有出绩效或贡献者要予以保障和奖励,对安全工作有责任感的职工要赋予一定的职责,多安排有挑战意责任感的职工要赋予一定的职责,多安排有挑战意义的工作,扩大工作范畴,增强成就需要;将企业义的工作,扩大工作范畴,增强成就需要;将企业安全生产的近期目标和发展规划以不同的形式反馈安全生产的近期目标和发展规划以不同的形式反馈给职工,以增强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信心给职工,以增强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信心 1515 双因素理论给我们的一贯启示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防止激励因素转化为保健因素的可能性例如,物质奖励与职工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成绩紧密联系时,才能成为激励因素发挥其激励作用,若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或分配不合理,奖励再多也只能起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挫伤个别职工的积极性1616(4)ERG理论 ERG理论是由奥德弗提出来的。
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三个等级,即生存需求、相互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1717 ((1 1))存存在在需需求求((ExistenceExistence))::这这类类需需求求关关系系到到机机体体的的存存在在或或生生存存,,包包括括衣衣、、食食、、住住以以及及工工作作组组织织为为使使其其得得到到这这些些因因素素而而提提供供的的手手段段这这实实际际上上相相当当于于马马斯斯洛洛需需求求层层次次理理论论中中的的生生理理需需求求和和安安全需求 ((2 2))关关系系需需求求((RelatednessRelatedness))::这这是是指指发发展展人人际际关关系系的的需需求求这这种种需需求求通通过过工工作作中中的的或或工工作作以以外外与与其其他他人人的的接接触触和和交交往往得得到到满满足足它它相相当当于于马马斯斯洛洛需需求求层层次次理理论论中中的的感感情情上上的的需需求求和和一一部部分尊重需求分尊重需求 ( (3 3)成长需求()成长需求(GrowthGrowth):这是个人自我发):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发展个人的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这相当于马斯洛需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 1818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的应用 ERG理论对更层需要的满足顺序并不认为是严格按从低到高的方式发展,低层的需要可以越级向高层需要发展,高层需要可能干扰低层需要的满足这一观点与安全管理实践中许多事例是吻和的例如,在安全管理制度不严、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企业中,职工可以为了得到领导的表扬或同事尊敬而单纯追求工作效率,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不顾安全需要,违章冒险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于上述原因,在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时,要注意职工各种需要之间的重复关系,不能仅以安全需要作为研究和处理对象1919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动机形式和行为目标的选择以及行为的改变与修正在该理论看来,激励在人的心理上是个相当长的过程,只有在激励对象接受激励的情况下,激励过程才得以开始 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以及“目标导向理论”等20201、期望理论 弗洛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
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 激烈水平(M)=目标效价(V)×期望值(E)2121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的应用 首先,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结果和将酬对职工的 首先,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结果和将酬对职工的激励作用,既充分考虑设置目标的合理性,增强大多数职激励作用,既充分考虑设置目标的合理性,增强大多数职工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又设立适当的奖金金额,使安全目工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又设立适当的奖金金额,使安全目标对职工有真正的吸引力标对职工有真正的吸引力 其次,要重视目标效价与个人需要的联系,将满足低层次 其次,要重视目标效价与个人需要的联系,将满足低层次需要(如发奖金、提高福利待遇等)与满足高层次需要需要(如发奖金、提高福利待遇等)与满足高层次需要(如加强工作的挑战性、给予某些称号等)结合运用,同(如加强工作的挑战性、给予某些称号等)结合运用,同时,要通过宣传引导职工认识安全生产与其切身利益的一时,要通过宣传引导职工认识安全生产与其切身利益的一致性,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目标及其将酬效价的认识水平。
致性,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目标及其将酬效价的认识水平 最后,企业要通过指点、指导和给予各种安全技术训练的 最后,企业要通过指点、指导和给予各种安全技术训练的办法,为职工提高个人能力创造条件,以增加职工对目标办法,为职工提高个人能力创造条件,以增加职工对目标的期望值的期望值 2222(2)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斯达西·亚当斯提出的亚当斯认为,员工在一个企业中很注重自已是不是受到公平对待,常常以此来决定自已的行为亚当斯认为,员工对自己是否被公平对待的评价,是首先思虑自己所得的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有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相等,则为公平状态2323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的应用 在对职工进行将酬时,力求做到客观、实 在对职工进行将酬时,力求做到客观、实事求是,以避免职工心理上可能滋生的不公平事求是,以避免职工心理上可能滋生的不公平感对于物质奖励的分配,既要体现差别,又感对于物质奖励的分配,既要体现差别,又要防止出现较大的不公平感,这是一项较复杂要防止出现较大的不公平感,这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加强职工业绩考核和将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加强职工业绩考核和将酬制度的科学化、定量化。
在精神激励方面也酬制度的科学化、定量化在精神激励方面也存在公平感问题,而且是与人的自尊需要和自存在公平感问题,而且是与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有关的,应谨慎对待,正确引导我实现需要有关的,应谨慎对待,正确引导加强宣传与教育,使职工能正确的衡量自己和加强宣传与教育,使职工能正确的衡量自己和他人,以消除他人,以消除““攀比心理攀比心理””的消极影响,也是的消极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 24242024/8/222024/8/2225253、不成熟—成熟理论不成熟的特点成熟的特点被动性能动性依赖性独立性办起事来方法少办起事来方法多兴趣浅薄兴趣浓厚目光短浅目光远大从属的位置自主的位置缺乏自知之明有自知之名能自我控制2626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的应用 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在实践中,为了在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在实践中,为了在健康的组织中培养出健康的个人,协调组织和健康的组织中培养出健康的个人,协调组织和个人的需要,要求管理者应该注意应用以下办个人的需要,要求管理者应该注意应用以下办法:工作扩大化;实行参与式的以员工为中心法:工作扩大化;实行参与式的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加重员工的责任,激发责任心和的领导方式;加重员工的责任,激发责任心和创造性;更多依靠员工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创造性;更多依靠员工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实行实行““以现实为中心以现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等。
