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桥初中古诗赏析总复习专题.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1891049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桥初中古诗赏析总复习专题一、 田园山水诗 (一)田园诗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二)山水诗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已臻成熟,成为蔚为大观的诗歌流派。

      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什么样的景(包含读者的感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征,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

      一)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二)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三)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四) 四时田园杂兴 宋 •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儿女各当家”是指 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人写的是农村见闻,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很明显,作品中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五)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 总 ①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重阳节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赏菊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登高或饮酒 的习俗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 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

      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二、赠友别离诗 古人尚交游,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是习见的事这类诗常常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心情如柳永的《雨霖铃》,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有直接叙写离别时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情,创造一种情境,表现深厚情感如李白《赠汪伦》、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还有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朋友关切的这些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感人至深一)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1)从感情变化角度看,这首诗可分为几层?请作概括分析4分)可分为两层1分)第一层为前六句,写诗人与外弟“喜见”,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表达了诗人惊喜之情第二层为后两句,写诗人与外弟“言别”,描绘了想象中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惆怅、忧虑的伤别之情3分)(2)简要分析“语罢暮天钟”的表达作用4分)这句诗的意思是“畅谈完毕,苍茫的暮色中已响起了晚钟”。

      1分)“暮天钟”既表示时已日暮,(1分)更见叙谈入神,不知不觉天色已是黄昏,寺钟惊醒了他们1分)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也足见兄弟情深二)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1,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的是“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丹阳送韦参军》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这两句既写人又写景,一个“望”字暗示站立时间长,写出牵挂之切,足见友情之深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所及,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渐飞渐远,直到消失,只剩下悠悠不尽的江水,作者无尽的思念也寄寓其中,意味隽永,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很有感染力三)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 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有以唐人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 (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写离情王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且从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诗则以眼前这浩浩东去、无穷无尽的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二诗均即景抒情,状难写之情如在眼前,且情和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思乡怀人诗 羁旅漂泊诗亲情、爱情、友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男青年因求学、干名,或戍边、经商而羁旅他乡是常事,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思亲怀人的作品其艺术手法大体和离别诗相近(一)菩萨蛮      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