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16712469
  • 上传时间:2023-08-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10分)1. (22分) (2017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安国,字平甫,安石之弟也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警拔,遂以文章闻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于书无所不通,数举进士,又举茂材异等,有司考其所献序言为第一,以母丧不试,庐于墓三年熙宁初,韩绛荐其材行,召试,赐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官满,至京师,上以安石故,赐对帝曰:“卿学问通古今,以汉文帝为何如主?”对曰:“三代以后未有也帝曰:“但恨其,才不能立法更制尔对曰:“文帝自代来,入未央宫,定变故俄顷呼吸间,恐无才者不能至用贾谊言,待群臣有节,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帝曰:“王猛佐苻坚,以蕞尔国而令必行,今朕以天下之大,不能使人,何也?”曰:“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又问:“卿兄秉政,外论谓何?”曰:“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

      帝默然不悦,由是别无恩命,止授崇文院校书,后改秘阁校理屡以新法力谏安石,又质责曾布误其兄,深恶吕惠 卿之奸先是,安国西京,颇溺于声色,安石在相位,以书戒之曰:“宜放安国复书曰“亦愿兄远佞人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诏以谕安石,安石对使者泣下既而复其官,命下而安国卒,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子,这里指的是国子学,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髙学府B . 祚,福分,国祚是王朝理论上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的时间有区别这里的“秦祚”即前秦的国运C . 教授,本意是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和现代大学的教授完全一样D . 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子,这里指的是国子学,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髙学府。

      B . 祚,福分,国祚是王朝理论上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的时间有区别这里的“秦祚”即前秦的国运C . 教授,本意是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和现代大学的教授完全一样D . 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3)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B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傲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C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柞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D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4)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B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傲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C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柞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D .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国天资很高,少年时就因所写的诗、铭文、文论、词赋受到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

      B . 因为王安石的缘故,王安国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只可惜他的应对不符合皇帝的心意,最终没有得到提拔重用C . 王安国认为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指责曾布误了他的哿哥,也非常讨厌吕惠卿的奸诈,并劝谏王安石远离小人D . 王安国在西京任职时,沉溺于声色之中,因此被罢免了官职,放还家乡不久虽被官复原职,然而诏令下达时王安国已死了,当时他年仅四十七岁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国天资很高,少年时就因所写的诗、铭文、文论、词赋受到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B . 因为王安石的缘故,王安国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只可惜他的应对不符合皇帝的心意,最终没有得到提拔重用C . 王安国认为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指责曾布误了他的哿哥,也非常讨厌吕惠卿的奸诈,并劝谏王安石远离小人D . 王安国在西京任职时,沉溺于声色之中,因此被罢免了官职,放还家乡不久虽被官复原职,然而诏令下达时王安国已死了,当时他年仅四十七岁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②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②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2. (11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智伯已死矣,而子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 对文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谨避之耳       谨:恭敬    B . 卒释去之      卒:最终    C . 智伯,国士遇我   遇:对待    D . 襄子必近幸子  幸:宠爱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 人/则豫让/内持刀兵/B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 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C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 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D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 人/则豫让/内持刀兵/(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豫让曾受赏识,甘愿以命报恩。

      他离开范氏和中行氏后投奔智伯,很受看重和宠幸;在智伯死后,他逃到山中,声言只有替智伯复仇才会死而无愧B . 豫让自毁形貌,让人难以辨识他往身上涂漆,把嗓子弄哑,让人无法辨认,当他到市上行乞时,即使是他的妻子遇到他,也认不出他了C . 豫让反驳朋友,坚持原有做法朋友认出了他,认为他应该先投到赵襄子门下效命,再相机行事,他则认为这种怀有二心伺机行刺的做法太难以实现了D . 豫让做事执著,为人忠义刚烈在宫中刺杀赵襄子不成,他又藏在一座桥下准备行刺;击刺赵襄子的衣服之后,他自称已尽人臣之义,言罢毅然自刎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②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3. (11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徒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

      宋附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B .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C .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D .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