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科学试题大全n.pdf
42页初一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能在墙上看到正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答案】 C2. 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晓峰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并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实验数据表一:(其他条件相同)温度( )10152025303540萌发率 /%9216385784432实验数据表二:(25)种子含水量 /%30405060708090种子萌发率 /%16335673868142 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答案】 C3. 在山谷中,小明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4 秒后听到回声,则小明距离对面山谷约_ 米;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的时间约为500 秒,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_ 千米假定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为每秒340 米,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 万千米)【答案】 680 、1.5 亿4.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答案】 A5. 一个上、下底材料相同,质量相同的两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放置,如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为Fa和 Fb, A 和 B 对地面的压强分布为 PA和 PB,则:()AFaFb PAPBBFaPBCFa=Fb 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FB【答案】 B141. 如下图所示,下列四个容器中,装有不同比例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观察到U 形管右侧b 处上升最高的是( )【答案】 D142.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方案一:(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评估与交流】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方案一:,该测量方案导致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二:,该测量方案导致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 m2 m1 m1 m2/v 方案一:第(3)步中,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时,会有一部分油倒不干净,测量出的食用油体积偏小,会加大实验误差, 偏大方案二:第(1)步中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调至“0”刻度处 , 偏大143. 同学们估测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 千克 /米3)A25 千克B25 千克C250 千克D2 500 千克【答案】 C144. 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 C145. 甲、乙、丙三个同样的烧杯里倒入等量的水,再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铁块和铜块分别浸没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若没有水溢出,则三个烧杯中的水位由低到高依次是。
答案】146. 一只铁齿轮在下列情况下质量会减小的是()A把齿轮熔化成铁水B把它加热使齿轮温度升高C因碰撞,撞落了几个齿D随宇宙飞船带到月球上【答案】 C147. 在炎热的夏天,小林从 5的冰箱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a 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b 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时, a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 ,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b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 溶液【答案】 B148. (1)试用分 子运动论,解释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甚至消失:_2)运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下?_答案】 (1)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2)湿衣服晾在阳光下,衣服上的水分子由于温度不断升高,运动速度加快,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衣服就容易干了149.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兵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兵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声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 B150.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答案】 C151.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答案】 D152. 编钟是我国古代乐器的典型代表,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编钟演奏了它是一列大小不同的乐钟,按乐谱打击就可以演奏乐钟的大小不同,主要影响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乐【答案】 A153.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 处应是紫光B只有 ab 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 范围 b 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 范围 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答案】 D154. 如图所示,其中F 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出射光线155. 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出的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答案】 D156. 在 100 米赛跑中,甲计时员是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而乙计时员从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他们记录的是同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则()A甲的记录准确些B乙的记录准确些C甲、乙记录的成绩相同,都准确D无法判断哪位计时员的记录准确【答案】 A157. 阳光下盛开着两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C月季花辫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答案】 B158. 如图各类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 ,对光起发散作用的透镜是_ 。
答案】 BCD AE159.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填 “M ” 或“N ”)侧观察蜡烛M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 、B 、C 与物 A、B、C 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答案】 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M 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160. 保护好眼、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或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B近视眼可配戴凹面镜加以矫正C人的外耳道上有听觉感受器D鼻咽部有炎症时可引起中耳炎【答案】 D161. 小梅听到打雷,迅速将关掉,从雷声进入外耳道到形成听觉的正确顺序是()A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神经中枢B外耳道 鼓室 鼓膜 耳蜗C外耳道 中耳 内耳D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答案】 A162. 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C此地有乐队出租D禁止停车【答案】 A163.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答案】 B164.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等液体_ 的特性制成的。
把手指浸入到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则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出的这杯水的温度大约为_ 把以上液体温度计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后,取出读得温度是-11 5,这个温度读作_ 答案】 热胀冷缩; 37 ; 零下 115 摄氏度165. 下列科学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五彩缤纷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答案】 D166. 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多种食物的刺激舌对下列物质刺激最不敏感的是A可乐B盐水C干馒头D鸡汤【答案】 C167. 请通过门上的小孔看门外的景物,改变你的眼睛与小孔的距离,你所观察到的门外的范围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并通过作图说明你观察到的结果答案】 眼睛与小孔的距离越近,人能观察到的范围越大168. 下列描述中,前者属天气、后者属气候的选项是()A长夏无冬,有时有小雨B狂风暴雨,雷电交加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D阴转多云,四季如春【答案】 D169.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暖锋天气示意图B为冷锋天气示意图C锋面过境前,甲地气温较低、刮风下雨D此时甲地为狂风暴雨天气【答案】 A170. 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矮粗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D矮粗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答案】 C171. 跳水运动员站在跳台上具有什么能?起跳后在空气中时又具有什么能?【答案】 势动和势172.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比热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比热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答案】 D173. 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利用水的比热大这一特征,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无关的是()A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B汽车发动机中用水循环冷却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三峡水电站建水坝储水发电【答案】 D174. 星期天,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 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一时刻图线,如图所示则可以判断()A甲是 “ 气温 ” 图线,乙是 “ 水温 ” 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B甲是 “ 气温 ” 图线,乙是 “ 水温 ” 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小C甲是 “ 水温 ” 图线,乙是 “ 气温 ” 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D甲是 “ 水温 ” 图线,乙是 “ 气温 ” 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小【答案】 A175. 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A一块铝变成铝壶B B一块冰熔化成水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答案】 D176. 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6 厘米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B乒乓球的直径C课桌的宽度D墨水瓶的高度【答案】 D177. 下列仪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 A刻度尺B温度计C量杯D体温计【答案】 C178. 小萱同学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她的体温是,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