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四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分析报告.pdf
15页2005 年四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分析报告 2005 年四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分析报告 与二季度的大涨大落行情相比, 整个三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似乎低迷冷清了许多,受基本面的压力影响,盘面一直以震荡下行为主,其间虽有微弱反弹,但无法改变大盘向下的格局,与此同时,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总体交易量也出现一定程度萎缩 三季度大豆期货市场另一个特点是: 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在季度前期表现为内弱外强、季度后期则表现为内强外弱 一、三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行情回顾一、三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行情回顾 1、1、 CBOT 大豆期货行情回顾 CBOT 大豆期货行情回顾 7 月中上旬,CBOT 市场提前炒做天气因素,期货价格在不断变换的天气变化中宽幅调整,中旬,CBOT 在干旱天气以及基金的推动下,达到三季度的峰值,下旬随着“天气秀”上演进入尾声,加之 7 月大豆供需报告偏空消息和美豆主产区连续降雨改善了市场供给压力的双重打压,期价大幅下挫,并出现了持续下跌的走熊态势 8 月下旬期价稍有启稳, 做了短暂横盘整理后, 在美国大豆种植带天气转好、基金多头回补的打击下,期价继续下行,但下跌速度有所减缓,至 9月底 CBOT 黄豆连续跌穿 600 美分/蒲式耳关口。
三季度 CBOT 各品种交易行情数据统计: 三季度 CBOT 各品种交易行情数据统计: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季度开盘季度开盘 季度最高季度最高 季度最低季度最低 季度收盘季度收盘 大豆连续 656.4 740.0 (7.14) 556.4 (9.28) 573.2 三季度 CBOT 黄豆连续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 CBOT 黄豆连续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美国 CFTC 大豆持仓结构表及图: 三季度美国 CFTC 大豆持仓结构表及图: 截止日期截止日期 当日收盘价当日收盘价 总持仓总持仓 基金多单基金多单基金空单基金空单商业多头商业多头商业空头商业空头 基金净多基金净多 7-5 715.40 290635 72412 25331 137615 176770 47081 7-12 701.20 276341 68949 26011 135329 169825 42938 7-19 682.40 277449 65890 25523 134892 169448 40367 7-26 676.00 273064 69015 27235 132023 164466 41780 8-2 689.40 272292 70606 24332 128304 166197 46274 8-9 646.20 256519 61850 24292 124635 151160 37558 8-16 616.60 258024 65536 27383 124827 146454 38153 8-23 610.60 256077 59712 30532 126600 141003 29180 8-30 599.60 243909 55566 33554 125656 130533 22012 09-06 604.60 245509 60018 38829 121485 125162 21189 09-13 586.00 244304 58961 43025 123463 118674 15936 09-20 572.00 248126 59238 49371 127698 112094 9867 09-27 557.40 253289 56245 54331 130414 106992 1914 10-04 562.40 267206 57675 55468 139835 113097 2207 第三季度第三季度CFTC大豆持仓图大豆持仓图02000040000600008000006-2807-0507-1207-1907-2608-0208-0908-1608-2308-3009-0609-1309-2009-2710-04550600650700750基金空单 基金多单 连续当日收盘价 净持仓2、 DCE 大豆期货行情回顾2、 DCE 大豆期货行情回顾 7 月前期国内大豆市场由于下游需求不旺而缓慢上涨,后期震荡回落,走势并未完全跟随 CBOT 价格上下波动,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7月 6 日,国内大豆期货价格达到最高,此后开始震荡走低,中旬之后破位下跌,豆粕期货也同样较弱另外,8 月份黄大豆主力合约易手为 0601 合约至 8 月中旬,由于国内进口中心转向南美、海运费的反弹以及主力护盘推高的欲望, 国内大豆价格抗跌性强于 CBOT 大豆,8 月 17 日连豆 0601 合约期价先于外盘探底,并在下跌至 2716 元/吨时获得强劲支撑,反弹欲望强烈但因为支持反弹的因素不够集中,9 月初盘面经过短暂冲高后,最终由于反弹缺乏持续力度而展开横盘整理走势,整个熊市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三季度 DCE 各品种交易行情数据统计: 三季度 DCE 各品种交易行情数据统计: 品种名称 季度开盘 季度最高 季度最低 季度收盘 一号豆 511 2978 3102 (7.6) 2651 (9.30) 2678 一号豆 601 2994 3151 (7.6) 2705 (9.28) 2717 豆粕 511 2660 2780 (7.6) 2386 (8.17) 2425 三季度 DCE 各品种成交量统计:三季度 DCE 各品种成交量统计: (单位:手,按双边计算) 品种名称 7 月 8 月 9 月 豆一 10,535,056 7,813,916 6,470,770 豆二 10,558 13,794 12,532 豆粕 3,643,524 3,390,852 4,292,768 三季度 DCE 各品种成交额统计:三季度 DCE 各品种成交额统计:(单位:亿元,按双边计算) 品种名称 7 月 8 月 9 月 豆一 3,164.41 2,192.70 1,794.05 豆二 3.06 3.69 3.43 豆粕 969.28 840.28 1,056.36 三季度 DCE 各品种持仓量统计:三季度 DCE 各品种持仓量统计: (单位:手,按双边计算) 品种名称 7 月 8 月 9 月 豆一 459,118 434,660 491,838 豆二 