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精品教案.doc
6页《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2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更加熟练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2、通过复习,学会利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教学设想】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是由于平时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以及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上考虑到了这两个问题:1、整理知识阶段的设计 如何在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中,使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是我在设计本节课时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查阅了资料,也做了多次尝试,最后选择用 “500×8 496×8 514×8”三道有关联的算式展开复习口算、估算和笔算,建构起三种算法间的内在联系2、练习的设计 在巩固提升环节设计了三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题目。
第一题基础练习,适当让学生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练习,有针对的加强口算、估算的能力第二题的设计是通过三小题,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具体的情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二、自主练习,整理知识1、(课件出示) 500×8 496×8 514×8 (1)口算 ① 师:老师这儿有三道算式,看一看,哪道算式你能直接报出得数?预设:500×8 师:恩,500×8等于几?请个别学生回答口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5×8=40,再在40后面添上两个0)问:因数的末尾只有两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却有三个0?师(提醒):像这种口算,不能直接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来判断积末尾0的个数2)估算 (出示) 496×8 514×8 师:来,看这两道算式,如果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得数,我们可以用什么 方法计算 ? (估算)②汇报师:怎么估算? 请个别学生说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提醒:估算用≈ 师:估算时,我们是将因数估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
所以我们在 估算时,把496、514都估成500,再口算500×8就可以了 看来,在学习估算之前我们要先学好口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口算、估算,回顾口算、估算的计算方法,体会 估算与口算之间的内在联系3)笔算 师:如果这两道算式需要计算出准确的得数,那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笔算) 在练习纸上算一算这两道算式,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老师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上写,有个小小的要求,字迹要端正 (请学生上台板演) ②全班汇报: (指496×8= 514×8=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说说这道是怎么算的? 恩,你是位不错小老师,讲的真清楚2、回顾 我们是把这些算式分为口算、估算、笔算,在算的过程中,回顾了计算的方 法板书),三、巩固提升 师:现在就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1、基础练习 (1)(抢答题) 5×3= 205×9≈ 2+800×6= 50×3= 0×99= 7×7-7=500×3= 48×5≈ ( ) ×( ) = 2400 师:第一题抢答题,准备好,开始!一一出示,学生抢答。
(出示5×3= 50×3= 500×3= )问:比较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有用的规律)出示:5000×3= 你们能利用这个规律,快速得出5000×3等于几吗?(学生快速口算),(渗透: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几倍预设:(指 205×9≈):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师:估算是为了便于计算,只要估算的过程合理,都是可以的 (指 0×99= ):你想到了什么?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指2+800×6= 7×7-7=)怎么计算?师:在计算像这种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综合算式时,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计算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估算练习,增强学生计算的能力感受口算、估算的 方法多样性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口算能力都很强,算的又快又准接下来我们进行 笔算练习,完成练习纸上第一题2)列竖式计算 250×8= 307×7 = 学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学生板演 (集体校对) 师:(指250×8=)把8写在十位对吗? 表示什么意思?(末尾的0可以先放在一边,可以先不乘) 问:那积呢?(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追问:如果我在250的后面再添上一个0 呢?8写在什么位置?算出来的积呢?(学生改)师:那是不是因数中所有的0都可以不乘?什么情况下要乘? (指307×9= )因数中间有0要乘 小结:看来因数末尾的0可以不乘,但因数中间的0一定要乘 师:都对吗?看来你们都是计算小能手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三道笔算,回顾不同类型的计算注意点,进一步 区分因数“末尾有0”和“中间有0”笔算时的区别 2、综合练习 师:这个周末要和朋友去旅游,旅游社的价格是:712元/人 (1)我们有8个人,带了5600元,够吗? 问:(指712元/人)是什么意思?(一个人712元) 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很快判断够不够?(用估算) (学生动笔算练习纸上第(1)题) 712×8≈5600(元) 700 引起矛盾:估算结果是5600,为什么不够? 师生共同分析(将712估成700则估小了,实际要多)所以选择不够2)快元旦了,旅游社打折:688元/人,8个人去,带5600元,够吗?师:快速在练习纸上算一下 (学生动笔算练习纸上(2)题)688×8≈5600(元)700 问:第一小题估算结果也是5600,但钱不够,为什么现在结果是5600就够?(将688估成700则估大了,实际要少)。
师: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但在估算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8个人去,每个人688元,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问:这个时候还用估算,行吗?(需要笔算) (学生动笔完成练习纸上第(3)题) 688×8=5504(元) [设计意图]本题的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选择算法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体会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3、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样的问题用什 么方法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有趣的数字游戏出示):下列竖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数字代表同一 个数字,它们各代表什么数时竖式成立 A B C D a b c d × 9 × 9 1 1 0 9 d c b a 学生尝试完成师: 你们都太厉害了,都是神算手!四、全课总结 师:复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体验,我相信今天我们都做到了五、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口算 估算 笔算 500×8 496×8≈ 496×8= 514×8≈ 5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