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心得体会(通用3篇).docx
12页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心得体会(通用3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心得体会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篇一】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心得体会 在20__年6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阳光幼儿园举行的《讲座》的学习,受益颇多,感受非浅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促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衔接、统一、及时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就自己学习后的感受谈几点体会: 一、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也就是说,教孩子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有集体观念,等等 二、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要孩子自己做在学习上,重点抓好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孩子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受用的素质。
作为家长不要性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逐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三、家长应多留一点时间给孩子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交流、沟通情感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嬉戏、读书,在嬉戏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等,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四、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对好的方面积极引导,对不好的方面加以纠正,从而发展其自己的兴趣爱好 五、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 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家长应让孩子受点委屈、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事因,讲明道理 让孩子在勇敢地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更能勇敢地站起来,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从容地应对挫折,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斗志。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蹉而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家长希望学校能够继续搭建家庭、学校沟通的平台,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长 总之,现在我已深深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她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篇二】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心得体会 转眼间,__已经7岁,步入朝凤路小学就读已满一个学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一课题前,初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总结,感觉哪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我们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多运用,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就果断摒弃慢慢就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经验,今天就将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做乐于陪伴孩子的朋友型家长 生命要用生命来陪伴,灵魂要用灵魂来激发,思想要用思想来影响,智慧要用智慧来启迪,意志要用意志来砥砺,人格要用人格来塑造这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认同的一句话作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他很关注两件事情, 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 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二、学习技能上不给过大的压力,习惯养成上要定严格的规矩 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但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一定要遵守严格的规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早7:00前必须起床、每晚9:00前必须上床睡觉、放学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净、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要有良好的礼貌,见长辈问好、受到帮助说谢谢、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事情彰显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个讲文明的人才能体会到文明带来的人性美好,才会拥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三、兴趣是孩子的老师,特长的发掘和培养会树立孩子的自信 我们都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那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让孩子多尝试阿甘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是什么,所以当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时,只要鼓励他/她就够了。
同时,要分清兴趣与新鲜感的区别,比如很多孩子在5、6岁都对钢琴很好奇,第一次试课会弹两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兴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一开始兴奋这就是他/她的兴趣了,也许那只是他/她暂时感到新鲜罢了,可能过不了两天就想放弃,更不要在这种时候说看看你,做事没一点毅力,不懂得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孩子只能违心的坚持,带着负担练琴,最终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关键是还会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些跟毅力坚持无关,只是我们会错了意而已兴趣不是要求做就做,兴趣是不要求做也坚持做,孩子一旦发现了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展现出的学习力、关注力会让我们吃惊汀若成长过程中感到新鲜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但只要对成长有益,我们都支持她去尝试,她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个月放弃了,尝试过钢琴两次课放弃了,尝试过游泳两周放弃了,尝试过轮滑一次课放弃了,尝试过养兔子两个月放弃了但也有因为爱好坚持下来的,比如绘画,兴趣班假期里停课了她也会要求大人给买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为了赶上高一个级别班级的进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练习课程的辛苦 还有一点要注意,孩子小时候就要发掘他/她的特长,并且要多培养,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长恰恰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会是一件令人无比开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养他/她的特长,让他们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心。
汀若1岁半时,我们发现她的表达能力和对色彩、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强,爸爸就在日常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她记忆世界各国国名、国旗和首都,孙汀若4岁时能识别150多个国家的国旗,能记住它们的首都名称,并且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国家的位置;中班时,我们发现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时,能记住简单的诗句并运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饭她会说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园的柳树会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从那时起爸爸就开始教她背诵唐诗和宋词,每天背诵10分钟左右,短诗一天一首,长诗两到三天一首,到现在她已经能背诵200多首唐诗和近100首宋词背诵诗词她也会有厌烦的时候,这时爸爸就会用飞花令或者表演诗词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她的积极性,养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坚持了我们也没想过,她背诵诗词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我们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且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她对自己非常自信 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能给孩子的礼物 每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用好奇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探索,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渐丧失了,这里肯定有家长的原因,当孩子向家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有些家长回答不上来时就会不耐烦,要孩子闭嘴。
这个时候孩子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慢慢的问题少了,其实是求知欲减弱了被孩子的问题问到回答不出时,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觉得尴尬,而是和孩子一起从书籍中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保护孩子乐于求知的天性,并且会让他/她知道书是好东西,要多认识字才能读更多的书如果孩子的大脑被书籍占领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所以,送礼物挑带拼音适合他们读的书;聊天时,自然地引出问题并告诉他们哪本书里会有答案;当着孩子的面,我们自己多读书多看报也是好的引导方式一旦孩子爱上了安静阅读,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汀若就是经常因为恐龙的问题把爸爸妈妈问倒,然后我们再一起阅读《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才激发起她学习古生物知识的兴趣,这个学期初选定杂志时,她自己一股脑挑选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动物奇迹》《探索地理》并能认真阅读,现在还立志长大要做古生物学家读书习惯的养成,真的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礼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实还有一点感触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很幸运,作为家长我非常赞同朝凤路小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达人,向善向美。
这句话是多么有温度、有情怀啊!我们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具有远大胸襟,具有社会责任,具有仁爱之心将来我们和学校共同培养的孩子不仅能使个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边的人向善向美,使这个世界向善向美用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话讲,这就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拥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学校就读,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与的关爱和公正,给了孩子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老师、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种种,让所有家长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引导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共同快乐成长!【篇三】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心得体会 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这仅仅只是育儿漫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来好好发现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并鼓励他成为的自己。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好的土壤,让他能够发芽、成长 杨绛先生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而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这就要求做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