3,220 2,842 24 豆粕 169,076 165,370 149,148 三季度 DCE 黄大豆 1 号 11 月合约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 DCE 黄大豆 1 号 11 月合约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 DCE 黄大豆 B01 合约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 DCE 黄大豆 B01 合约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 DCE 豆粕 11 月合约价格走势图: 三季度 DCE 豆粕 11 月合约价格走势图: 二、影响 2005 年四季度大豆价格的基本因素分析 二、影响 2005 年四季度大豆价格的基本因素分析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尽管大豆需求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但由于总体供给压力依然明显, 因此难以改变四季度供大于求的基本状况。
在南美种植不出现意外的前提下,四季度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总体上表现为在 550-640 美分/蒲式耳区间的震荡走势为主,自目前位置的反弹走高也因基本面的利空而不那么顺利 1、1、 北半球大豆产量的基本确定,连续两年的丰产将带来充足的供给,世界大豆总体供大于需 北半球大豆产量的基本确定,连续两年的丰产将带来充足的供给,世界大豆总体供大于需 10 月份的大豆月度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业部预计 2005/06 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 29.67 亿蒲式耳,较上月预估调高了 1.11 亿蒲式耳,主要是由于收割显示美国单产状况良好,农业部预计单产将达到 41.6 蒲式耳/英亩的历史第二高单产水平, 看来早期被炒做的干旱并没有对大豆生长产生大的影响相应的,2005/06 年度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为 2.6 亿蒲式耳,较上年度的 2.56 亿蒲式耳稍有增加按照目前的收割进度和收割状况,后期对产量的调整幅度应该不大这样在经过连续两年的丰产后, 美国大豆市场彻底扭转了 2003/04 年度的短缺状况,最近两个市场年度的库存消费比都达到 9%以上,但从美国国内看, 结合历史价格走势规律, 经过连续两年较高库存累计后,今年的平均大豆价格应该不会超过上年度的 574 美分/蒲式耳水平。
中国大豆 2005/06 年产量同样也保持了高水平,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今年我国大豆总播种面积为 950 万公顷,同比下降0.93%;根据收获情况,预计大豆单产达到 1768 公斤/公顷,总产量可达到 1680 万吨,虽然同比减少 3.47%,但仍属于历史高产年份其中, 黑龙江省大豆总体预计产量为 928.48 万吨, 比去年减少 38.33万吨,减幅为 3.96%从黑龙江已收获大豆的情况看,外观及内在质量普遍好于去年同期,开秤价略低于去年10 月初对新大豆的挂牌收购价格一般在1.20元-1.26元/斤之间, 而去年同期为1.25元-1.32元/斤 注:对主要出口国而言,消费包括出口消费 消 费 量 ( 单 位 : 万 吨 )消 费 量 ( 单 位 : 万 吨 ) 世 界世 界 美 国美 国 巴 西巴 西 阿 根 廷中 国 进 口阿 根 廷中 国 进 口 04/05 年 度 205.58 80.28 52.31 37.85 25.7 05/06 年 度 215.84 80.73 57.11 39.31 27.5 增 长 率 4.99% 0.56% 9.18% 3.86% 7.00% 除去中、美两国外,在世界大豆的总体供需上,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估计同样宽松。
尽管世界大豆需求保持 4.99%的年增长率,基本符合近几年增长趋势,其中增长主要来自于压榨需求的增加,但由于产量的增加和期初库存的增加,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自上年度 4302 万吨调整到本年度的 4741 万吨,为历史最高库存记录,比上月的 4492 万吨也有明显增加,库存消费比高达 21.9% 2、2、 中国四季度需求对大豆市场的支撑作用有限 中国四季度需求对大豆市场的支撑作用有限 除去自给大豆需求外,对世界大豆总体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中国庞大的进口需求中国大豆压榨需求中的 70%通过进口来满足,世界大豆总体出口量的 40%出口到中国,而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 1/3 是到中国,因此,在仅有北半球大豆上市的四季度,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将是与供给压力抗衡的重要因素 中国上年度国内大豆消费的特点①在受到疾病影响下,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依然呈刚性增长据统计,在过去的市场年度里,中国共完成大豆进口 2580 万吨,基本接近于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测的 2570万 吨,远远高于上年度的进口量 1693 万吨即使在库存较高的 7、8月份进口大豆数量依然处于全年最高点, 而进口大豆的港口库存已经从 7 月 31 日的 335 万吨减少到 10 月初的 250 万吨左右。
说明国内总体消费并未因局部的“禽流感”及“猪链球菌”而出现明显萎缩②中国进口需求很大程度支撑了美国大豆价格中国进口中有 1185 万吨来自美国,占美国总体出口总量(3059 万吨)的 38.74%,达到最近 5年来的最高比例③我国的大豆进口逐步趋于理性从每月大豆进口量中可以看到,比起上年度,04/05 年度,我们大豆月进口量更加平均,进口步伐基本与国内需求规律吻合,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买涨的特征;而且在总体进口豆中,美国大豆的比例由上年的 48.61%减少到45.93%,说明中国逐步扩大了对更便宜的的南美大豆的采购 * 进口数据来自于海关月报数据 中国大豆进口与CBOT连续价格关系中国大豆进口与CBOT连续价格关系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0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04/05年度月进口量 04/05年度CBOT月均价 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