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能的汉语词典释义汉语文化词典释义的多个问题.docx
4页才能的汉语词典释义汉语文化词典释义的多个问题 摘要:世界汉语教学需要一部汉语文化词典文化词语就是义位中包含民族文化语义成份的词语,包含不对应词、背景词、文化伴随意义词不一样语言中基义相对应的词语,其民族文化语义的差异关键是经过对比发觉的汉语文化词的释义应坚持以下多个标准: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标准;整体论标准;客观性和思想性兼顾的标准对汉语文化词释义需要设置抽象意义参数,包含:语义类别、释义、使用方法标注、搭配、例证、同义词、词源和理据信息、参见系统文章详细讨论了汉语汉字化伴随意义词语、不对应词和背景词的释义模式 关键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汉语文化词典 文化词 释义 依据语言的文化载蓄功效,语言教学中确立了联络文化学习语言的命题世界汉语教学需要一部收录和解释文化词语的汉语文化词典,或在汉语学习词典中收录和解释文化词语汉语文化词典要解释文化词语,需要处理以下多个问题:释义对象、释义的理论标准和释义方法 一、释义对象 文化词语就是义位中包含民族文化语义成份的词语,包含不对应词、背景词、文化伴随意义词归纳来说,有两类:1)基础意义就是文化义,“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相统一”,即词的概念意义就是词的文化意义,如:“太极拳”、“饺子”、“春节”、“孔子”等;2)文化伴随意义是受民族文化制约的隶属意义,关键包含潜在的受民族文化制约的感情色彩和评价色彩。
文化伴随意义也叫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国俗语义,但二者不完全对等;也有些人把带有这种意义的词语称为征喻词语,如红豆、竹子、鸳鸯、莲花和基础颜色词等 义位由基义和陪义组成,基义由义值和义域组成文化义关键表现在义值和陪义上,有时也会表现在义域中文化意义表现在义值上,就是不对应词、背景词依据编码度理论,不对应词包含完全不对应词、部分对应词完全不对应词,如“中国结”、“孔子”、“龙”等;部分对应词,如汉语中的“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在英语、俄语中全部用一个词表示,英语用uncle,俄语用дядя文化义表现在陪义上,就是文化伴随意义,如“狗”的贬义色彩 二、文化词语释义研究的对比语言学方法 汉语文化词语的研究和释义,应该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不一样语言中基义相对应的词语,其民族文化语义的差异关键是经过对比发觉的,如英语full moon和汉语“圆月”、“盈月”的基础意义对应,但二者的文化意义不一样英语小说里的人物,月圆时常变成“狼人”,所以有些西方人认为盈月能够使人做出危险、古怪的事情来而汉民族文化中,盈月往往和团圆联络在一起再如英语sheep通常被认为是蠢笨的动物,那些自己不动脑子想一想就凭某个人的话去干事的一群人有时就被称作绵羊。
而汉语中“羊”象征吉祥和温顺,“绵羊”喻指老实人 一个语言的民族文化语义是以另一个语言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是建立在特定文化背景基础上的文化认知框架的差异,决定了文化词语释义框架差异如中西文化中“神”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欧洲古希腊罗马有一套“神”的系谱,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以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主神宙斯及其众神为线索,结合希腊社会的历史和传统发明出来的;而汉族古代神话和传说中,“天宫”神族中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七仙女”等多种天神神”即使是中西文化相对应的义位,不过因为中西文化背景不一样,“神”的义值不一样,内涵不一样,对“神”的释义自然会有差异所以王德春认为:“在反应概念的基础上增添的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正确了解词语的含义 三、文化词语的释义标准 文化词语释义需要处理好多个关系,它们直接影响词典释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标准 词典编纂理念由描写主义和要求主义的矛盾转向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编纂理念在释义上表现为:释义愈加实用和贴近读者,普遍采取词汇控制理论,以短语型释义为主,逐步采取合适的自然语句释义,为读者提供具体的语法信息、语用信息和搭配信息。
这种编纂理念也表现了词典释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科学性标准坚持词典释义以语义学为基础,实用性标准坚持词典释义以读者为中心汉语文化词释义时,既要充足揭示文化词语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读者的认知视野,又要考虑读者的知识视野 2.整体论标准 释义模式的整体性标准 用整体观统一场内各义位的释义模式文化伴随意义词、不对应词、背景词释义参数不一样,释义模式必定也有差异,详细到不一样的语义场之间,释义模式更是不一样汉语文化词典汉字化词语的释义应做到同场同模式 释义元语言的整体性标准 文化伴随意义词、不对应词、背景词、同一语义场的词语释义时,释义元语言的使用应该统一尤其是比方、象征、联想等元语言的使用,要做到适当而统一很多带有伴随意义的词语,常因联想或象征而形成,如“红娘”常见来指媒人,也可用以指为各方牵线搭桥,促成事情的人,用“比方”就不太适当 条目照应 有些条目可使用参见系统,指出专文、插图所在的页面或条目汉语词典编排有拼音次序、笔画次序、义类次序通常做法是采取拼音次序排列,便于查检,但词和词之间意义上的联络被割裂开来,不利于系统学习和比较经过词典内部的参见系统能够加以填补汉语文化词典中也应使用参见系统,这么能够使知识环环相扣,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对和“春节”相关的背景知识,能够专文的形式介绍,其中肯定会包括和“拜年”、“守岁”、“压岁钱”、“春联”等词条相关的内容,如在这些词条下指出参见“春节”,则更利于使用者掌握这一系列词的整体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