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476230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4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经经典篇汇编一、先秦篇(一) 《诗经》风篇:1、 《诗经·国风·周南 1·关雎 2》关关 3雎鸠,在河之洲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参差荇菜 6,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 7寐思服 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9参差荇菜,左右芼 10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参考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赏析]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着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 、 “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诗经》咏物言志三法案——“赋、比、兴”之一的“兴” ,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

      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 、“求” 、 “采” 、 “友”等动词, “窈窕” 、 “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1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公元前 1063-前 1057 年)住东都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统治东方诸侯 “周南”都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诗歌 《关雎》是一首情歌,写一个贵族男子爱上了一个采荇菜的姑娘,思慕她,追求她,想和她结婚2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第一句中摘取来的 《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3关关:象声词,鸟的啼叫声4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形容它们的融洽5好(hǎo)逑:等于说“佳偶” 逑:配偶6参差荇(xìng)菜:长短不齐的荇菜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7寤:醒着寐:睡着了8思服:思念9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表达对她的爱慕10芼(mào):摸,这里是选择的意思2、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 1 苍苍 2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3 ,在水一方 4 溯洄 5 从 6 之,道阻 7 且长溯游 8 从之,宛 9 在水中央蒹葭凄凄 10,白露未晞 1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2。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1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4蒹葭采采 15,白露未已 16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7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8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9[参考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赏析]《蒹葭》属于秦风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暂且不论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1 蒹葭(jiān jiā):芦苇2 苍苍:茂盛深色状3 伊人:那人4 方:旁一方,即一旁5 溯洄:逆流向上6 从:追寻,探求7 阻:险阻;崎岖8 溯游:顺流而下9 宛:好像、仿佛10凄凄:同萋萋,茂盛状11晞:干12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13跻(jí):高起、登上高处14坻(chí):水中小沙洲15采采:众多的样子16已:停止17涘(sì):水边18右:向右转,道路弯曲19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3、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1 ,灼灼 2 其华之子 3 于归,宜 4 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 5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 6 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参考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赏析]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 ,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1 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2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3 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4 宜:和顺、亲善5 蕡(fén 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蕡(f én 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6 蓁(zhēn 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4、 《诗经·国风·周南·汝坟》遵 1彼汝 2坟 3,伐其条枚 4 未见君子,惄 5 如调 6 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7 既见君子,不我遐 8 弃 9 鲂 10鱼赪 11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 12,父母孔 13迩 14[参考译文]沿着汝水河边走,砍下树上的枝条,不见我的男人,饥肠辘辘般难受沿着汝水河边走,砍下树上的残枝,见到我的男人,不要不要再远离望着鲜红的鱼尾,想起王室的惨境王室虽已焚毁,父母却近在眼前[赏析]“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有一位凄苦的妇女,正手执斧子砍伐山楸的树枝采樵伐薪是男人担负的劳作,如今却由妻子承担她的丈夫究竟到哪里去了?竟就如此忍心让妻子执斧劳瘁!“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二句的跳出,即隐隐回答了此中缘由:她的丈夫行役外出,这维持生计的重担,若非妻子又靠谁?“惄”者忧也,“调饥”者朝食未进也满腹的忧愁用朝“饥”作比,自然只有饱受饥饿折磨的人,方有真切感受此为文面之意 “朝饥”还有一层意思,它在先秦时代往又被用来作男欢女爱的隐语。

      而丈夫常年行役,可怜的妻子,又何曾能享受到丝毫的眷顾和关爱?首章展示的女主人公境况:她孤苦无依、忍饥挨饿,大清早便强撑衰弱之身采樵伐薪当凄凉的秋风吹得她衣衫飘飘,大堤上传送来一声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的怆然叹息时,能不令你闻之而酸鼻?第二章诗情发生了意外转折 “前两句,点示了女主人公的劳瘁和等待,秋往春来又捱过了一年?忧愁悲苦在岁月漫漫中延续,期待也许早已化作绝望,此刻却意外发现了“君子”归来! 于是后二句,便带着女主人公突发的欢呼涌出诗行又远比“欢呼”要丰富和复杂:既有对久役丈夫归来的喜悦,也有归来的丈夫还会不会外出、会将我抛在家的疑虑;然而此次是再不能让丈夫外出,这又是喜悦、疑虑中发出的深情叮咛如此种种,实难以一语写尽1遵:循,沿着2汝:水名,即汝水,淮何的支流3坟:堤岸4 条枚:树枝叫条,树叶叫枚,条枚就是枝叶5 惄(ni) :忧愁6 调(zhou):輖,通"朝“,就是早晨7 肄(yi) :树枝砍后再生的小枝8 遐:远9 遐弃:远离10鲂(fang)鱼:鱼名,就是鳊鱼11赬(cheng)尾:红色的确尾巴12毁(huǐ):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的颜色13孔:很14迩:近第三章则为女主人公见到丈夫后表白。

      自己在家辛苦做家务,丈夫在外服劳役,王室的劳役政策又使他们无法相见,如今即使相见,可丈夫还可能会再次服劳役.自己在家累点苦点没什么,因为自己有父母在身边作依靠,再累也值得,而丈夫却一人在外,风吹日晒,很辛苦5、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1 ,踊跃 2 用兵 3 土国 4 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 5 ,平 6 陈与宋 7 不我以归 8 ,忧心有忡 9 爰 10居爰处?爰丧 11其马 12?于以 13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 14,与子成说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 16阔兮,不我活 17兮于嗟洵 18兮,不我信 19兮[参考译文]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哀叹你我相离远,没有缘分相会和哀叹你我相离远,无法坚定守信约[赏析]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第四章“死生契阔”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 ,就是上章“契阔”的“阔” “不我活兮”的“活” ,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 所以“活”是“佸”的假借, “佸,会也 ”“于嗟洵兮”的1 镗(t āng 同嘡): 鼓声其镗,即“镗镗” 2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3 兵:武器,刀枪之类4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漕:地名5 孙子仲: 邶国将军6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7 陈、宋:诸侯国名8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9 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10爰(yuán 元): 本发声词 ,犹言" 于是"11丧:丧失,此处言跑失12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13于以:于何,在哪里14契阔:聚散契,合;阔,离15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 “说”不通“悦” 16于(xū)嗟(jiē):即 "吁嗟",犹言今之哎哟17活:借为"佸",相会18洵(xún):久远19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洵” ,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 “不我信兮”的“信” ,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 ,承上章“成说”而言的。

      6、 《诗经·国风·邶 1 风·静 2 女》静女其姝 3 ,俟我于城隅 4 爱而不见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