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阅读作文辅导2.doc
6页怎样分层概括段意课前回顾:写出各文段的构段方式(一)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总分关系)(二)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跑进家来的松鼠》 (顺承关系, )(三)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并列关系)(四) 《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五)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二、例题分析 写出下面自然段的段意例 1. 半夜的时候,戏院散场,一大群人挤了出来,走到各自雇定的小艇里去那许多小艇原来是簇拥在一块地方的,不久便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街道中了远处传来哗笑的声音,告别的声音这时候水面上渐渐沉寂,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建筑物矗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威尼斯的小艇》)例 2. 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野花遍地,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无私地把自己献给大自然,献给人们孩子们在那绿油油的草地上做游戏,大人们在那软绵绵的草地上休息;牛羊细细地咀嚼着那鲜美柔嫩的茎叶解答】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它的段意自然段的段意一般用一两句简练的陈述句进行概括它要指明谁(或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例 2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他常常跑当铺,把衣服当了钱买面包由于到期付不出赊购货物的欠款,他常常受杂货店老板的责备有时候他竟至于为了寄一篇文章到报馆去,到处借钱买邮票生活这样窘困,马克思毫不在意,还是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
那时候,恩格斯在生活上给他很大的帮助解答】给自然段分层一般可按四个步骤进行先通读全段,了解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每句话的意思;第三步,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几句话合并在一起,为一个小部分;第四步,看几个小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再做适当的调整,确定每层的起止如举例中的那段话,主要写的是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生活非常贫困,还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在生活上给他很大帮助全段共 7 句话,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后再把它们合并,先可合并成 5 小部分即第1 句,第 2 句,第 3~5 句具体写马克思怎样贫困,第 6 句,第 7 句再进一步合并第 2、3 两小部分属于总分关系可合并为一部分,这样全段可分为 4 部分,即第 1 句,第 2~5 句,第 6 句和第 7 句再进一步分析,第 1 句和第 2~5句是因果关系可以把它们合并为一层,这样全段可分为三层:1~5 句为一层,6 和 7 句各为一层有些自然段是典型的总分、顺承、并列、因果段式就可按前面介绍过的各种段式进行分层例 3 因果段式指出下面各段中叙述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部分例 1. 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本领很大:花草树木是“氧气制造厂”,一公顷的阔叶林一天就能放出 700 公斤的氧气,能供 1000 人使用;花草树木又是“天然的吸尘器”,大量的树木枝叶能够减低风速,使工业粉尘下降;花草树木还是“气候调节器”,能够吸热,遮光,散发热量,蒸发水分,增加空气湿度,使人感到舒服;一些花草树木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分泌杀菌素,吸收和隔挡噪声,因此花草树木又被人们誉为“有毒气体净化所”、“自然界的免疫员”、“天然隔音墙”。
据调查,世界上长寿人多的地方都是环境美、绿化好的地方所以我们少年儿童应当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种草种花活动,树立“爱护花草树木光荣,毁坏花草树木可耻”的新风尚例 2. 做作业,要自己想,自己做,不要抄别人的抄作业是一种骗老师、骗家长、骗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动脑筋,抄别人作业,学习上一定要掉队例 3. 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解答】例 1、例 2 中的两段话都是由叙述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部分构成的,这样的段落叫因果段式因果段式可分两层,因一层,果一层构段时,有时因在前,果在后,如例 1 段中共 3 句话,前两句为一层是说因,最后一句为一层说果;有的因果段式果在前,因在后,例 2 段就是一例,第一句话为一层是说果,后面的为一层说因有的段落为了与上文衔接,强调结果还有“果——因——果”的构成形式,如例 3 即是因果段式的段意一般取果,如例 1 的段意可概括为:少年儿童应当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种草种花活动,树立“爱护花草树木光荣,毁坏花草树木可耻”的新风尚。
例 4 并列段式1. 说出下面一段话从哪几方面写大草原辽阔美丽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锡林格勒大草原》)2. 说出下面一段话从哪些方面介绍大雪山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大雪山》)【解答】例 1 中的一段话从三个方面写出大草原辽阔美丽第一、二句是从草原的广阔、野草非常茂盛来写第三句是从草丛中有很多神奇、美丽的水湖来写草原的美丽第四、五两句是从草丛中的野花种类多、颜色美、还散发着阵阵清香来写草原的美丽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因此这样的段式称为并列段式例 2 是从三个方面介绍大雪山的第一句话介绍了大雪山的位置,第二句话介绍大雪山非常荒凉第三、四句话介绍大雪山终年积雪,气候寒冷这段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雪山的情况的,它也是并列段式。