的领导方式等 2727三、行为改造型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是着重研究激励目的的理论人们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两种反映,行为改造理论正是重点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挫折论”和“归因论”等28281、强化理论 强化的具体方式: 强化的具体方式: ((1 1))正正强强化化::行行为为会会伴伴有有某某种种有有利利结结果果,,如如提提薪、奖金、晋升、表扬、进修薪、奖金、晋升、表扬、进修 ((2 2))负负强强化化::行行为为后后不不再再伴伴有有不不利利结结果果,,是是一一种种事事前前行行为为,,如如规规章章;;坦坦白白从从宽宽,,不不再再追追究究;;““杀杀鸡儆猴鸡儆猴””————鸡是惩罚,猴是负强化鸡是惩罚,猴是负强化 ((3 3))惩惩罚罚::行行为为后后伴伴有有不不利利结结果果,,如如批批评评、、降降级、撤职、扣钱级、撤职、扣钱 ((4 4))消消退退::行行为为后后不不再再伴伴有有利利结结果果,,如如做做好好事事后后没没被被表表扬扬,,对对已已出出现现的的不不符符合合要要求求的的行行为为进进行行““冷处理冷处理””,达到,达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2929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的应用 应用强化理论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应用强化理论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 (1 1)要设立一个安全目标体系)要设立一个安全目标体系 在企业中设置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 在企业中设置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法,目标只行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法,目标只有明确而具体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有明确而具体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要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施同时要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完成个人目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做出明显绩效或贡献者,应给予及标或阶段目标做出明显绩效或贡献者,应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用强化作用 3030 ( (2 2)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 大量管理实践表明,正强化比负强化和惩 大量管理实践表明,正强化比负强化和惩罚更有效所以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罚更有效所以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
必要时可采用负强化,负强化应用强化为主必要时可采用负强化,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社会生产,应用不当会带来一些消得当会促进社会生产,应用不当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惩罚手段要谨慎使用,因为可极影响尤其是惩罚手段要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在运用惩罚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在运用惩罚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出发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出发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惩罚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将负强化、惩罚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成绩 3131 ( (3 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强化的时效性就是通过某中形式和途径,将 强化的时效性就是通过某中形式和途径,将工作结果及时反馈给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工作结果及时反馈给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一个人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领方法。
一个人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领导者表示导者表示““已注意到这种行为已注意到这种行为””这样简单的及时这样简单的及时反馈也能祈祷正强化的作用;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反馈也能祈祷正强化的作用;如果领导者对这种行为不予注意,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行为不予注意,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以致消失所以,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减少以致消失所以,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需注意及时强提高安全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需注意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可变间隔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料的可变间隔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3232 (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强化方式 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也不尽相同,强化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效应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并随对象和黄金的变化而相应调整3333(5)充分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在应用安全目标进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职工了解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结果,既可使职工得到激励、增强信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修正所为。
