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三章30年代的诗歌【教案】.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7297367
  • 上传时间:2018-10-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4.02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三章 30年代的诗歌,一、现实主义派诗歌 1. 殷夫的诗歌: (1909——1931),原名徐伯庭,笔名白莽、任夫、沙洛等,浙江象山人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时,称其诗为“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是“别一世界”(即无产阶级新世界)的诗 《血字 》 《别了,哥哥》,①从工人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提炼诗的语言和形象,节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露出清新之美 ②恢复了政治抒情诗中情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且这一“自我”在中国新诗“自我”抒情形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2、中国诗歌会诗人群,1932年9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 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 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并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 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创作主张,(1)“捉住现实”:即诗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表达反帝反封建思想的作品; (2)“大众歌调”:即提倡诗歌大众化,要求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化、民族化,使诗普及到群众中去。

      主要内容:,①写农民的苦难与反抗斗争蒲风:《茫茫夜》、《六月流火》; 王亚平:《农村的夏天》、《十二月的风》; ②写反帝抗日 穆木天:《守堤者》、《流亡者之歌》等),特点:,①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 ②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③语言通俗,体式自由3、臧克家的前期诗作,(1905、10——2003、12),山东诸城县臧家庄人; ①在诗作中为苦闷、彷徨中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与“新月派”、现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都不同的人生态度②描写了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拓了新的天地③内容广泛 A、反映农村破产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如《老马》、《难民》 B、表现自我人生体验到的“永久性真理”如《生活》、《希望》 C、表现反帝情绪,如《罪恶的黑手》 D、通过自我抒情为时代、历史摄影,如《自己的写照》、《运河》特点:,①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 ②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体形象③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④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老马》: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装车(实写) 扬鞭出发(虚实结合)老马(农民) :倔强、坚忍、悲愤、无望 主人(统治者):贪婪、残忍、凶狠、无情 作者 :同情、不平、愤怒、诅咒,,二、现代诗派,1.产生过程 现代诗派得名于《现代》杂志。

      1932年5月,施蛰存受现代书局的委托,创办了纯文艺刊物《现代》,致力广泛介绍文学的世界新潮并偏重于现代主义创作理论的倡导,同时大量发表诗作 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和何其芳为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2.诗歌主张,其一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 其二是“现代的词藻”,指的是能表达“现代人”情绪的词语; 其三是“现代的诗形”,指的是现代口语式自由体诗3.基本特征,①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现代诗派以诗歌作为痛苦灵魂解脱、净化的途径,表达的是“浊世的哀音” ②从诗的体式上看: A.审美原则:朦胧美 B.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 C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三、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笔名有江思、郎芳、常娥、戴月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 戴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 ,并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苦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雨巷》系其初期的代表作该诗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标志着诗人从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向现代派诗的过渡 以《雨巷》为代表,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多用传统意象,注重诗的结构的匀称和音乐性,呈现出呼应新月诗风的特点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 “残损”时期。

      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雨巷》系其初期的代表作该诗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标志着诗人从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向现代派诗的过渡 以《雨巷》为代表,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多用传统意象,注重诗的结构的匀称和音乐性,呈现出呼应新月诗风的特点《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诗人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诗作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而寂寥的“雨巷”,那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抒情主人公,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把“雨巷”理解为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把“丁香姑娘”理解为理想,联系《雨巷》创作的时间,对诗的这种理解应该说是有依据的1、运用象征主义的方法,创造象征性的意象诗中那撑着油纸伞的抒情主人公,那寂寥悠长雨巷,那象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着象征意味的抒情意象2、借鉴古典诗歌传统,创造朦胧的意境美《雨巷》明显地体现了诗人受古典诗词艺术陶治的痕迹,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

      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3、和谐悠扬的音乐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全诗共七节,首节和末节重复言唱,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①以日常生活意象入诗,代替传统浪漫意象 ②以诗情自然流动的口语韵律,代替匀称的音乐美A在“寂寞而又悠长的雨巷”,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打着油纸伞在彷徨,她 静静地走来,又静静地远了,远了,一直“走尽这雨巷”——外在语义层 B由外在形象,人们可联想起爱情追求中所感到的迷茫与惆怅 C继续联想到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道路的寂寞与悠长,感到理想破灭后的迷茫、惆怅从戴开始,中国的象征派诗终于结束了简单模仿外国的稚幼阶段,不仅找到了民族传统的“根”,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道路四、“汉园三诗人”的诗作:,“汉园三诗人”是因《汉园集》而得名《汉园集》是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3位青年诗人的诗作合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如果说“新月派”与现代派诗人主要是从西方汲取艺术养料,则《汉园集》诗人堪称是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结合后的“新生代”1、卞之琳,1910年生,江苏海门人。

      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如《酸梅汤》、《叫卖》、《几个人》,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如《断章》、《鱼化石》,也写过爱情如《无题》卞曾用“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来概括当时的自己,意即:“茫然”于时代风云,“敏感”于诗歌艺术 卞曾被人们称为“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底试验”的艺术家2、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 《汉园集》 、《燕泥集》 诗中冷艳的色彩、感伤的情调和精致的艺术,同时交汇着东、西方诗歌的影响前期抒情诗的特点是:以象征手法和华美多姿的文字,融化晚唐五代诗词的意境,唱着忧郁缠绵的爱情、梦和对美的追求,如《预言》、《爱情》、《慨叹》、《花环》 抗战前,何已开始转变美学追求,到了40年代,其诗作则以歌唱群众、青春、自我的变化为特色其中,《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广阔》等代表作品,显示出热情明朗、乐观向上的昂扬基调3、李广田,1906——1968,山东邹平人 诗集主要有《地之子》、《窗》等,其诗风是浑厚朴实参考书目】,1、陆耀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思考题】,1、名词解释:中国诗歌会 现代诗派 2、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 3、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诗风的衍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