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说中考复习要点.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301271800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马说中考复习要点 《马说》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3.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探讨,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加点字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ng)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辱:受屈辱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槽枥:马厩 4、不以千里称也:不由于是千里马而著称以,凭借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片面复指关系 6、一食(sh):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石,十斗为石 7、食: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而食也,是“而食之”的省略,“食”是使动词,解释为“使 喂养”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成得:不成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手段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不译(转接)通其意:跟它的情意相通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哀叹,唉 19、其:莫非,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或许”.表揣测语气 三、原文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凄凉遇到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理由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理由是: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概括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猛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察觉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说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说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说明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慨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说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备,往往疏忽了身边的美,使其遭遇不应有的遇到,使我们为之可惜痛心,这种遇到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遇到好像,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抉择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四、翻译 1、故虽著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现 5、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五、阅读探究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领略什么问题?(第—段文字说领略什么?) 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抉择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伯乐 2. 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假设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第2段是论述了从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其次段说领略什么? ) 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理由,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表达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理由?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 5.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6.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表达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 天下无马”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领略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领略中心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莫非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遇到,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擅长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1.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遇到来看,人才呈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务必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制止”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务必调理自身的尽是与跑步处境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处境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告成了.鲜明,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1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1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5.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察觉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察觉人才,保护人才,否那么,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察觉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6.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表示的机遇;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 17.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察觉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8.古往今来,大量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

      请你写出你熟谙的两句,并标明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谙的伯乐,并用干脆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务必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擅长察觉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察觉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20.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进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果没有爱迪生研发电灯,我们探索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假设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21.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说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的郁愤之情 22.你假设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假设是千里马,我会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遇显示自己的超凡才干,相信会有伯乐察觉自己的才能的我假设是“食马者”,我会对等对待所喂养的全体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23.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猛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实时更新自己的学识的人才国家理应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导、终身教导,积极主动地察觉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24.本文借千里马说领略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仆人分别是谁?赤兔:先是吕布的,后是关羽的,结果到了马忠手上,绝食而死的卢:刘备的,后与庞统在落凤坡被射死 2022年——2022年马说中考题汇编 1.(2022 安徽省)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著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 (3)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 (5)执策而临之 执: . 16.翻译以下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18.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遇到,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2.(2022资阳市)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著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成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