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4篇.docx
10页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20年山东省散文阅读4篇目录泡桐花开不寂寞(2020山东烟台)2寂寞林公(2020山东荷泽)3大城小树(2020山东青岛)6艾溪湖湿地的美(2020山东滨州)8(2020山东滨州)泡桐花开不寂寞(2020山东烟台)① 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天就来临了以往很不在意的那株泡桐开花了,从窗口望去,开得十分张扬十分热闹对面花园角落里的这株泡桐树,如撑开了一把白色的大伞,一嘟噌一嘟噜的泡桐花,像一串串用丝线串起的铃铛,像一只只白色的小喇叭,白色中有几许紫色,在迎春花尚未绽放的时候,在杜鹃花刚刚挂蕾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盛开了,好像是用•串串铃铛敲响春天的序曲,好像是用一只只小喇叭吹响春日的欢乐② 在百花从中,泡桐的花大概是很不起眼的漫步唐诗、宋词文苑,有吟咏牡丹、樱花、郁金香的,有礼赞菊花、海棠、梃子花的,有赋诗腊梅、君子兰、水仙花的,有讴歌荷花、睡莲、茉莉花的,就连草儿也有诗人歌吟一一含羞草、蒸衣草、金鱼草……就是泡桐花几乎没有诗人问津在百花家族中,泡桐花是很不令人斓目的,她没有牡丹的贵族气,没有君子兰的优雅风,没有郁金香的姓紫嫣红,没有茉莉花的暗香涌动泡桐花属于百花中的平民女子,不搔首弄姿,不羽扇纶巾,不摇曳多姿,不环珈I叮当,她只是如伫立池塘边一块普通的石头,她只是像绽开在山野间一丛朴素的芦苇,普普通通,朴朴实实,踏青赏春者不会拜会她,花前月下者不会依恋她。
③ 泡桐属于繁殖易、生长快的落叶乔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其材质好、用途多,成为许多地方扩大绿化的首选植物泡桐花还可以入药,常被用于祛风散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当年焦裕禄带头在兰考栽种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泡桐树,改变了兰考的地貌和生态,也成为兰考经济作物的重要来源如今,每年春天,兰考的泡桐花开了,紫莹莹的,绵延不绝④ 以往曾经向往这样的境界:懒懒地坐在沙发上,品一口新茶翻儿页闲书……现在这种清净与闲适境界都已实现了然而长期的足不出户,没有了与友朋的交往,没有了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内心便涌动着难以名状的寂寞感初春的太阳升起,初春的花香飘来,便如同心湖里被投入了一块碎石,寂寞的涟漪便一圈圈一阵阵地漾开了⑤ 昨夜下了一夜的雨,从窗前望去,对面花园那株泡桐花开得更盛了我推开门拾阶下楼,独自来到花园角落上的泡桐树前,一树泡桐花经过春雨的洗礼,更加繁茂更加清新更加滋润,在金钟般的花骨朵上,紫色就更加分明,遗留的几滴露珠在阳光卜.如珠似玉高大的泡桐树下,掉落了_地的泡桐花花瓣徘徊在泡桐树下,泡桐花的否气隐隐约约,像谁用一管羽毛撩披你的心扉,内心就痒痒的、酥酥的、柔柔的⑥ 篱笆上的儿枝迎春花2经绽开了猩黄的花,池塘畔的一丛杜鹃也绽开了儿朵猩红的笑临。
这株泡桐无论有没有人关注,无论有没有人欣赏,它总是悄悄地开花、静静地绽放,既不想炫耀什么,也不想获取什么,绽放成为其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步骤,绽放成为其冬去春来的一种告示⑦ 望着满树的花朵,看着满地的落英,我突然想到,泡桐树年复一年就这样默默地生长:春来悄悄地绽放一树甜香,夏来默默地滋生一树阴凉;少时默默站成一道风景,壮时任人裁锯成材或许很多人就像这不被人瞩目的泡桐花一样,默默地生长,悄悄地绽放,只有在人们特意关注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诸多意时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在人类遭遇到疫病的侵袭时挺身而出,无私无畏,兢兢业业,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赞赏,他们不就像泡桐花吗?(文章有改动)20. 第①②段写出了泡桐花的特点2分)21. 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徘徊在泡桐树下,泡桐花的香气隐隐约约,像谁用一管羽毛撩披你的心扉,内心就痒痒的、酥酥的、柔柔的22. T面对本文题目“泡桐花开不寂寞'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泡桐花开时,有篱笆上绽开的迎春花,池塘畔绽放的杜鹃花相伴,所以泡桐花开不寂寞B. 泡桐花开不为被人欣赏,不为获取什么,开花是它要完成的-个生命步骤,开花也实现了它的生命价值,所以不会寂寞。
