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90215323
  • 上传时间:2023-08-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学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应该不断反思人生的意义对此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假使我们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他的人生境界说就是专门探讨人生的意义的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时更认为全 部 的 哲 学 问 题 都 是 为 了 提 高 人 的 精 神 境界,因此其人生境界说更成为他的整个哲学观中的核心理念虽然学术界对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已经有了许多出色的研究,不过从意义的角度来加以重新探讨,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以及人的生活 一、冯友兰论人生境界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的人生境界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觉解、境界和工夫这里我们择其要点简介如下: (一)觉解:境界的发源 根据冯友兰的境界问题源于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 如其有之,其意义是什么? 其所谓意义的意义是什么? 此即是问:其所谓意义一词,究何所谓?冯友兰认为对意义的追问不是简单地通过查看字典就得到的,像一般人为了想知道词语概念的意义时所做的那样在他看来,事物的意义有多种,如指某一事物或人的行为的性质、其所可能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所属的类别等等。

      这些都是事物或人的行为表现了某种理的方式,是理的具体体现只有对某一事物或人的行为的这些方面有所了解,才能说对该事物的意义有所了解此了解即是解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了解,就说明该事物对他(她)有意义如果他(她)再进一步对自己的了解有了觉或自觉,就可称之为一个人有了觉解了解要依赖语言概念,而自觉则无需概念,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直觉 (二)四种境界 在冯友兰看来,每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觉解不会是一样的,有程度上的不同这导致人们之间对整个宇宙人生的觉解都出现很大的差异,也就使得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意义都大不一样,由此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境界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境界如果作一个大体的分类,境界可以分别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三)工夫:提高境界的修养方法 在冯友兰看来,境界是会变化的,一个人不会一劳永逸地处于某一种境界当中不动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即指人很容易受到影响或牵制,从而从某一高的境界堕入某一低的境界之中即使一个人想维持在某个境界中不变,也需要花费一番工夫或努力才能做到尤其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属于精神的创造,而不是自然所给予人的礼物,就更不容易达到了。

      这意 味 着 人 需 要 不 断 地 觉 解,以 提 高 自 己 的 境界就像儒家传统思想中强调工夫对人的成己成圣的重要性一样,修养工夫在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中也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三、境界与意义的开放性 境界是了别意义空间的方式人的经验生活就是意义发生的过程,也即意义赋予的持续性活动,在其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意义世界由于经验生活是一个面向未来、面向未知领域的无限历程,这也意味着意义空间本质上就具有无限的、动态的开放性,因而境界也同样既有无限丰富和多样的可能,在现实的经验历程中面向未来和未知领域无限地活跃或生成,而不会有静止或完结的时候 四、工夫与意义的澄明 工夫是指提高境界的修养方法而境界的提高在于意义的丰富可是意义的丰富却不是自动生成的,而需要人的努力,即提高人的意义赋予能力,以不断破除现实的限制,拓展自己的意义空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