并列段式中介绍几个方面的情况就可分为几层,例 1、例 2 都是从三个方面介绍的,所以就都可分为三层概括段意时,有的可以把并列的几层意思再概括为一个内容,如例 1,可概括为介绍大草原的辽阔、美丽;有的段意则要把各层的意思连起来为段意更好,如例 2 的段意可概括为:大雪山在四川省西部,那里非常荒凉,四季积雪,气候非常寒冷到底如何概括并列段式的段意,则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了举例】想想下面的一个自然段中有几句话,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们的顺序能不能颠倒?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儿他让人准备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慢慢行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捞铁牛》)【解答】顺承段式这个自然段共有 4 句话,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再写准备两只大船,装满泥沙,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然后写把两只船并排拴紧,搭个木架跨在两条船上,最后写用绳子拴住铁牛它们的顺序不能颠倒像这样按事物发展变化或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安排顺序的段落形式叫顺承段式。
这样的段的段意一般可以用“谁(或什么)做什么”的句式进行概括如上面的一段话的段意可概括为“和尚让人做好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概括段意的一般步骤是先读全段,再看全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哪是主要的,再确定这段主要写的是谁(或什么),再确定写(谁或什么)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概括段意一般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段意,也可以用一些词语把段中的一些词句连起来如例 1 中的那段话的段意可以概括为:半夜的时候,小艇把看戏的人送回家,船停泊在岸边不动,威尼斯也沉沉入睡了有的自然段中有概括段意的话,就可用这话做段意如例 2 的段意可用文中的“小草无私地把自己献给大自然,献给人们”来概括概括段意层意的要求是明确、简练、完整、连贯明确 ,就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段或这层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一般用叙述语言表示;如果用疑问句,那么别人依然看不出主要内容例如《黄继光》这篇课文,第三大段的段意可以概括为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如果这一段的段意概括为黄继光是怎样完成任务的,这里的“怎样”就不明确,使人无法知道究竟怎样所以,这样的概括不明确,不能做段意简练 ,就是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啰嗦如果一段话只有一两句,而概括的段意比原话还多,那怎么能叫“主要内容概括”呢?例如《燕子》这篇课文的第二段写: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这一段共四句话,有的同学概括段意是:春天来了,各种花、草、树木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春天小燕子也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生趣你看,这段段意多啰嗦,比原来的一段话少不了多少,不能说是概括实际上,这里的①~③句话是说春天来了,第④句话说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可以看出第④句话包括了前三句的意思另外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燕子的,所以段意应概括为: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这样的段意就很简练完整 ,就是指段意的语言要完整,不能是半句话,也不能是一个词组例如《燕子》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一段是写了燕子的外形,但这不能作为段意,因为“燕子的外形”,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是一个词组,因此这段段意应概括为:小燕子的外形活泼可爱连贯 ,就是指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或各层之间的层意,应该是互相关联的,如果把各段段意连续起来看,就是一篇文章的脉络及主要内容。
例如《罗盛教》这篇课文共三大段,把这三段段意概括出来是:第一大段,一个朝鲜小朋友不幸掉进了冰窟窿第二大段,志愿军战士罗盛教跳进冰窟窿,救出了朝鲜小朋友,光荣地牺牲了第三大段,朝鲜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看这三段互相连接得多密切,这三段段意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三段段意也表示出了文章的脉络概括段意层意的方法明确了概括段意层意的要求以后,还要学习掌握概括段意层意的方法1.分析关系,摘录中心句作者写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往往是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的最常见的段式就是总分关系,即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这种总述句(概括句)就是全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可以作为段意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准确,很容易掌握其步骤是:先阅读全文,再逐段细读,边读边思考这段话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什么关系?找出中心句,最后组织好语言有时中心句摘录下来就可以做段意,有时还需要在语言上加以组织一般的中心句在段首,这一段称为总分关系 例如: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