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戏曲的程式及艺术价值.docx
7页浅谈戏曲的程式及艺术价值 张庚先生与焦菊隐先生都曾指出:任何一种艺术,都必须有它自己的程式,张庚还说,程式是艺术表现生活的基础,没有程式,也就没有艺术了在戏曲舞台上,所有的人物,无论多么复杂的情感,或者多么突出的性格,都要通过一定的艺术程式来表现可以说,中国戏曲的全部“民族色彩”和“独特风格”,就集中地表现在它的艺术程式上这些艺术程式,大体说来就是“唱、念、做、打”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其严格、复杂的规律,不是一言半语所能说明,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掌握得了的戏曲演员必须通过舞台艺术程式进行表演,而且,为了把戏演好,不得不把练功、练唱等技术锻炼为自己终生不懈追求的艺术修养内容之一,这就是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那么,对于整个戏曲艺术以及对于演员和观众来说,这些舞台艺术程式的意义和作用何在呢?我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主要作用:一、有助于刻画和突出人物性格戏曲程式本身代表着剧中人物艺术风格的大致分类,这在1956年全国戏曲剧目会议以后已基本明确,前辈艺术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观察了各种人物[来自wwW.lw5u.cOm]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以致形体、外貌、言谈、举止等,加以提炼、集中、概括和夸张,在舞台上创造了生、旦、净、丑等各种类型的角色,分别辅以不同的舞蹈动作、发声用嗓、唱腔曲调以及服饰化妆等艺术程式,用以结合角色创造,再现各种人物。
演员如果能准确地运用这些程式,那么,在他塑造人物的时候,这些程式本身往往已经为他的形象构成了人物的轮廓,大体上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特征或倾向性以戏曲人物的上场为例,由于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不同,所运用的程式也是各种各样的,对于刻画角色,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拾玉镯》中的孙玉姣、《鸿鸾禧》中的金玉奴和《闹学》中的春香,三个人物虽都是少女,但她们“上场”的程式却各具一格孙玉姣是个情窦初开、满怀春愁的少女,她的心情是“愁锁双眉,习针黹,消遣长昼”和“泪满衣衫袖,新愁接旧愁,二八黄花女,标梅待好逑”母亲对她女儿家心事的不可知,使她心生一丝隐隐约约的惆怅和些许抑郁,然而她又是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所以她并不消沉和悲观这样,她的上场便采用了“小锣上”的程式小锣的声音清愁而缓慢,间以鼓键的轻敲,演员须踏着款款的碎步,默默地走出场来,用一连串优美的扶鬓、理花、整襟等对镜自怜自爱的舞姿刻画出这个少女爱美的心情,然后走到台中略带忧伤地念引子、归坐动作、引子,都要从容不迫却不可过慢,需要恰如其分地把握,这样,便在全剧未开展以前,首先向观众描绘出了角色的轮廓而同样是情窦初开、与孙玉姣年龄相仿的丐头之女金玉奴上场的程式却和前者迥然不同,她和老父相依为命,过着虽然贫穷但却不愁衣食的生活,心里没有什么牵挂。
她的人生观是“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因而她知足常乐,是个充满着青春活力、富于同情心、单纯而热情的姑娘她的上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清脆地在幕后轻咳一声,锣起人现,随着那情调活泼的“小锣五击锣”一团火似的轻快地走到台口,念着爽朗的京白“青春整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春寂静,空负貌如花伴着她袅袅的语尾与俏皮活泼、娇憨顽皮却略带彰显青春的以食指轻指面颊,配合挥动手绢的青春靓丽的身姿响起了三声愉快的小锣