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要争气》的课文教学设计.doc
5页《一定要争气》的课文教学设计 1、学习童弟周一定要为争气的爱国思想和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 2、学会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发愤”、“需要”“资助”、“实验”、“耐心”、“尝试”、“钻研”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耐心”、“钻研”造句 3.在理解关键词语的根底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读课文 4.学习本文围绕一个意思,选择详细事例表现人物的品格方法 1、领会童弟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又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3、准确地理解词语意思 1、解题 课题中的中心词是哪个?怎么理解? (“争气”是中心词,其义是发愤图强,不甘的意思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 2、简介人物 童弟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博士学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地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本文介绍了童弟周在青少年时期,刻苦钻研和发愤图强的两件事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理解词语 3、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概括每小节主要意思 (1—3段写童弟周因家里穷,上中学迟,根底差,但渴望学习、刻苦学习争气的事。
4—6 段写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争气的事 1、指名读课文,读准儿化音“点儿” 思考:这一局部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局部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想法四层意思写的 2、文章一开始写童弟周童年的穷苦生活与什么有关系?(童年的穷困生活,使他失去学习的时机这是他文化根底差的主要原因 3、默读第 2自然段,说说童弟周为什么要争气?(同时理解“根底”、“考试”、“成绩”、“退学”等词语) 重点理解文中的三个“才”字的意思 17岁才进中学:这个“才”当“刚刚”讲,说明他上中学很晚 “平均成绩才45 分”:这个“才”当“只有”讲,说明成绩很差 “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里的“才”当“只好”讲,突出了勉强的程度,反映出他能跟班试读,时机来的不容易 总之这三个“才”字突出了童弟周上中学时学习根底很差 4、童弟周是怎样争气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发愤学习的精神? (引导学生抓住“更加”、“发愤”、“又”等词语来体会童弟周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5、童弟周努力的结果如何呢?(抓住“终于”体会成绩来之不易,是发愤学习的结果 6、在成绩面前童弟周是怎么想的?对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童弟周想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三要经过努力。
这就是童弟周在短暂的时间内赶上别人的原因 7、小结 这一局部主要写了童弟周在中学时代发愤学习的事作者紧扣“争气”这个中心,按照事情开展顺序,将争气的原因、经过、结果表达得非常清楚在学习这局部内容时,我们注意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比拟准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 1、指导自学 这局部与上一局部的写法相似,在阅读中注意找出这两件事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采用边读、边想、边划的方法 自学提纲: (1)这件事写的是为谁争气的`事?为什么要争气? (2)他做成功的是项什么实验? (3)童弟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帮助理解 (1)这件事写的是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争气的事 当时遇到的困难比在国内读中学时大得多,家穷,国更穷、没有地位,作为同样被人看不起 重点理解“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争气这里的“争气”要比前一个“争气”更加可贵 (2)这项实验是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的实验,外国教授“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实验注意体会“不敢尝试” (3)抓住“瞧不起”、“决心”、“一遍又一遍”、“不声不响”、“刻苦钻研 ”、“不怕失败”、“终于成功了”等词语,体会童弟周一定要争气的可贵思想。
同时理解“实验”“需要”“耐心”等词语 4、体会童弟周最后想的一段话 “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能办到”这就是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业都可以成功 5、小结 这一局部内容讲述了童弟周在国外留学时,为争气的事表现了童弟周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说明只要有了为争气的志向,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能办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1、课文中有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2、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