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4页课时2 涉江采芙蓉基础达标能读懂古诗大意,把握诗歌主旨素养突破文化传承与理解读懂诗歌标题之方法:①分析写作的背景和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②分析诗歌的题材;③分析揭示的情感,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组一 基础通关(28分)1.秋日午后,满园桂香,你信步其中,最合适描绘此时景物的诗句是(10分)( )A.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B.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C.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D.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8分)(1)《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游子望乡的感人画面 (2)《涉江采芙蓉》中,既抒发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 (3)《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雅洁的形象,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题组二 悦读时间(6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30分)春 江 夕 望卢 纶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
经难人空老,逢春雁自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A.首联上句诗人选取“芳草”这一意象,着一“遍”字,既描摹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况,又紧扣了题目B.首联下句的“莫思归”,写出了诗人面对春景喜出望外的情感,“楚客”又含有居住楚地的内心满足C.颔联中“经难人空老”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D.颈联中的“远”字既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4.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30分)夏初雨后寻愚溪①柳宗元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 啸歌静炎燠②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时期②燠(yù):热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A.首联照应标题: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小溪旁,沿着曲折的溪岸而行B.颔联将“寻愚溪”途中所见的景物描写与诗人的动作描写结合起来,饶有情趣C.颈联是诗人的自我反省,表达了矛盾的心情:在追求功名与忍受寂寞之间挣扎。
D.诗歌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言志,展现了诗人被贬永州时期的内心世界6.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20分)答: 题组三 语言秀场(12分)7.“艺术起源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横线上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诗宗白华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1) , ! (2) , ! (3) , ! 答案课时2 涉江采芙蓉1.C(A“晓风和月”与“午后”不符B“霜薄”“冰轻”与“秋日午后”不符D整首诗沉重的基调与“满园桂香”愉悦的心情不符)2.(1)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2)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3.B(“喜出望外的情感”“内心满足”错,只是暂且的安慰)4.①思乡之情:首联说春天已到洞庭,自己可不要想家口中说“莫思归",实际上诗人归正切②悲愤和哀伤之情:中间四句写战乱中诗人的不幸遭遇,如功业无成,有家难归,兄弟离散,故人日稀③孤独寂寞之情:最后两句诗人独立天南,望乡垂泪,形象鲜明感人。
5.C(从整体来看,本诗表达的是超脱旷达情怀,没有矛盾的心情)6.最后两句意为:我有幸来到这里,平息了奔走钻营之心;长啸高歌,觉得炎热的天气也缓解了许多表达了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积极乐观,恬然自适,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烦恼,不再为日后的前程而困扰的超脱旷达情怀7.示例:(1)在银河里 悠然流星过 (2)在池塘里 散来荷花香 (3)在沙漠深处 隐隐可见的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