,送她归座这一个短短的上场,先声夺人,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彰显着少女灵俏娇美的青春魅力至于春香,较之孙玉姣、金玉奴来说年纪都还小,是个天真烂漫、娇憨顽皮的十三四岁的“花面丫头”,“笑、骂、哭、打的小女孩子”,当小姐杜丽娘责骂于她的时候,她还跪在那里心不在焉地偷偷地抓小石子玩耍要求她像大家闺秀一般规规矩矩慢条斯理地迈方步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的上场干脆就是跑出来的第二场上场她和杜丽娘分别念两句引子,速度尺寸却比杜丽娘要快得多梅兰芳先生在分析春香上场的程式时这样说:“剧中人的性格和身份是靠演员的唱、念、做、表四种工具表达出来的,所以这两个人一出场的念白、动作、神态,先由尺寸上来分别她们的性格。
台下马上就能看出一个是端庄、一个是活泼,很显著地有了两种不同的身份了这就是昆曲在身段上,编排的手法,真正高明的地方再如穆桂英与十三妹,同为刀马旦,上场的程式却也各不相同穆桂英是个深受老父疼爱、骄纵任性、天真爽朗、武艺高强、威震穆柯的山大王的女儿,丫鬟女兵前呼后拥,好似众星捧月一般,头戴星额,身絷大靠、翎于狐尾、全身披挂,威严的唢呐乐声止处,一个大锣“四击头”和响亮的“丝鞭”把她送上场来,紧接着是唢呐【点绛唇】和火炽的曲牌,她舞动长翎,巡视全场,端带挥袖,直登高台,果然是娇憨中带着妩媚,威武里透着天真,英姿飒爽、却又那么的目空一切,那么的不可一世与之相较而言,侠女十三妹则是个孤身飘零、风餐露宿、隐姓埋名、闯荡江湖的女英雄,所以她只身穿红色紧身,头戴风帽,身佩刀弓,在急促的大锣节奏里上场,上趟,表示赶路演员的舞蹈神情,必须刚健、婀娜、但却不能带出嫣娇和得意的样子,这样,通过这样的音乐、舞蹈程式,一个风尘仆仆的画面和一个侠肝义胆的女英雄的形象便勾勒了出来一般来说,我国戏曲和外国戏剧似乎有这样一个不同之处:外国戏剧家一般是主张通过戏剧情节的发展,一步一步地揭示人物性格但中国的戏曲艺术家却喜欢“开门见山”,几乎每个角色都[来自www.Lw5U.coM]在一出场便通过化妆、服装、声音、舞蹈、诗词、引子、唱腔等将自己所演人物的性格、品质,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特殊的传统的表现手法,深为人们所理解、所热爱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认为的那样,舞台艺术程式,便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工具二、有助于加强戏剧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国戏曲表演艺术通常采用象征与写意的表现手法,通过音乐的烘托、舞姿的夸张等特殊手段,集中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戏剧情景人物的情感、思想和内心的秘密,除了通过演员的表情来表现以外,还可以通过花音、哭音、快板、慢板等各种板式及唱腔的处理,通过音乐语言进行描绘,也可以在音乐伴奏中以哑剧的形式通过相应的、形象的手势和身段来加以展现,甚至于还可以通过独白、旁白直接把它朗诵出来红氍毹上,大将的舞蹈气度雄伟,锣声强烈;书生的台步儒雅潇洒,伴奏悠扬;武松的一个“四击头”亮相,势力千钧,顿觉英姿焕发,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洛神的一派轻歌曼舞,余韵悠扬,真是天上人间,一往情深;两军阵上,金鼓雷动,画角声震,一副古战场慷慨悲壮荡气回肠的战争场面,宛然在目;秋夜凄清,几声小锣轻响,便如凉风入袖,飒飒生寒一支竹篙,几步舞姿,画出了长江孤舟,白帆点点;两个圆场,一根马鞭,便是远征他乡,行程万里;盛怒之时,长袖拂去,霍然作声,可谓酣畅淋漓,快哉人也;忧思盈怀,帽翅轻摇,看来意味深长,愁绪万千。