C. 泡桐花开排遣了“我”这个赏花人长期足不出户产生的寂寞心绪,让“我”心神得到安慰I).“泡桐花开不寂寞”喻指生活中许多像泡桐花一样的人,在自已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即使不被关注也不会感到寂寞23.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由泡桐花想到了白衣天使,你会想到哪些人呢?请举一例,仿照本段划线句子,加以表述2分)或许很多人就像这不被人瞩目的泡桐花一样,默默地生长,悄悄地绽放,只有在人们特意关注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赞赏,他们不就像泡桐花吗?【参考答案】20、开得旺盛、开得早,平凡(不被关注)21、示例1:运用比喻修辞,将嗅觉上“泡桐花香气隐隐约约”比作触觉上“羽毛撩拨心扉”,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示例2:“痒痒”“酥酥”“柔柔”连用三个叠音词,既生动具体表现了闻到泡桐花香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又使语言富有节奏感22、A23、示例: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消防员,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威胁时勇往直前,无惧无畏,不怕牺牲2020山东烟台)寂寞林公(2020山东荷泽)胡文彬① 五月的福州,赤日炎炎我辗转丁•长街短巷,无心看它的繁华与热闹,反复打听的只是两个人的故居和纪念馆,一是林公则徐,一是林公觉民。
然而,问酒店白领,茫然;问汽车司机,摇头;问商店店员,不晓;问过往行人,更是不知于是,我像无头苍蝇似的坐着公共汽车沿主要街道搜寻皇天不负有心人,位于澳门路16号的林则徐纪念馆终于让我化焦灼为惊喜!② 始建于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现为林则徐纪念馆红墙,木楼,江南式园林,倒也清幽里面展出林则徐的生平业绩、字画著作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字字力透纸背厚厚的林则徐文集,灵动飘逸的林公手迹一“清风明月不用一钱,静坐读书各得半日",天赋才华林则徐本可以做一个闲雅从容的艺木家,是历史的风雨、民族的灾难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③ 静极了的树德堂里光线幽暗,眼睛好一会才适应我睁大眼睛仰望肃穆端坐的林公塑像,感受着他的苦痛,他的如墙如山的沉默,沉默的外表里翻卷着岁月的波光与血光,凝重与沉重御碑亭里三石碑高耸,载着咸丰皇帝在林公身后所作的高度评价想到他身前本是经天纬地的民族英雄,却遭遇罪臣命运;想到他以罪臣之身行忠臣之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充军的边塞之地,歹单精竭虑,造福一方百姓;想到世界的进步,竟常常是以牺牲优秀者为代价,不禁悲从中来。
④ 大惑不解的是,与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观者如潮的情形相比,林则徐纪念馆却门可罗雀寥寥无几的几个外地人匆匆浏览,其中一个中年男子刚走到拱形的门洞下,响了,于是对着林公的祠堂肆无忌惮地大声呵斥着卖门票的老人睡眼蒙胧,庭院里的空气冷清得令人寒颤显然,昔日英雄林则徐,已渐渐被许多人冷落淡忘寂寞林公,15()多年前,可是声震寰宇叱咤风云之人,•面迎着海风猎猎飘扬的大惠,以他为鉴曾验证过人性的深度、爱国的情怀与生命的壮美啊!⑤ 心事重重地走出林则徐纪念馆,我到处打听林觉民的故居,终不能如愿,找不到任何标志,有人竞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我寻找林觉民,不仅因为他是我崇拜的才女林徽因的叔叔,他的故居后来是冰心的祖屋,还因为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位被两广总督张鸣岐惊为天人、直呼“真奇男子也”的血性男子汉,一位有情有义的大丈夫这位在日本攻读哲学四年、满腹经纶的福州青年,发现要拯救危如累卵的祖国,哲学是无力的,只有仗剑而起,以死报国广州起义中他腰部中弹,力竭被捕在刑堂上,热血男儿林觉民慷慨陈词,痛斥腐败,吁请救国救民人生的最后一个舞台,他的表演是何等的精彩!我多想亲眼看看他24岁就义前写在一方手帕上的《与妻书》真品:“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己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此文选入中学课本,因此,据说参观他故居的主要是学生。
