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县杉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7页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县杉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相权的日益加强 B.中央官员职位增多C.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D.中央机构的精简参考答案:C2. 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 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C.借助自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 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参考答案:C3. 明末学者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记载:“煤则各处有之,臭着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日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开始于A.汉代B.唐代C.南宋D.明朝参考答案:C该题考查历史时间根据史书记载,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所以C项正确4. 元世祖继位后,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并由皇太子挂名担任中书省的长官。
这一措施的积极作用在于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走向民主C.违背了历史潮流D.加强了地方监察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三省变为一省制,适合元朝统治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是封建专制社会,不是民主,故B选项错误;由三省变为一省制度,适合元朝统治的需要,不违背历史潮流,故C选项错误;材料的论述重点是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与地方监察无关,故D选项错误5.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制度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故B正确消灭六国,不属于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排除修筑长城,也不属于对后世影响深远,故C排除严刑峻法也不属于对后世影响深远,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6. 如下图,漫画形象地展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族工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②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产生③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④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工业才能复兴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B解析:从漫画“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中可以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难以独立发展,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工业才能复兴,故①③④正确;漫画中没体现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的时间,故②错误所以答案选B7.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的突出表现是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建立了军镇制度 D.实行三教并行制参考答案:B唐代的政治体制A项不是政治制度的范畴;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即相互牵制又明确分工,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故选BC项不是积极的制度;D项是思想领域里的制度8. 希腊民主政治所蕴藏的法律理念主要是:( )A、三权分立 B、集体管理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参考答案:D9.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A. 思想领域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 参考答案:B10.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是由于它(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参考答案:A11.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A.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B.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D.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参考答案:C材料强调“国民经济建设计划”,与“自由发展”不符,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计划”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起到抵制作用,排除BD;材料反映南京国民政府旨在全面发展经济而制定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故C项正确点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实现短暂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的那是的国际国内现实,可以从多种角度命题,如经济大危机背景、罗斯福新政、中日矛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等。
12.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B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答案:D13.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参考答案:A【详解】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罗斯福新政时期就已经有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而且材料并不能说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D项错误1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参考答案:C15.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略16.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 )A.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继承发展 D.互为相反参考答案:D17. 欧共体成立后,开展合作的领域包括 ①建立了关税同盟 ②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④加强科技合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8.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A.抗日战争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考答案:D19.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表明A.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B.美国等西方大国要调整规则重新分配利益C.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D.只有发达国家才是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些现象表明美国等国要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各国主流民意”;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任何国家只能顺应这种潮流,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0.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由“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得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故A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起了组织作用,故B项错误;C项错误,获取贵金属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21. 太平天国从全盛时期到战略防御的转折点是 ( )A.北伐失败 B.天京变乱 C.安庆失守 D.天京陷落 参考答案:B22.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1918—1920)时期,一位莫斯科市民拿着若干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A.真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假的,余粮收集制的实行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D.真假难辨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18-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流通领域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国家配给制。
故答案为C项;新经济政策实行时间是1921-1928年,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流通领域,而非农业领域,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23.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该诗句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经济生产方式是A.手工作坊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参考答案:B24.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