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文段品味不同--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课《找春天》教学设计.docx
4页对比文段,品味不同--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课《找春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一个“找”字,说明春天不仅害羞,还略有些顽皮你看,“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这一切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始,还没到春光烂漫的时候但是就在孩子们寻找的过程中,春天渐渐明朗: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所以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反问句,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将是本篇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地指导朗读,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孩子们在感受春天美好的同时,关注语言文字表达的不同,从而有效落实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的习得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分类,复习“寻找”“脱掉”等词语;会写同偏旁的生字“柳”“桃”“杏”二)通过创设情境和对比感受,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能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说春天里其他的景色三)从语气和重音两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教师点明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找春天》板书课题:找春天)(学生齐读课题)(二)分类复习,发现不同1.复习词语1)分组指名读词语,说说发现了什么第一组:寻找脱掉探出触碰第二组:棉袄嫩芽音符杜鹃第三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交流:第一组都是动词,第二组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第三组都是AABB式的词2)总结:把词语分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记忆2.复习文段1)指名背诵第二自然段2)引导背诵第三自然段三)对比文段,品味不同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跑到东来跑到西,那她到底藏在哪儿呢?请学生自由朗读第四到第八自然段,读完后圈出孩子们在春天里找到的景物1.交流反馈课件里圈画出景物:小草、野花、嫩芽、解冻的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2.请5位学生分自然段读句子,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不一样在哪里出示课文第四至第八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从这两部分文段中发现不同,展开教学1)第四到第七自然段都是问句,第八自然段是陈述句2)第四到第七自然段都是比喻句,第八自然段是拟人句指导比喻句,认识新的比喻词“是”这句话把小溪叮叮咚咚的声音比作琴声,而不是把解冻的小溪比作琴声3.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课文中的孩子可不得了,他们不仅找到了春天里的景物,还把它们想象成了春姑娘的眉毛、眼睛,还听到了春姑娘唱的歌、弹的琴呢!那她的头发、脸蛋、嘴巴、手臂又是怎样的呢?带上我们的想象,来欣赏春天里的美景吧!(欣赏视频)4.视频看完了,请学生模仿第四到第七自然段介绍一下找到的春天5.引导想象:你们到底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6.害羞的春天还跟我们玩耍呢!怎么玩的?指名读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一个省略号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仿说句子四)写字指导“柳”“桃”“杏”1.出示3个字:“柳”“桃”“杏”观察“木字旁”有什么变化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木”藏在左右结构的字里,身体又瘦又长,把脚勾勾,给右边的部分腾点地;在上下结构的字里,手臂伸展,身子半蹲,竖笔画变短因为写汉字讲究的是谦让2.教师范写3个字,学生各练写一个3.出示点评的依据,逐个点评,并加星1)结构清楚,得一颗星;(2)关键笔画正确,得一颗星;(3)整体美观,得一颗星学生自己根据要求评价加星4.二次书写,二次展评五)总结延伸,拓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