林公觉民的形象己淡出成人世界,独自寂寞在岁月深处⑥ 黯然间心有不甘地再询问林则徐墓、严复墓,回答没对外开放偌大一座孔庙呢,空空如也,据说等待装修⑦ 如果只有赚钱的热闹,而没有文化的繁荣,没有拥戴崇仰民族精英的风尚,富贵气有了,世俗气有了,可雅气没了,文气没了,此乃大不幸也⑧ 但愿我的所闻所叹只是管窥一豹,杞人忧天选文有改动)18. 阅读第①-③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凝重”“沉重”的感受19. 联系林则徐、林觉民的业绩,谈谈你对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0. 品味语言①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② 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有人竟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21. 结合全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参考答案】【分析】本文写作者在福州打听林则徐和林觉民的纪念馆和故居,为民众的不知晓而深感民族英雄被淡忘的悲伤:参观纪念馆和故居,让作者心生对两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最后由叙到议,作者表达了“如果只有赚钱的热闹,而没有文化的繁荣,没有拥戴崇仰民族精英的风尚,富贵气有了,世俗气有了,可雅气没了,文气没了,此乃大不幸也”的忧虑。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2明确答案所在区域是第①-③段由"然而,问酒店白领,茫然;问汽车司机,摇头;问商店店员,不晓;问过往行人,更是不知”可知,民众对历史英雄的淡忘使作者心情沉重由“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字字力透纸背”可见,林则徐的民族精神使“我”肃然起敬,有“凝重”之感由“我睁大眼睛仰望肃穆端坐的林公塑像,感受着他的苦痛,他的如墙如山的沉默,沉默的外表里翻卷者岁月的波光与血光,凝重与沉重"可知,民族英雄承受的苦痛,经历的磨难使作者心情沉重由“想到他身前本是经天纬地的民族英雄,却遭遇罪臣命运;想到他以罪臣之身行忠臣之事”“想到世界的进步,竟常常是以牺牲优秀者为代价,不禁悲从中来”可知,作者由林则徐以罪臣之身行忠臣之事,想到世界的进步常常以牺牲优秀者为代价,心情沉重、悲伤2)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此题要求联系林则徐、林觉民的业绩来谈林则徐“身前本是经天纬地的民族英雄,却遭遇罪臣命运”,林觉民“广州起义中他腰部中弹,力竭被捕在刑堂上,热血男儿林觉民憾慨陈词,痛斥腐败,吁请救国救民”这两人致力于救国救民,其民族精神教育了后人,推动了历史进步,却都历经磨难,牺牲了自己。
由此可见,划线句的意思是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往往历经磨难,牺牲自己,推动了社会进步,表达了对优秀人物的崇敬和对其遭遇的痛惜之情3)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能力第①题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把林则徐纪念堂比作民族精神教科书,是比喻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高度评价了林则徐纪念堂具有的教育意义,表达出对林则徐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第②题,“打量”意思是仔细地察看,结合“我到处打听林觉民的故居”“有人竟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的语句可知,人们对“我”打听林觉民故居一事感到奇怪,可见人们对民族英雄的陌生、淡忘,表达出“我”对这种现象的忧虑4)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会由“我辗转于长街短巷,无心看它的繁华与热闹,反复打听的只是两个人的故居和纪念馆”“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人生的最后一个舞台,他的表演是何等的精彩!"可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崇敬、赞美之情由“然而,问酒店白领,茫然;问汽车司机,摇头;问商店店员,不晓;问过往行人,更是不知”“我到处打听林觉民的故居,终不能如愿”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