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矿级领导管理考核规定.docx
3页煤矿矿级领导管理考核规定一、考核对象范围煤矿矿级领导,包括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二、考核内容1. 安全生产管理– 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做到遵章守法、安全生产第一– 熟悉本矿所属区域的安全生产形势,主动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并及时整改–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职工作和下属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处理和报告各种安全事故和生产事故,及时汇报上级领导2. 生产管理– 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能够对生产进展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和管理– 能够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做好生产组织和安排– 熟悉本矿设备和机械的使用和保养,合理利用设备资源,保证生产效益3. 经济管理– 能够制定财务预算和成本预算,做到资金合理调配,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能够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本矿的健康发展4. 人事管理– 做好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相关工作– 维护本矿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能够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5. 环境管理– 熟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持续推进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实时把握本矿环保状况,规范本矿环保工作进度。
三、考核方式1. 安全生产管理–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 对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的矿井进行表彰和奖励2. 生产管理– 通过对生产计划和效益的考核,评定矿级领导的生产管理业绩– 对生产进度和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考核,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 经济管理– 通过绩效考核,评价矿级领导的经济管理水平– 从矿井整体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成本控制等方面考核经济管理业绩4. 人事管理– 定期对员工的培训情况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估– 推进公正、公开、公平、透明的人事管理制度5. 环境管理– 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对本矿环保状况开展监管和考核– 定期组织环保例会和督察,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四、考核标准1.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事故和生产事故处理得当,能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安全生产隐患得到及时整改,矿井安全管理形式得到改善– 组织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2. 生产管理– 按期完成生产任务,生产进度优于气力室掘进进尺规定– 生产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开拓新矿井或新煤层得到推进和扩展– 故障处理及时有效,设备利用率高3. 经济管理– 矿井财务状况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效益良好。
– 成本控制得当,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矿井的可持续经营4. 人事管理– 人员安置及时有效,员工培训及时跟进,人员异动率较低– 立足于员工实际,制定合理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依法依规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推动矿井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5. 环境管理– 生产无公害,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投资回报率高– 规范生产工艺和设备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矿井环保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五、考核结果处理1. 根据考核规定,将矿级领导考核得分纳入绩效考核中2. 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3.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严肃的问责和处理六、通过煤矿矿级领导管理考核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矿级领导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促进煤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安全第一、生产第一、人才第一、创新第一”的企业文化,为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