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艺术程式,偌大的舞台之上只有演员在那里瞪着眼睛干生气、或紧蹙峨眉,苦思冥想,那就是另一种味道了盖叫天先生在阐述舞台艺术程式如何有助于表现人物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李太白转身时,右手用中指和拇指并拢,俊俏地勒着飘拂的长髯,身子未全转过来,还保持一点左侧,左脚已向右斜跨过一步,这正在转动着的身体,稍稍定了一定,给人看上去,就像盘绕在老树上的藤萝,又像迎风的垂杨,刚健中带着柔媚,醉眼朦胧,要笑不笑,微微颤动的头部扇动着纱帽翅,流露着傲慢、鄙视一切的神情,一个李太白就活起来了由此戏曲艺术程式便这样使得演员的表演大大地集中、简练、鲜明起来了三、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中国来戏曲艺术所给予人的,不仅是激动人心的戏剧故事情节的享受,而且是音乐艺术的享受,舞蹈艺术的享受,诗歌、朗诵艺术的享受,图案和色彩艺术的享受本来是一些质朴的思想感情,在戏曲舞台上却变成了优美动人的诗句和唱腔有时唱到好处,真可使人屏息提气,倾耳凝神,忘了呼吸,直到腔落字收,才松下一口气,心满意足,听过王文鹏《葫芦峪》的人,大约都曾经有过这种体验;有时唱到悲惨之处,几声哭音,直使人鼻酸喉哽,热泪盈眶,听过杨金声《四贤册》的人,大约也会有此同感。
至于那些流传民间的名腔佳调,往往是演员在台上高唱,观众在台下轻和,摇首击节,啧啧称道,相顾会心,无限亲切且莫说思想上的潜移默化,只这般艺术上的陶冶,已足使人心旷神怡,延年益寿了本来是一些平凡的生活现象,在戏曲舞台上却变成了优美动人的舞姿:罗敷的采桑,玉姣的喂鸡,秋江的渡船,走雪的行路,真是写意写实,扑朔迷离,和乐起舞,引人入胜杨贵妃走过玉石桥,随意向水中看了两眼,却变成了举扇掐腰,左右顾盼的舞蹈若说她在望鸳鸯和金鱼,她却在翩翩起舞;若说她在舞蹈,她又确实地在那里望着同样,《周仁回府》一路上的愁思,既是默默的徘徊彷徨、也是水袖翻飞、仓皇进退的舞蹈,这舞蹈、这愁思,融为一体,带着观众的想象和同情,奔向高潮即使是极其残酷的肉搏战,在舞台上也变成了刀光剑影、紧张有力的舞蹈,往往在那惊心动魄、一发千钧之际,使人翘首握拳、目瞪口呆;而当那正义的战胜者满怀着胜利的喜悦亮起一个雕塑般的舞姿之时,不由人连连发出赞叹,满堂喝彩观众走进剧场,与其说是首先怀着“受教育”的目的,毋宁说是首先怀着“欣赏艺术”的目的,中国戏曲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丰富多彩的,而且人们是那样的熟悉它,他们不肯辜负任何一个精彩的唱或舞,辄报之以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节奏鲜明、步调严密戏剧表演重视节奏,而对于歌、舞剧来说,节奏尤其重要戏曲舞台艺术,是一个极其严密的整体演员主要是通过程式来指挥鼓师,而后,鼓师根据演员所暗示的“尺寸”指挥文、武场面;文、武场面响起伴奏,反过来给演员表演以烘托,这和西洋音乐由乐队指挥来决定速度的方式是不同的一出戏,本来已经安好了唱腔板式、锣鼓曲牌,但到了台上,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演员手里例如京剧的“叫板”,本来打的是“慢板”,本来具有一定的叫板的程式,但如果演员嗓子临时出现状况,无法演唱慢板,他可以改换一个程式,缩短叫板的尾音,加上抖袖的暗示,经验丰富、明察秋毫的鼓师就会依照演员的暗示将其改为摇板,如果根本无法演唱,那么也可以再改换一个程式,给鼓师一个暗示,不开唱板,将唱腔改为念白再如进行身段表演时需配合锣鼓进行亮相,都需要给鼓师进行暗示,叫做给鼓师一个“交代”或称之为“起范儿”演员必须熟知程式,通过程式表演,才能指挥若定,使演出严谨、整齐戏剧艺术的使命在于凭借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和指导生活,剧作家所创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演员的表演而获得形体和生命,从纸上站起来,成为活生生的舞台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地展示其精神生活,从而给人们以直接的感染,在他们的心灵上唤起强烈的共鸣,使他们得到启示,得到鼓舞。
在这条探索人类灵魂秘密的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美妙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寓表演于歌、舞艺术中的伟大、古老而全面的戏曲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