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的镜子-论17世纪荷兰绘画与市民生活的关系.docx
7页现实的镜子论17世纪荷兰绘画与市民生活的关系 范凡(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Reference:17世纪初,荷兰在与尼德兰南部各省脱离关系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迅速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迎来了普遍繁荣,在艺术上也是如此与17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奢华的巴洛克风格不同,荷兰画家们已敢于摒弃千余年来束缚着艺术创作的神话和宗教题材,而把现实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蓝本这是画家对现实主义的贡献绘画已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再也不是只为上层贵族和宗教服务的了画家接受订购从而与普通市民发生联系而且画家关注更多的题材也是普通市民的生活本文试论述荷兰画风形成的原因及绘画与市民生活的关系Keys:17世纪;荷兰绘画;市民生活;大众化;世俗化;现实主义J05 :A:1673-2111(2012)10-0307-02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当时西方艺术的中心,文艺复兴虽然打破了中世纪宗教对人的束缚,提倡人文主义和解放人性,使绘画开始有了人情味,但是意大利画家们往往在题材方面仍然局限于基督教和古希腊神话领域,只是把人性的较生动生活和内心的宗教热忱融合起来了,在创作风格上仍未摆脱古典理想的束缚。
而17世纪荷兰绘画已经彻底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了,直接面向尘世生活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和静物画在17世纪的荷兰得到了高度完善画家们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生活,是市民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和优美多姿的大自然过去艺术上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内容,现在也被荷兰画家搬上了画布由于生活本身提供了多式多样的创作题材,因而使创作方法和和艺术风格也显得多样化此时的绘画还作为商品走向市场,走向世俗和大众荷兰绘画现实主义风格形成原因和与普通市民发生联系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尼德兰革命的影响要研究荷兰绘画不能不研究它的历史背景17世纪的欧洲作为列强的时代,经济上,西班牙已经衰落下去,英国和法国还没有崛起;政治上,欧洲所有国家虽然由于文艺复兴而使资产阶级得到飞跃发展,但国家政权仍握在封建君主手中,罗马教皇仍然是欧洲各国君主的伙伴和后台,反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教会势力的抬头和社会政治潮流的倒退;在艺术上,多数国家的许多画家被教皇和国王贵族利用来美化上层社会生活,为反宗教改革运[来自WwW.lw5U.com]动创作新的宗教画巴洛克艺术在欧洲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荷兰是特殊的一个造成荷兰不沉溺于横行欧洲的巴洛克之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就是尼德兰革命。
16世纪末的尼德兰革命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成立了欧洲和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的独立和资产阶级直接掌权使荷兰这块小小的土地很快接替了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强大的船队带来的商业繁荣很快的使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工商业的发展使荷兰市民中的许多人摆脱了由于闭关自守所造成的封建愚昧和贫困,进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精神享受的主观要求和美化环境的客观要求促进了这些小有结余的市民购买美术品的欲望,画市也随之兴隆起来2宗教改革的影响众所周知在西方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宗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也是如此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欧洲美术史上大量的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中了解到西方历史的发展,包括文化的进步也往往得力于宗教斗争的推动,在这方面荷兰同样是个典型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已渗透到荷兰全国,荷兰人变成了新教徒,彻底从天主教会中挣脱出来,独立后的荷兰人改信加尔文教加尔文教主张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得救与否取决于是否改恶从善,接受救赎它鼓励人们经商致富,为官济民,同时提倡节俭,勤劳,严禁奢侈和享乐行为,反对教堂中装饰性的绘画,摒弃宗教题材在加尔文教严肃简朴的处世哲学的指导下,人们对最细微的东西也极为珍视。