34342、挫折理论 挫折是指当个人从事有确定目标的行为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阻碍,致使目标无法实现,动机无法满足时的个人心境状态挫折理论认为,不同个人在遭受挫折时,由挫折感所导致的心理上的焦虑、痛苦、沮丧、失望等,会导致种种挫折性行为35353636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挫折对职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可增加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猛醒,吸取教训,改变目标或策略,从逆境中重新奋起;另一方面,挫折也可以使人们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出现负向情绪反应,并采取消极的防卫方式来对付挫折逆境,从而导致不安全的行为反应,如不安、焦虑、愤怒、攻击、幻想、偏执等3737 (1)帮助职工用积极行为适应挫折,例如,合理调整无法实现的行为目标首先企业整体安全目标应该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简单的以“事故发生率为零”作为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切实制定各岗位和个人的安全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现措施3838 (2)改变受挫折职工对挫折情况的认识和评估,以减轻挫折感人在工作中遇到各种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失败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管理人员应当首先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同时教育职工树立百折不挠的精神,锻炼自己顽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3939 (3)通过培训提高职工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加个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可以改变引起挫折的个人主观因素,减少由于个人能力不足而使安全工作执行不力的阻碍尤其在事故征兆出现的紧急情况下,职工能够巡视正确的采取挫折制止事故的发生,可增强职工的自豪感,避免挫折感4040 (4)改变或消除易于引起职工挫折的工作环境,如改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实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岗位、改善劳动条件等,以减少挫折的客观因素4141 (5)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来说,如果职工已经处于受挫折状态,并采取攻击性行为,管理者不应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有修养的管理人员会采取容忍态度,这并不表明软弱,而是表示他有比反击更好的办法来应付攻击在这方面,关键在于对受挫折者抱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气氛4242 ( (6 6)开展心理保健和咨询,消除或减弱挫)开展心理保健和咨询,消除或减弱挫折心理压力对职工的挫折心理的负面作用应折心理压力对职工的挫折心理的负面作用应进行矫治,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精神发泄进行矫治,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精神发泄法,即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折的人可以自由法,即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折的人可以自由表达受压抑的情感,使他们的紧张情绪发泄出表达受压抑的情感,使他们的紧张情绪发泄出来,恢复理智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另一种是来,恢复理智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另一种是心理咨询法,即由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通过心心理咨询法,即由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疏导受挫折者的失常感情,缓和情绪理治疗,疏导受挫折者的失常感情,缓和情绪上的压力,解除心理上的负担,使其提高认识上的压力,解除心理上的负担,使其提高认识水平,树立对人对事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改善水平,树立对人对事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改善挫折心理。
挫折心理 4343(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一般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一般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会运气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于任务难度和机会运气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于何种因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何种因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现在和过去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现在和过去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所以说,行为和行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所以说,行为和行为的原因一样重要,职工若能正确分析自己行为的原因一样重要,职工若能正确分析自己行为的原因,可大大的强化自己的激励水平为的原因,可大大的强化自己的激励水平 4444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认为,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任务太重或难等稳定内素,则会降低成功的期望,失去信心,出现不再坚持、努力的行为;反之,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或粗心大意等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增强努力与坚持行为,争取成功的机会。
4545 在用归因理论分析职工有意违章行为时,首 在用归因理论分析职工有意违章行为时,首先,判断职工违章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看其属先,判断职工违章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看其属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一般是由于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一般是由于个人利益的驱动,而外部原因往往是安全规章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而外部原因往往是安全规章或设施的不完善其次,要分析该职工的心理特征、设施的不完善其次,要分析该职工的心理特征、个人素质等,看其是偶然违章还是多次违章,分个人素质等,看其是偶然违章还是多次违章,分析预测职工在某种生产作业条件下将产生违章行析预测职工在某种生产作业条件下将产生违章行为的可能性,提前做出预防准备,以制止违章行为的可能性,提前做出预防准备,以制止违章行为的发生为的发生 4646个人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姓名:黄福荣E-mail:jd-hfr@47472024/8/222024/8/224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