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专题讲座1地球和地图.doc
5页考点专题讲座1地球和地图[考点扫描]:①地球(初中“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②地图[知识构建]一、地球二、地图[考点简析] 一、经线和经度东西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200W→1600E为东半球、由1600E→200W为西半球东半球的平分经线是700E,西半球的平分经线是1l00W 二、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和计算距离 1.经纬网图判读的关键是判断地理位置,加强区域空间位置定位训练,逐步形成思维地图,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如图1):方法是: (1)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2)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2.根据经纬度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全球各地纬度10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等于20000km),大约是111km/10赤道上经度10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0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λ)经度1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λkm 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实例: 三、地方时、时区与区时 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日照图上地方时的判读规律: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0,地方时增加4分钟。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 (2)区时:在同一时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区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总之,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l小时;在时刻上,东早西晚四、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与180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如图2): 1.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点或24点所在的经线,其经度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但不完全与之重合)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五、地图知识 1.地图上的方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在一般地图上: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向北方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3所示,从A到B再到C的运动方向是为先向东南再向西南4)在极地投影图上:从北(南) 极点向四周,都是向南(北);沿同一条纬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5)东西方向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判断方向时应强调劣弧段,选小不选大的原则6)其它方法定方向 2.比例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其比例值愈大,比例尺愈大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小可反映出实际面积的大小,比例尺大的所反映的实际面积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利用纬度差来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再求算比例尺一般说来,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 (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判读规律: (1)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一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如下图:(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凸坡和凹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 (x-1)d≤△H<(x+1)d (3)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 (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表示山谷 (即“指高为低、指低为高”)如下图:2.等高线知识运用: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因而与多种要素发生联系,根据等高线特征(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来判断各种地形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山脉走向、阴坡、阳坡等特征,综合分析气候、地形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每上升100m降低0.6℃;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3)与地区规划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爬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1.地形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如右图5所示): (1)按要求找(画)出剖面线(MN);(2)作出直角坐标系,标注上两个端点(MN),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轴上标出相应数值,一般水平轴上的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相同,而垂直轴上的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以利于显示地形的起伏; (3)将要作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并与相应的海拔值对应;(4)将所得的各投影点,连成平滑的曲线2.判读方法:(1)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2)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 (3)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反映3.熟悉以下地形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沿400N的地形剖面图;沿0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0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图片如下:八、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态,地球内部有圈层由外向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的圈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固体外壳地壳总厚度在5至70公里之间,大陆地区壳厚,如青藏高原地区厚度达70公里,大洋地区地壳薄,如大西洋地壳有的地方仅厚5公里海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仅占地球半径的二百分之一地壳的上部主要由密度小、比重较轻的花岗岩组成,主要成分是硅、铅元素,称为“硅铅层”地壳的下部是由密度较大、比重较重的玄武岩组成,主要成分是镁、铁、硅元素,称为“硅镁层”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约到1000公里深处,一般认为,这里的物质处于局部的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玄武岩就是这一层喷发出来的地核地球内部结构的中心圈层,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有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九、地球的演化 地质时期主要特点太古代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剧烈;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形成;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光合作用少;出现陆核;形成的岩石都是变质岩.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元古代古陆地形成;菌藻植物时代,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氧增多;地层中矿产丰富,主要是铁矿古生代形成许多稳定的古陆地;出现大批较高级生物(鱼),从无脊椎到有脊椎动物的飞跃;石炭纪和二叠纪陆上的蕨类植物形成庞大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时期中生代陆地面积扩大;裸子植物出现,侏罗纪为又一重要成煤时期;地层中有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前期爬行动物出现,后期哺乳动物出现,是生物界的又一次飞跃新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第三纪初期灵长类出现;约第四纪初期古猿的一支开始向人的方向发展,人类的出现,地球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疑难点拨]1.经纬度:经线00和1800不标注东西经度,其余经线一律标注东西经度;纬线010不标注南北纬度,其余一律标注南北纬度2.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地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如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采用东八区中央经线(1200E)的地方时知道了这个关系就可以进行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换算如北京时间是我国通用的标准时,它是120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 区的区时所以北京时间比北京(1160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3.日界线问题: (1)过了1800经线,不一定过日界线。
但是在两个日界线的计算时,可把1800经线作为日界线)(2)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0经线地方时为0点时,此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 (3)从0时经线向东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为今日,而从0时经线向西到日界线之间的地区为昨日 (即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1800经线,日期加上一天)如图6为从南极上空的地球俯视图,阴影为昨天,非阴影为今天,则OM为1800经线,ON为0时所在经线 (4)1800经线上地方时是几点则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的时间就是几个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的时间为几小时,180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4.距离计算: (1)球面距离:①地球表面的以球心为圆心的任一大圆,其圆心角10所对应的球面距离约为111km ②在南、北纬300或南、北纬600上,可以运用相关三角函数值计算(附近纬度也可以近似估算)③不在同一经线或纬线上的球面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结合经线上10差11lkm进行估算 (2)球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以球心为圆心,过两点的球面大圆所对应的劣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