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鸣电闪波尔卡》.doc
5页《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雷鸣电闪波尔卡》设计理念:以《音乐课程标准》中设定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为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听觉的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整体情绪的感受和对音乐形象敏锐的反应,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本节课我巧妙的加入了律动,结合大量图谱,用来辅助欣赏教学,成为音乐课堂的一个亮点教材分析:《雷鸣电闪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最着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了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大鼓、大镲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全曲为A—B—A 三部曲式,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第一乐段段为G大调,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旋律跳进下行,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预示,气氖生动活泼;第二主题旋律级进下行,从中可以清楚地听到“电闪雷鸣”的音响,仿佛真的出现了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景象,这里是全曲的华彩部分。
第二乐段转到C大调,主题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时地穿插着“电闪雷鸣”般的场面,色彩交织、生动无比全曲的总时间并不长,但足以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作三项活动,并增强小组合作能力2.通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学生能体会打击乐器在音乐形象表现上的作用,并能和着音乐适当地、较准确地加入声势模仿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模拟不同的“雨景”,进行主题性的表演教学重点:熟悉《雷鸣电闪波尔卡》的三部式曲式结构,并随着音乐准确地加入声势模仿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对波尔卡音乐感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谜语导入1、老师想大家猜一个谜语:毫光突起,瞬息千里, 一鸣惊人,带来风雨打一自然现象) 生答:雷电,闪电……2、同学们真聪明!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听几首关于雷电乐曲3、观看视频,观察一下雨的变化A、小雨沙沙-----雷鸣电闪-----倾盆大雨(提示力度的变化)B、可以用怎样方式表现呢?C、分组,每组表达一种各小组表演不同场景,师评价D、老师指挥,三种雨天场景交织进行设计意图:创设雨天的情境,启发学生去体会不同雨天场景的力度,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1、请大家听听这首乐曲里描写的是哪种雨天场景?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第二片段,乐曲中运用的了哪些乐器?能不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你听到的音乐。
生:旋律欢快、热烈,是二拍子的音乐,描述了大自然雷鸣电闪的景象,乐曲中出现了大鼓、大镲、这些打击乐器 (教学意图:欣赏乐曲,初步感受音乐,为学生创设自由联想空间,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初步了解)2、作曲家简介 师:这首舞曲,出自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手,他创作了 100多首的圆舞曲,200多首的其他舞曲,最着名的代表作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等,他的的舞曲旋律酣畅、节奏明快,被人们誉为“圆舞曲之王”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听的那段音乐是取自于这位大师的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意图:让学生简要了解着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作品的影响力) 三、作品简介 师:在作品中作曲家所描述的是在节日里,人们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跳舞,虽然外面雷鸣电闪,暴雨倾盆,但是屋内的人们却依然沉浸在欢乐的舞蹈之中!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简单介绍乐曲情境,顺利引入到分段欣赏) 四、分段欣赏 (一)聆听第一乐段音乐 1、我们一起来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音乐里面出现了什么打击乐器? 师:大家听到音乐里面出现了了什么打击乐器?像什么声音? 生:定音鼓,像雷声。
师:对,这就预示着故事发生的时候天气并不怎么好,远处还传来了雷声 师:大家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音乐响起来舞会开始了,这支旋律非常具有舞蹈的动感,请大家跟我一起哼一哼(师唱第一二小节的旋律),如果老师这样唱人们还能跳起来吗?(师唱第一二小节的旋律不加休止符) 生:不能 师:是什么的区别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呢? 生:是休止符 (1)学习带休止的“附点”节奏(生跟老师拍节奏 ) (2)师:作品中哪里出现了雷声呢?一起来听一听,如果听到雷声,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生:每个乐句的句末带休止的地方出现了雷声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生用拍手打节奏来模仿雷声)师:你能用身体的动作把力度变化表现出来么?(生讨论) (设计意图:在声势图谱的引领下,学生们用点头,拍手等表现力度的变化点线图简单明了,形象,启发了学生的听觉感受,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二)聆听第二段音乐1、欣赏第二部分旋律音乐中除了有雷鸣还有闪电,请你听一听这段音乐力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师:这支旋律非常优美,富于歌唱性,师唱主题旋律,这段音乐情绪怎样? 生:舒展、非常轻巧 师:人们忘乎所以沉浸在美好的情绪中,这个时候的情绪仿佛把轰隆隆的雷声都给淹没了,办看到天空中有撕裂天际的闪电发出的光芒,老师听了一下闪电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几个地方 (师唱旋律,生击掌一起体验闪电) (师生跟随音乐一起体验闪电) (3) 聆听第三乐段 师:第三乐段和之前听的两个乐段有什么关联?(播放音乐) 生:第三乐段和第一支乐段基本上一样师:第三乐段和第一支乐段基本上一样,只是在结束的地方做了一点变化,做为整个段落的总结。
这样一种曲式结构,我们叫它“带再现的三部曲式”4)师:整音乐中除了有雷鸣还有闪电,你能听出雷鸣和闪电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吗? 生:鼓和大镲(出示乐器,师示范敲击的方法) (5)、请学生上来用大镲和大鼓为音乐雷鸣电闪……(其他同学用击掌代表闪电,击凳子代表雷鸣) (教学意图:通过两件打击乐器的对比,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大镲模仿闪电的音响,进而引入到下一环节) 五、完整欣赏 师:约翰?施特劳斯在这部作品中,由于他运用了什么乐器(生:鼓和镲)的相互配合,形象副真的再现了大自然雷鸣电闪的景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雷鸣电闪是经常上演的曲目之一,下面请大家一同走进金色维也纳大厅,聆听着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的《雷鸣电闪波尔卡》,请同学们听到你之前的旋律用你们喜欢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播放演出视频出示幻灯片9) (教学意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师生共同感受音乐会效果) 师: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一首“波尔卡”风格的舞曲,波尔卡舞曲是一种快速的二拍子舞曲体裁,欢快、活泼旋律优美生动,节奏明快 (教学意图: 通过归纳总结 “波尔卡”舞曲特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波尔卡音乐的风格特点) 六、音乐拓展师:19世纪,波尔卡音乐在欧洲十分盛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波尔卡舞蹈,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动作?你能记住哪个动作?播放舞蹈视频(播放视频《微笑波尔卡》生: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主要的舞步有两种: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
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舞步吧! 老师教授波尔卡舞蹈的三个基本舞步:跳步、前后点地、剪刀步1、跳步——双手叉腰,类似于高抬腿,支撑脚加上小跳步,一起作一个八拍2、点地跳步——双手叉腰,侧前侧后分别点地,左右各四拍,支撑脚加上小跳步3、叠加跳步——双手叉腰,左右各作四拍叠加步4、让我们随着波尔卡音乐跳出你最喜欢的动作吧!(师生共舞:为波尔卡舞曲《微笑波尔卡》伴舞)(教学意图: 简单体验波尔卡舞蹈的动作,从中感受其特点) 七、小结师:波尔卡音乐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希望好的音乐能一直伴随大家,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