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doc
3页第二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试用本第四章第二节《碳》的第二课时的内容二氧化碳是初中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及其紧密和广泛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的学习是学习元素化合物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认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也能够为继续学习元素的化合物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2、重点和难点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根据课本安排的实验,无法从实验现象中直接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因此造成了难点3、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用实验验证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方法,学会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2)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
但初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调控的能力还不够强,个别学生存在学习习惯欠佳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课堂关注度不够的情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加强提醒学生,采取的措施就是,实验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笔记要有重点提示,对于重难点的讲授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争取顾忌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清楚了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手段:1、利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教学思维的顺利开展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死狗洞录像)——问题(4)——学生讨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演示(1)(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学生从录像中概括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学生实验(1)(两支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溶于水生成碳酸)——学生实验(2)(水中吹气,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热变色试管)——讨论石蕊试液变色的原因(讨论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还是碳酸使石蕊试液变色)——教师演示(2)(紫色石蕊试液小花变色实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3)(与石灰水的反应)——小结(投影: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因为比较抽象,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设计了知识拓展部分,即设计了三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从而指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另外在达标测试中我还设计了六个问题请学生回答,通过这六个问题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突出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总体把握较好,虽然对有些问题反映较慢,但是经过思考都还可以较好地完成,能够比较流畅地完成好训练内容,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和要求六、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颜色:无色,气味:无气味,状态:气态,2、密度:比空气大,3、溶解性:可溶于水,4、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做制冷剂,冷藏食品或人工降雨做灭火剂,用于灭火做工业原料,制纯碱、汽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