这一点极大的影响了荷兰人的绘画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从而有力的推动了荷兰绘画从基于宗教虔诚的观点和形象塑造要求的方式向单纯的世俗生活内容的转变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的主角,并且各种体裁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象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和静物画等等,荷兰人将绘画分到了很细的程度,将架上绘画推到了高峰正是由于政治和宗教的影响导致17世纪的荷兰几乎是个没有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世俗的,民主的国家它完全改变了欧洲其他国家艺术品所依赖的种种条件,即宗教神话影响迅速减退,而把绘画从宗教神话的狭窄范围内解脱出来推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和市场,与现实生活更为接近当时的欧洲各国,艺术的主流或者受教会控制,或者主要为宫廷服务,虽然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但在统治者看来是有违背其旨意的而在荷兰,社会的主角是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阶层的市民,他们也需要艺术品,但不是专为宫廷和教会创作的艺术品,而是能为自己享受并表现他们本身生活的作品,尤其是许多市民都买得起的用来装饰居室的小型绘画可以说这个时期欧洲艺术找到了架上绘画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式小型绘画和世俗性的题材开始发展,没有宗教气氛的各种生活题材被搬进画面,搬进市场,搬进市民的家庭。
而且也出现了大量画市,画家也接受私人订购写实主义和大众化成为荷兰绘画的主要倾向3画家与市民的关系能够在一个新教社会存在下去的绘画分支中,最重要的是肖像绘画17世纪尚没有照相机,许多发了财的商人想把自己的画像流传给后人,许多被选为市政官和市长的高尚的人想被画成佩带官职标志的形象,此外,还有许多地方委员会和董事会肖像画家在荷兰城市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一个风格投其所好的画家就能够指望得到颇为稳定的高收入,但是一旦他的风格不再时髦,他就可能面临破产由此看来画家与市民的关系是很紧密的,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肖像画的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哈尔斯描绘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他的肖像画独具风格,生动的描绘出人物各自独特的外貌和个性特征,并开创了普通民众肖像画的先河他的代表作有《吉普赛女郎》等画家那贪杯豪饮及放浪形骸的个性在其作品中显然得到了反映据说哈尔斯每每饮酒后才挥毫由于他的才气和他的豪爽谦和且描绘了大家所熟悉的身边的人物,他成了全城备受爱戴的画家,人们纷纷求他为自己画像而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的被后人视为欧洲艺术史上不朽之作的《夜巡》在当时却不被看好甚至遭到了攻击原因是订货人要求在画面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伦勃朗却没有妥协而创作了一幅主题性的绘画,因此出资人大为不满而与他打起了官司,而且上流社会对他的风格亦表示了拒绝。
结果是没有人再向他订画,使他的生活陷入困境由此看出由于绘画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画家不得不依赖于资产阶级的贸易市场和订货者的金钱,因此他们必须按订货者的要求来画,而象伦勃朗这样不屈服的画家最后也不得不惨淡离世所以此时的绘画有它的局限性,没有重大的社会题材和历史画正是为了迎合市民的需要,世俗性的绘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此时的风景画,静物画发展也完成了独立分科综上所述,17世纪荷兰绘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用黑格尔的观点来说已经完全进入了“人”的阶段,绘画内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重大历史事件、自然风景和真实人物黑格尔说荷兰画师们“以笃爱心情处理这些世俗生活题材”;“从平静的充满敬畏的虔忱”转到“殉道事迹”(即从单纯描绘现实生活中“美”的崇高的方面,转到现实生活中平凡而严峻的方面);以最明快的方式描绘“较宏伟的布局”(即反映反对西班牙统治、进行宗教改革斗争的现实主义题材)现实主义题材得到极大发展,艺术家热衷反映现实的生活,表现现实的形象,他们不再压抑现实去向往超现实的世界,而使普通生活走进画面绘画走向世俗化和大众化,并且作为商品走进市场,走入生活可以说,17世纪荷兰绘画与普通市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这也是由荷兰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甚至可以说荷兰绘画为把艺术推向大众做出了重大贡献。
Reference:[1]《世界美术史》,第七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2]《美术研究》,第一集,《黑格尔论荷兰绘画》[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世界全史--新编世界艺术史》(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5]《西方文化史》,徐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外国美术史》,刘伟东等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7]《西方美术史》,范梦,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8]《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9]《论黑格尔关于17世纪荷兰绘画的美学思想》,王修;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