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生活中的基本形 浙美版.docx
3页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生活中的基本形 浙美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生活中的基本形2. 学生能够在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感知线、面、体的不同形态和比例关系3. 学生能够通过描绘基本形和场景,并配以光影对比,散点分布,形成意境感受生活的美教学重点1. 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对象,认识基本形的概念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了解在绘画中基本形要素的构成教学难点1. 学生能否获取到生活中的基本形和细节2. 学生能否在基本形的基础上上和配以光影对比,散点分布,形成意境感受生活的美教学准备1. 班级美术品展览,比如剪纸、折纸、搭积木等的展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图例和校园中的交通路线等地形示意图2. 准备好铅笔,橡皮,纸张,油画颜料等绘画材料3. 小学美术课程的课本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展墙上的诸如剪纸,折纸,搭积木等等的展览品,带领学生观察创作材料的形状特点,并引导他们寻找形状的共性和特点,体验形状带来的美感主体环节第一步:认识基本形,以及基本形的分类1. 教师课前准备好生活中的展示物体,安排多样,但分类较为明显的物品,并且为每个物品做好显微镜下的放大图2. 把物品放在展示台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负责人负责选择一个物品,集体观察、描述,感受,并通过显微镜下的观测,了解物品的细节。
3. 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研究,找出物品的基本形,并进行分类,如针、叶、花等4. 以类比的形式,通过展示各种生活中的物品来帮助学生识别形状,并了解分类第二步:描绘基本形1. 提供铅笔、橡皮、纸张,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形线条示范,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描绘几种常见的基本形在这个过程中,纸张可以事先印好格子的2. 学生跟着步骤,练习描绘各种基本形,并逐渐加深基本形的形状和细节的表达,并指导学生理解线条描绘的方向、长短、厚薄和黑白,学生也应当注意线条的错落布局3. 鼓励学生想象尽可能多的基本形,并进行融合和改变第三步:创作画面1.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创作一个小场景,并在场景中运用基本形,使整个场景更有张力,更能表现出生活的美2. 让学生自己设计和绘画他们所感受到的任何基本形的场景3.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画面的形式,并在分享中收获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推广自己的创作总结环节通过观察、分类、描绘和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形的知识和表达基本形的方法,反复总结基本形的形状及其应用范围,让学生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和感悟课后延伸1.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物体的形状和色彩,寻找美的体验2. 积极参加固定的艺术活动,扩大自己的美术知识面,培养艺术感性,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评价学生对基本形的识别和表达程度,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表现能力2. 包括学生认知和绘画技巧的考察,以及学生对于形状和结构认识的测试课堂展示• 展示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与创作体验• 展示生活物品的基本形萃取表达• 展示绘画作品创作效果教学感想生活的种种,总能发掘出无限的美感通过教育学习,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道路标识,交通示意图等,了解基本形的构成要素,学会描绘基本形并创作形象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通过美术感觉生活的美,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了发现美和感知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将用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