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汇总训练(共58页).doc

59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153208554
  • 上传时间:2020-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2.50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九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本身具有思辨性,论证逻辑严密,命题涉及理解关键概念、重点句子、论证体系,分析观点材料之间的契合度、语言的严谨性等,考生在阅读和做题的过程中将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其中,学术论文常涉及对古代文化等的论述;政论文、时评等会涉及对当代文化等的议论,考生在阅读中,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必备知识夯基掌握必备知识,夯实解题基础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特点:第一,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从全文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第二,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本的结尾,篇末点题,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③有的放在文本的中间;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有少数文本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这就要由考生自己进行概括第三,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每个分论点之间不能存在相互矛盾、交叉或包含的关系。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咬文嚼字》第5段,完成问题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论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字的改动同样会影响思想情感的表达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二是文字的直接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本段论点是全文中心论点的重要组成部分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论据有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作者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说“木叶”》第3段,完成问题1)以杜甫的诗句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段以杜甫的诗句为例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落木”与“落叶”有区别,“木”确有可探索之处。

      2)这一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过渡,引起下文,由现象概述过渡到对诗歌语言特征的分析,这从最后一句“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可以看出来3.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即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谈中国诗》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段以设问句“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开篇,提出探讨的中心课题;接着从正面说明探讨中国诗的特征所具备的条件;再从反面说明一个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只有“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探讨中国诗时才能居高临远;最后得出结论,点明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比较文学的方法2)作者开篇即向听众表明自己是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谈中国诗,这就是说在下面的演讲中将大量引用中西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诗歌来作比较,以阐明“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辨别常见论证方法,快速理清文章思路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文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它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一观点。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谚语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引用论证是其中的一种,即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有时一并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亦不交代其出处[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敬业与乐业》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文段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在论述“有业”时,作者引用了孔子、百丈禅师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不求甚解》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文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例,说明他自认为“求甚解”了,实际上作了许多曲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葛亮“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和徐庶等人的“务于精熟”作对比,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拿来主义》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文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文中用“大宅子”来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各种比喻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5.因果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合理[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拿来主义》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高考真题——俄语(全国卷) 无答案.doc 2025年高考真题——日语(全国卷) 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常用逻辑用语5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平面向量9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等式与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9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选填题)16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集合11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复数7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doc 山东省潍坊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导数及其应用(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直线与圆10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概率与随机变量及分布列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数列(选填题)14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