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73424184
  • 上传时间:2022-04-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电大宿州分校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2006年春汉语言文学(本科)姓  名:魏 淑 芹学  号:061160596指导老师:宋 远 凌目  录一、 内容摘要………………………………………(1)二、 关 键 词………………………………………(1)三、正  文………………………………………(1)1、 伶俐聪明、心细冷静的红娘2、 泼辣直率的红娘3、 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的红娘四、参考文献……………………………………………(12)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宿州电大 学号:061160596 姓名:魏淑芹【摘要】《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是王实甫的“天下夺魁”的杰作,对中国文学史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实甫的《西厢记》之所以享誉中外,在于它的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完美王实甫倾心塑造的红娘的形象在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机智冷静泼辣而又心直口快、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对莺莺、张生爱情婚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莺莺和张生与老夫人作斗争,成功地挫败了老夫人赖婚的图谋,既对老夫人晓以利害,对郑恒的争婚迎头痛击,同时又对莺莺和张生给以善良的嘲讽,最终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关键词】红娘《西厢记》聪明伶俐 泼辣直率 冷静心细《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代表作,突出体现了元杂剧的创作的一些特点,是中国戏曲典范作品被称为“天下夺魁”的剧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流传广,影响很大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塑造了四个典型的形象:老夫人,封建式的家长冷峻,不守信义;张生满腹经伦,儿女情长,傻里傻气;崔莺莺的矜持,外冷内热;红娘的善良、热情,富有正义感,心直而口快在诸多的人物塑造中,我认为红娘的形象对后人影响最大红娘在剧中对崔莺莺和张生的美好姻缘的成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站在热心助人的立场上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帮助崔、张和老夫人作斗争最终为莺莺和张生争取到了爱情,争取到了婚姻对待老夫人是晓以利害,对待破坏莺莺和张生婚姻的郑恒却是迎头痛击,让之无还手之力,而对待莺莺和张生则多是同情和善意的调侃红娘作为一个使唤的丫鬟,在崔莺莺和张生二人从爱情到婚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娘是他们实现个人爱情婚姻幸福的帮助者,没有红娘,莺莺和张生的幸福难以实现;没有红娘他们即使暂时结合,也会分离,还会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在莺莺、张生和老夫人的磨擦冲突中,红娘是崔、张二人的同盟军,是反对封建礼教的坚定支持者。

      金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这样评道:“譬如文字,则双文是题目,张生是文字,红娘是文字之起承转合;譬如药,则张生是病,双文是药,红娘是药之炮制”,由此可见红娘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尤其是杂剧大师王实甫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巧妙地插入了拷红这一折戏,一下子使一个大户人家的侍女――红娘的形象呈现出来,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使得观众和读者不仅为莺莺和张生曲折真挚的爱情而感动,也为聪明伶俐、冷静心细、泼辣直率、心地善良、富有正义的红娘的言行而喝彩红娘就象贯穿全剧的红线,少之 ,则是珠玉散落一、伶俐聪明、心细冷静的红娘全剧中,红娘的机智之处随处可见,如莺莺与红娘在后花园烧香,第一柱、第二柱香分祝父母,而第三柱香却不语,虽然莺莺不便在红娘面前直言,但红娘已觑破了莺莺的心思,“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一下子道出莺莺的心里话,所以莺莺并未责备,可见红娘的聪明之处再者如“听琴”一折中,红娘陪伴莺莺到后花园,通过咳嗽告知张生,当莺莺沉浸在琴声中时,乖巧的红娘借口离开花园,临走时,她还高声对莺莺打了个招呼“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伶俐的红娘在这里既是给互相爱慕的两人留下自由的空间,同时去瞧夫人,实质上也是防着夫人,以免被发现,也体现了红娘的心细之处。

      在给莺莺的父亲做佛事以后,莺莺心中朦胧的爱意迅速定格在张生身上,“易得无价宝,难求有心郎”,眼前的张生正是她所要追求的终身伴侣,使得莺莺心神不宁,萎靡不振,这一反常状态,自然瞒不过心细的红娘,因此她主动地提出给莺莺把被子熏一下,让她去睡一会儿红娘只是大户人家的一个奴婢,小姐可以对她发脾气,老夫人更可以对她以封建家长的身份大施淫威,因此,她就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免吃苦头躲避祸端,也正是她的聪明和智慧,才挫败了老夫人“赖婚”的图谋,促成了志诚相爱的崔、张二人的团圆在“传书”一折中,在张生央求红娘替他传递书简给莺莺时,凭着她对朝夕相处的莺莺的了解,对张生说“只恐她翻了面皮”,但她深知莺莺早已钟情于张生,因此答应了可她并没有直接将书简交给莺莺,怕莺莺面薄不好意思接受,所以将它放在化妆盒上,在一旁静观莺莺“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可是又忽然脸色陡变,“怒叫”她过去,骂她是“小贱人”,说“我是相国小姐,谁敢将这简贴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还要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确实出乎红娘的意料原以为钟情张生的莺莺看到书简后会满心欢喜,却不曾想会这样。

