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苹果丰收》教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75684463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苹果丰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苹果丰收》,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指导学生表达歌曲喜悦的心情2、通过学唱《苹果丰收》二声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并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教学难点:自学第一乐段及二声部的演唱教具准备:课件、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看一年四季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空气非常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夏季有两个月的假期,可以游泳,吃冷饮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很开心冬季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师:好,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看几副图片,猜一猜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季节?师:放课件(四副图片:大枣、葡萄、麦子、苹果)生:秋季二、分析歌曲1、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来到一个果园里,看看这个果园里是什么丰收了?放《苹果丰收》歌曲,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师:请大家一起回答问题生:苹果、稻谷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丰收的歌曲——《苹果丰收》a、出示课件(苹果丰收的字样)b、播放歌曲同时介绍这首歌曲是朝鲜电影《金刚山的姑娘》的插曲c、听完后提问对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生:人们在欢天喜地的庆丰收。

      节奏很欢快,很活泼,表现出人们庆丰收的喜悦心情3、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次复听这首歌曲,听听歌曲中有什么样的变化?(再听这遍的时候老师要做适当的提示,在出现二声部的地方给出暗示生:出现了二声部,把歌曲分成了两大乐段,并且第一乐段为齐唱,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三、学唱歌曲1、首先来学习第一乐段的齐唱部分a、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第一乐段的齐唱,是一字一音,而且四句话节奏相同,只在最后一句话上稍有变化,在歌词上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因此在唱这段的时候要唱的非常流畅,带着一种欢快的感情去演唱b、先听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后,再跟老师学唱第一乐段c、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姐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学唱一个乐句,规定时间两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在竞赛中,凡跟不上速度唱错的为败者从竞争中激发相信学习的积极性2、第二乐段的学习a、首先把全班分为高、低声部两部分教师先分别师范两个声部的曲调b、高低声部分别来演唱,要求音唱准并熟练曲调c、教师分别弹高低声部,学生演唱相反的声部能与老师的琴声和成。

      d、两个声部合唱,教师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3、两个乐段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为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两“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4、按歌曲的原速度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5、配上伴奏来演唱,完整地表现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四、拓展1、出示课件了解有关朝鲜,韩国的风土人情及有关知识(了解朝鲜、韩国的国旗、国花及其他情况)2、展示朝鲜男女民族服饰3、介绍朝鲜长鼓,最后给学生观看朝鲜长鼓舞片段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可能性》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猜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的描述,并能进行交流2、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在游戏、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白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制订游戏规则及交流的过程,尝试解释白己思考的过程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随机现象,在运用等可能性分析问题、制订游戏规则的过程中,体会规则的公平与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之间的联系,体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来理解和解决,初步养成独立思考、言必有据、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的良好品质。

      二)单元教材说明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内容,第二学段删去用分数表示简单的概率,提出的课程内容要求一共有两条:第一条,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第二条,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本单元教材在第一学段结合其他内容渗透随机现象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全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关于“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及随机现象发生的等可能性,列举随机现象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用可能性分析并制订游戏规则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单元教材内容有以下特点: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并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本单元教材全部安排了学生亲身参与的游戏活动如,认识随机现象时,设计“抛硬币”的游戏,让学生先猜一猜硬币落地时哪个面朝上,再实际玩“抛硬币”的游戏,亲身体会抛硬币前的猜测不一定准确,结果无法预料,感受结果的随机性。

      然后通过“球类比赛挑选场地时,为什么常用抛硬币的方法”的讨论,使学生了解随机现象的等可能性,体会等可能性与随机性之间的联系再如,设计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讨论游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两个人亲自玩,列出两个人玩的所有可能结果,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等可能性,同时,学会列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结果另外,设计“摸球”游戏和“转盘”游戏,在用等可能性的知识分析游戏规则不公平的背景下,尝试制订公平的游戏规则2、在实验、推断的过程中,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知道,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结果无法准确预测,但随着实验数据的积累,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本单元在让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时,设计了全班同学从盒子中摸棋子(只有黑白两种棋子)的三个活动活动(1),盒子中放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每人摸一次,记录全班同学摸的结果;活动(2),把盒子中的棋子改为9个黑的,1个白的,再摸并记录结果,发现摸出的黑棋子次数多;活动(3),把盒子中的棋子改为9个白的1个黑的,再摸,得出摸出的白棋子次数多最后分析摸棋子的结果,总结出:盒子中什么颜色的棋子多,摸出什么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就大。

