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大剧院运营补助资金.doc
14页精心整理2017年青岛大剧院运营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工程概述〔一〕工程立项背景青岛大剧院坐落于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广场东南角,是青岛历史上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综合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1600座的歌剧厅、1200座的音乐厅和400座的多功能厅及演员接待中心、艺术沟通中心等其它配套附属设施,是传播青岛市城市文化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青岛大剧院利用自身的品牌和资源,通过筹划和开展各类演出,有效提升了青岛的城市文化品位,促进了青岛市文化艺术的旺盛,对国民艺术观赏水平的提高起到踊跃作用,此时此刻已逐步开展成为青岛市的地标和文化名片2010年4月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第46次会议原那么通过市文广新局所作《关于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问题有关状况的汇报》,会议确定了青岛大剧院运营方式和大剧院运营补助资金的补助方法2010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对青岛大剧院责任单位实行目标管理的通知》,正式确定青岛大剧院责任目标管理的主体、相关单位的责任目标、责任目标管理考核方法和财政补贴的金额,文件确定:“青岛市财政对青岛大剧院发放的年度运营补贴,是遵照定向测算、定额补助、包干运用的根本原那么,保证大剧院实现年度演出经营目标和维持正常运营管理的根本补贴”。
〔二〕工程预算和工作内容2017年专项资金预算为2795.00万元,包含5大类工程,遵照支出口径及预算批复划分为:①人工费用1100.00万元;②管理经费250.00万元;③能源费用705.00万元;④演出费用650.00万元;⑤维护费用90.00万元〔三〕工程绩效目标1.产出目标:在产出数量方面2017年度至少举办演出场次140场次,其中包括A类演出不低于40场次,B类演出不低于40场次,C类演出不低于30场次;在产出质量方面,实现全年商业演出平均票价〔不含公益演出〕不高于220元,演出场次的年度平均上座率不低于60%2.效益目标:在时效指标方面,实现全年举办演出,在社会效益方面实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成效显著;在可持续影响方面实现深度培育我市文化消费市场的目的;在效劳对象满足度方面,实现观众满足度指标到达95%以上〔四〕工程组织管理本工程主管部门为青岛市文广新局,具体实施单位为青岛国信开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信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青岛国信大剧院有限公司〔业主方,以下简称:“国信大剧院公司”〕和合资公司青岛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演出运营方,以下简称:“大剧院管理公司”〕等二级相关单位,各相关部门具体主要责任目标如下: 1.青岛市文广新局〔1〕代表市政府对大剧院的日常运营管理进展监管,刚好提出指导性看法。
〔2〕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解决国信大剧院有限公司在大剧院运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3〕为国信大剧院有限公司供应高效的行业管理和效劳,如演出资质的审批及演出剧目、经营目标的审定等〔4〕负责协调大剧院运营财政补贴的申请和发放〔5〕负责支配政府免费运用青岛大剧院30场活动场地的演出日程对国信大剧院有限公司报送的阶段性演出打算进展审核,并在15日内提出演出场次调整看法演出场次一旦确定,原那么上不得更改,因特别状况确需变更的,应协调有关方面赐予场次调整的本钱补偿〔6〕与国信大剧院有限公司进展沟通协调,组织好青岛交响乐团和提琴博物馆入驻大剧院的相关工作在青岛大剧院的总体管理框架内,组织青岛交响乐团和提琴博物馆制定切实可行的办公和运营管理制度并监视其切实落实2.青岛国信集团〔实际责任方为:国信大剧院公司和大剧院管理公司〕〔1〕每年举办演出130场其中商业演出100场〔A类30场、B类40场、C类30场〕,公益性演出30场,演出场次的年平均上座率不低于60%另外,免费承接政府主办或承办演出30场〔2〕大剧院管理有序各项硬件设施〔如房产、演出设备设施、动力、空调、通讯等〕状态良好,各项环境要求〔如保安、保洁、绿化、车辆管理等〕完全达标。
观众满足度较高,无紧要影响大剧院对外形象的群众投诉〔3〕建立健全大剧院平安生产管理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平安生产“一岗双责”制,加强应急管理,制定重大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考核期内无重大平安生产责任事故〔4〕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定,制定大剧院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并予以实施〔5〕制定大剧院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大剧院管理工作台帐和档案〔6〕做好大剧院接待中心的管理工作在充分发挥接待中心的大剧院配套效劳主功能的同时,拓展对外营业效劳内容,缔造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努力为青岛交响乐团、青岛提琴博物馆等入驻单位的办公和运营供应便利条件,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实现大剧院艺术功能的多元化二、绩效评价状况〔一〕评价方法 青岛市财政局托付第三方评价机构采纳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抽样实地调研及现场数据复核分析等评价方法,对本工程所涉及指标进展了现场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财预〔2013〕53号〕、等文件,设计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及其权重,遵照绩效评价的根本原理、原那么和工程特点,结合绩效目标和《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对青岛大剧院责任单位实行目标管理的通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十二月〕等文件,相应设计了三级指标及其权重。
