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欧阳修专练(二).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189614610
  • 上传时间:2021-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7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欧阳修专练(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忙于农耕者多,闲居者少B.诗人深知田园风光的优美和农家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心C.诗中“知者谁”和“吾独知之”自问自答,暗含远离官场归隐的意思D.诗人在颍州水畔种田为生,垂钓自娱,表达了悠闲生活的快乐与惬意2)有评论者认为“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①候馆:指旅舍②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的特点,又暗示抒情主人公因思念羁旅在外之人而日益憔悴的样子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句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C.“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思是:春山已在视线终极,而行人却还在春山以外,即不在视线之内,什么也看不见D.“草薰风暖摇征辔”一句以乐景写离愁,从而达到烦恼倍增的效果2)近代知名学者俞陛云曾言:“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请从这一角度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 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传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崇徽公主路经此地以手掌抚石壁,遂有手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故乡的鸟鸣及胡笳的悲声衬托离别的伤感,更能传达崇徽公主离别父母、远嫁塞外时的悲苦与不舍。

      B.颔联“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化用杜甫《咏怀古迹》的诗意,委婉表达了对公主一心为国的赞颂C.尾联两句笔锋一转,“空”字蕴含无限遗憾,而崖花涧草依然春秋更替,年复一年以无情衬有情,意味深长D.全诗随诗人感情的变化而发展,从怜惜、愤慨直至无奈叹息;时间上,两度由古及今大幅跳跃,诗情波澜起伏2)赵翼《瓯北诗话》对这首诗有这样的评价:“此何等议论,乃熔铸于十四字中,自然英光四射这“十四字”指的是哪一联?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见解?为何评价其“英光四射”?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阐释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唐崇徽公主​①手痕​②和韩内翰​③ 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②手痕:指崇徽公主手痕碑,在今山西灵石县相传公主嫁回纥时,道经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留下手迹③韩内翰:韩峰,内翰指翰林学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崇徽公主远嫁时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公主远嫁时的伤感。

      B.“青冢”一句写崇徽公主出嫁后埋骨他乡,反用了杜甫“环珮空归夜月魂”的诗意,突出了其不幸C.颈联中“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对仗工整,诘问尖锐犀利,议论深切痛快D.诗歌借古抒怀,借用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表达了对历史上曾有的和亲政策的深沉追问与思考2)本诗尾联中的“空”与《蜀相》“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用词同样精妙,请比较分析其异同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戏答元珍​①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①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冻雷”③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欧阳修写过《洛阳牡丹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山居寂寞。

      春风”一句,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B.中间两联均为写景:残雪累累、寒雷隆隆中蕴孕着勃勃生机;归雁的鸣叫唤起乡思,久病逢春,自然景物如此美好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C.尾联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感悟的诗D.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这首诗不过是游戏之作欧阳修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2)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云:“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理趣的最高境界是将哲理和逻辑融于诗境请结合全诗谈谈这首诗的理趣之美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朝中措•平山堂 欧阳修​①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中峰上,修建了 一座“平山堂”此词是欧阳修为他的朋友刘敞饯行,在告别的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山阑槛倚晴空”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B.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看似寻常,实则凄婉感伤C.“文章太守,挥毫万字”,表达了词人对朋友刘敞才华的赞誉之情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垂柳;下片勉人劝己,抒写人生感慨 (2)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 词句分析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采桑子​① 欧阳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②.人在舟中便是仙注】①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任颍州知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此词作于欧阳修晚年②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直抒胸臆,词人充满喜悦之情,由衷地赞美西湖美景,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B.“云物俱鲜”一句,一个“鲜”字写出西湖景物的新鲜美好,表达词人内心的喜悦C.“风清月白”二句营造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在月色中莹碧如玉的美好意境。

      D.“谁羡”两句在描绘西湖昼夜美景的基础上,抒发词人厌弃红尘、飘然出世的情怀2)“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两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这首诗是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29岁的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县令时所作元珍是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B.颔联中的“犹”是“依然”的意思,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欲”字是想象之辞,摹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情欲。

      C.颈联触景生情,用“归雁”而生乡思,难以成眠;用“物华”多换而感时伤怀,真切地表达了被贬伤感之情D.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落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自己全不在意与首联有呼应效果2)儒家诗教讲求“哀而不伤,愤而不怒”的中和之美,本诗是如何做到“愤而不怒”的?请做赏析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送杨君之任永康欧阳修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①注】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不必亲自去走永康之路,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足以令人吃惊畏难B.颔联从视和听的角度,极尽夸张描写,表现出杨君赴任永康的路途艰险C.“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D.在欧阳修看来,杨君才能出众,品德高尚,尽管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但前途一片光明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夜行船​① 欧阳修忆昔西都欢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