      但红娘处变不惊,她知道“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因此她并未被莺莺装腔作势的假言所吓倒,抓住莺莺怕老夫人知道这事的弱点,反戈一击说:“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这话将了莺莺一军,莺莺一听,态度立刻变了,揪住红娘说:“我逗你耍来”在这段戏里,红娘依靠自己的机智,成功戳穿了莺莺的假言假势,也为自己赢得了胜利在第三本楔子中,莺莺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但又不知详情,想去看但又不便,着红娘去又不好明说,于是便嗔怪红娘“这般身子不快呵,你怎么不来看我?”聪明的红娘早已猜出她的心思,便说“你想张……”话说半句立刻收住,她本想说“你想着张生哩”,但意识到这样直说会令小姐难堪,所以改口道“我张着姐姐哩”这里也足见红娘的机智、敏捷在“拷红”一折中,更是红娘机智、冷静,遇变不惊的集中体现在莺莺与张生的事情被发现后,“治家严肃”的老夫人气势汹汹将红娘叫去,莺莺担心不已虽然这一切都是老夫人的“赖婚”导致的,但红娘的确未能尽到“行监坐守”的职责,违背了老夫人的意志,还在老夫人面前口强“红娘不知罪”,着实让观众和读者为红娘捏了把汗而机智的红娘并没有慌乱无措,早已想好对策,她先是“赖”,声称“曾去,誰见来”,见赖不过去然后又以退为守,亦真亦假交待部分内容,以探虚实,并以张生的话“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摆脱罪责,接着红娘唱道:[颓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

      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四本二折)这段话如奇兵突起,极有心计,既为自己开脱,又把崔、张二人的结合说成是自然合理之事,并且劝老夫人就应面对现实,不必深究,至此红娘已摆脱被动,扭转乾坤最后转守为攻,她首先指出老夫人的“失信”之过,违背了“人之根本”,然后――罗列老夫人的错处,使其心服口服但红娘在陈述自己的道理时,极有分寸,软中有硬、即便在用字上也滴水不漏,如“张生、小姐、红娘”则称“过”,做到了有理有节,并抓住老夫人视家谱名声为已命的弱点,指出如欲治罪、必然会出现“辱没家谱”,“背义忘恩”,“治家不严”,等严重后果把一个临威不惧、沉着冷静、头脑清醒、机智灵活、善于词令的红娘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令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二、泼辣直率的红娘红娘的形象之所以光彩,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机智,更因为她没有一般下人的那种温顺和软弱,是一个有主见、非常泼辣、路见不平敢于直言的侠义形象,这也是王实甫这位杂剧大师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高处红娘不仅对张生这样一个“穷酸俫”的书生,即使是对自己服侍的小姐也敢给以回击,对郑恒这样一个“小人浊民”更是给以无情的奚落和嘲弄。

      当张生向红娘唐突介绍后,“(红娘怒云)先生是读书君子……君子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先生习先王之道……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俚俗诙谐的语言符合红娘的身份一本二折)在“传书”一折中,莺莺的“作假”确实让红娘难以忍受,红娘觉得自己好心没有好报,一肚子怨气,下面两支曲子,用泼辣尖利的语言,辅以古乐府的谐音,拆字手法,直抒自己内心的愤疾,可谓妙语连珠[耍孩儿]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瞞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写着道西厢待月等着更阑,着你跳东墙“女”字边“干”原来那诗句里儿笼着三更枣,简巾儿里伏着九里山他着紧处将人慢,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三本二折)[三煞]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三本二折)当她见到张生时又开始诉苦:“先生受罪,礼之当然贱妾何辜?”性格率真跃然纸上二本二折)金圣叹评说:“真乃于情于理欲杀欲割,不可得解也,气死红娘也!”曲中“他人行”、“俺跟前”、“别人行”、“我跟前”,两两对比,写出了红娘心头怨气,尤其最末两句,说得刻薄之至。

      当然这只是气话,是红娘对莺莺将真作假的埋怨但这样一来红娘直率的性格,可谓纤毫毕露,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再如“请宴”一折,张生满心以为老夫人让他和莺莺成亲,将自己刻意打扮一番,戏中写到:“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二本二折)红娘的语言俏皮,却把当时张生的心情和神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红娘用嘲讽的口吻儿称之为“文魔秀士,风欠酸丁”,“酸溜溜螯的人牙疼”张生在老夫人赖婚后一筹莫展,事情败露后临事畏惧躲闪她称张生为“苗而不秀”笑他是“银样蠟枪头”这时的红娘却十分冷静,戏中写到“(红云)街上好贱柴,烧死你个傻角!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二本二折〕表现出了红娘对事的镇定比起堂堂的七尺男儿毫不逊色红娘在说服夫人后领命传唤莺莺和张生二人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所以莺莺是羞于见母,而张生则是“惶恐”,此时红娘对二人的责备更是尖辛泼辣[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看时节只见鞋底尖儿廋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四本二折)在这里,红娘抓住莺莺话中的“羞”字大做文章,将她与张生的私事抖露出来,几乎令莺莺无立足之地。

      但作为一个粗解风情的丫头,这样的指责又显刻薄,又令人忍俊不禁红娘的这样泼辣性格在第五本第三折中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描写郑恒前来争婚,本想借红娘通个消息,却被红娘着实羞辱了一场,她骂郑恒是“小人浊民”,是“木寸”、“马户”、“尸巾”、是“乔嘴脸、腌躯老、死身分,少不得有家难奔”并且连用五个“枉”字,如连珠炮,层层进逼,历历数落贬低他,把郑恒讲得一文不值,使他几无藏身之地对于郑恒还想娶莺莺,红娘则辛辣讽刺道:“只好偷寿下风头香,傅何郎左壁厢粉这一折戏中,红娘“俚雅互衬”,尖辛泼辣的语言令读者和观众拍手称快同时红娘的这种泼辣的性格,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的红娘红娘性格中最能感动读者、观众的是她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侠骨心肠和她的正义感,这也是她性格中最闪光的地方作品在一开始就交待红娘奉老夫人之命对莺莺执行着“行监坐守”的任务,因此对莺莺看管得很紧,在莺莺对张生产生好感时,不免觉得“小梅香服侍得勤”、“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从这可见红娘作为一个丫鬟,出于自己的心地善良和对小姐的关心与爱护,是多么地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当张生向红娘作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