      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会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大小做出定性的描述,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具体内容编排如下: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简单随机现象和等可等性1.例1,“抛硬币”游戏,了解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2.例2,“掷骰子”游戏,感受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3.例3,判断两个盒子中摸球的结果第2课时列举所有可能结果1.例4,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并列出所有可能结果2.例5,列出摸球的所有可能结果第3课时体验可能性的大小例6,全班同学做三个“摸棋子”游戏活动1)6黑4白;(2)9黑1白;(3)9白1黑第4课时分析并制定游戏规则例7,“摸球”游戏判断并讨论红红的评分规则;重新制定规则,再玩第1课时(教科书39页、40页),简单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三个活动例1,“抛硬币”游戏教材首先通过大头蛙的话提出问题和活动要求:抛掷一枚硬币,落地时哪个面朝上呢?先猜一猜,再抛然后呈现了四名同学抛硬币以及交流、对话的情境其中,丫丫说:我猜的是反面朝上,结果是正面朝上红红说:抛前是猜不出来哪个面朝上的在学生抛硬币、交流的基础上,提出“议一议”的问题:球类比赛挑选场地时,为什么经常用抛硬币的方法?借助抛硬币的体验使学生了解抛掷一枚硬币,结果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具有随机性,因而也具有不确定性,了解抛硬币方法的公平性。

      例2,抛掷一枚骰子,朝上的点数有几种可能把等可能性的认识由抛硬币的两种可能情况发展到六种可能情况教材给出了骰子图片,用丫丫的话给出了问题的答案: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有,一共有6种例3,从两个盒子中分别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教材呈现了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有10个红球,另一个盒子中有6个红球、6个黄球兔博士提示:盒子中的球只是颜色不同同时,用一个同学蒙着眼睛在盒子里摸球的情境,提示摸球时要闭上眼睛教材用亮亮和红红的话回答了问题亮亮说:从1号盒子中一定能摸出红球,因为盒子中全是红球红红说:从2号盒子中有可能摸出红球,也有可能摸出黄球然后提出“议一议”的问题:从两个盒子中有可能摸出白球吗?为什么?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因素,并用“不可能”语言描述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起始课,概率研究的对象是随机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前是无法准确预测结果的,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结果,不仅是今后学习、研究概率的基础,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数学本节课选择的三个事例,都是学生非常熟悉,非常感兴趣的,而且活动要求和内容逐步深入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序、高效的组织教学。

      例1“抛硬币”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认识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再提出大头蛙的要求,让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时,一方面让学生说一说抛硬币时猜和抛的结果,另一方面交流对“抛硬币”游戏的体会,形成共识:抛掷一枚硬币,落地时哪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有,而且抛前无法准确预测哪个面朝上然后,让学生讨论“议一议”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因为硬币落地时哪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有,而且抛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和控制,双方的机会相等,所以这种方法是公平的教师介绍:抛一枚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在数学上叫等可能性教学例2时,首先让学生知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有几个点,再讨论例2的问题先说一说朝上的点数是哪几个数,再回答有几种可能结果教学例3时,先让学生了解两个盒子各有几个球,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再回答问题,指导学生用“一定”“可能”描述摸球的结果然后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用“不可能”回答问题,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条件的第2课时(教科书41页),列m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结果教材设计了两个事例例4,选择学生经常玩的“锤子、剪刀、布”游戏,首先让同桌两人玩,通过大头蛙的话:想一想,白己出“布”时,同学可能出什么?引导学生猜测玩时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给出了小丽和小花玩游戏的情境,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在下面表中填全小丽和小花玩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小丽布布布剪刀剪刀剪刀锤子锤子锤子小花剪刀锤子布剪刀锤子布表中给出了小丽出“布、剪刀”时,小花分别可能出的三种手势,让学生填出小丽出“锤子”时小花出的三种手势问题(2),把小丽和小花获胜时占的表格涂上不同的颜色,并通过兔博士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列出游戏的所有可能结果例5给出了一个小朋友在袋子里摸球的情境,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袋子里有红、黄、蓝皮球各1个,从中任意摸2个,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教材列出了所有可能的3种结果:红黄、红蓝、黄蓝问题(2),如果袋子里有红、黄、蓝皮球各2个,从中任意摸出2个,可能出现什么结果?教材给出了6种可能结果:2红、2黄以及4个( ),让学生自己列全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简单的随机现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