此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四类一级指标其中,投入类指标遵照一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共性指标进展设置过程类指标结合工程特点进展了局部细化新增由于本工程为政府公益工程,故产出、效益类那么依据工程的具体状况进展了特性化设置产出类指标结合该工程特点从工程时限内开展完成状况、质量目标完成等方面进展考察;效益类那么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展考察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一〕评价结论通过根底数据填报、问卷调查、现场核查,第三方机构对青岛大剧院2017年运营补助专项资金进展了独立客观的评价,最终评分结果为91.00分,绩效评级为“优”〔成效显著〕各局部权重和得分状况见表1-1表1-1 绩效得分整体状况表指标权重分值得分率投入15.0015.00100.00%过程30.0026.0086.67%产出20.0020.00100.00%效益35.0030.0085.71%合计100.0091.0091.00% 〔二〕绩效分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四方面对本专项资金的绩效状况进展评分:1. 投入工程立项标准,决策依据合理,程序正规;绩效目标设置合理且明确;资金到位刚好。
总体得分为总分值2. 过程在主管部门管理方面,青岛市文广新局对政府文件规定的责任履行不够全面,存在年度考核责任缺失、扶持外乡演出缺乏力度等问题在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业主方和演出运营方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演出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平安制度等,各项制度较为健全;资金支出符合政府核算的支出方向,所抽查工程未发觉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状况;所抽查资产管理良好,未发觉设备设施损毁的状况;抽查结果显示各项制度执行状况良好,所供应的信息质量精确;演出运营方每年遵照业主方的要求制定演出打算,并严格遵照打算完成演出;2017年度未发生重大平安责任事故3. 产出在产出数量和质量方面,2017年度剧院共组织自营商业演出171场,完成考核目标的155%,演出A类场次57场,完成考核目标的143%,社会公益演出场次、政府场次、全年演出票价、年度平均上座率等指标均到达政府目标管理的考核要求4. 效益从工程效益来分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但社会效益方面仍存在传播途径单一、传播力度不够,社会公益性得不到社会群众认可等问题,所以有适当扣分〔三〕工程主要成效1.全面完成了政府目标管理要求的核心考核指标 2017年度,青岛大剧院在演出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大剧院共组织自营商业演出171场,完成考核目标的155%;开展公益演出30场,完成考核目标的100%;演出A类场次57场,完成考核目标的143%,胜利引进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费城节日交响乐团、俄罗斯明星芭蕾舞团等38个国际声誉良好、演出历史悠久的国内外演出团体。
2017年大剧院共接待观众近26万人次,年平均上座率60%;设施设备管控、维护较好,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月维护均有登记,所抽查设施设备完好率达100%2.踊跃与青岛市外乡演艺企业合作,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岛文化产业开展,充分发挥大剧院的文化平台作用,2017年度,青岛大剧院共组织外乡演艺节目20场〔青岛交响乐团演出14场,其他单位和个人演出6场〕占总演出场次的11.7%为提升市民群众的艺术爱好和文化品位,让更多的人走近艺术、酷爱艺术,充分利用好大剧院的地域优势,青岛大剧院与青岛市委传播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共同打造了“青岛大剧院艺术节”这一群众文化活动;与青岛市崂山区政府筹划创立了“崂山艺术讲堂”工程,2017年总共开展14场“崂山艺术讲堂”公益讲座活动,为众多知名音乐剧、歌剧、舞蹈、话剧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演出特地开设了观赏讲座,普惠民众,为城市文化建立和今后的蓬勃开展奠定了根底3.制度健全,执行有效,管理水平全国领先 青岛大剧院的演出经营、人员调配、内部安排和剧院设施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由大剧院管理公司〔演出运营方〕负责大剧院管理公司〔演出运营方〕采纳北京保利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坚持“科学管理、专业运作、高效运行”的理念,对行政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筹划管理、票务销售管理等形成了统一、标准、严格的体系,各方面管理制度健全,从行政财务、安保效劳到设备管理等,都有具体的制度要求。
同时,注意制度的落实执行,能够严格遵照制度落实财务报销与审核,确保程序合规、手续齐全;遵照打算落实设施设备维护工作,确保代管资产的保值增值、高效运行等 四、存在的问题〔一〕在工程过程-政府文件管理要求方面,市文广新局未完全遵照政府的要求进展考核2010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对青岛大剧院责任单位实行目标管理的通知》规定,大剧院经营管理目标考核工作由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由市政府督查室托付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考核组,对各责任单位的目标完成状况进展考核,提出等次评价看法,报领导小组审定在执行过程中,市文广新局以对青岛大剧院年度演出工程进展类别定级评审替代目标考核,没有遵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实行年度考核并形成考核看法〔二〕在工程效益-经济效益方面,演出收入较少,运营本钱压力较大,且高端演出收入与本钱冲突突出目前青岛大剧院的演出收入较少,2017年仅975.60万元,不到演出本钱〔2,072.30万元〕的50%,不到总运营本钱〔5,783.34万元〕的20%仅就目前的演出收入规模,很难维持剧院的正常运转,剧院的运营压力较大。
目前,国信大剧院公司〔业主方〕担当大局部费用,大剧院管理公司〔演出运营方〕获得全部演出收入,收入费用不配比,仅凭自身运营盈利困难青岛大剧院为提升青岛市城市文化底蕴,踊跃引进国际声誉良好、演出历史悠久的高端演出团体,涵盖了音乐剧、歌剧、话剧、合唱、交响乐、戏曲、芭蕾舞剧等多种演出形式,为青岛市民供应高雅的艺术作品,但受局部场次政府限制定价影响,高端演出收入增速远低于本钱增速,引进高端顶级演出所需演出本钱较高,票房收入增长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