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洁净实验室管理规范.docx
5页洁净实验室管理规范洁净实验室管理规范1.1. 目的目的为规范洁净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和使用,保证检测环境符合要求、实验数据科学性2.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3.3. 职责职责3.13.1 质检部质检部3.1.1 负责制订本制度;3.1.2 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4.4. 相关定义相关定义洁净室(区):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进行控制的房间或区域5.5.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5.15.1 清洁与消毒清洁与消毒5.1.1 清洁消毒周期及清洁消毒范围5.1.1.1 每次工作前后清洁范围对操作间进行清洁,并用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用在消毒液中浸泡的丝光毛巾挤干擦拭操作台上放置的器具外表面,再擦拭操作台的表面(自上而下),操作结束后擦拭洁净区内凳子、地面(包括缓冲间地面)5.1.1.2 每周清洁范围每周除 5.1.1.1 外,擦拭洁净区全部墙面、门,再擦拭挂钩、更衣室的地面5.1.1.3 每月清洁范围除 5.1.1.2 外擦拭顶棚5.1.2 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5.1.2.1 0.1%新洁尔灭溶液:取 5%新洁尔灭溶液 40 ml,加水至2000ml,摇匀用于手、仪器、用具表面、地面、墙面消毒。
5.1.2.2 75%乙醇溶液:取 95%乙醇 1579ml, 加水至 2000ml用于仪器、用具表面、地面、墙面、手消毒5.1.2.3 消毒剂每一个月轮换一次5.1.3 操作间消毒方法及周期5.1.3.1 每次使用前或出现沉降菌个别超标时,可用紫外线照射30 分钟5.1.3.2 每半年或出现沉降菌严重不合格时,应用甲醛熏蒸,方法:计算所需消毒空间的体积,每立方米用甲醛 35~38%溶液 10ml 和高锰酸钾 2g取高锰酸钾适量,用约 60℃的热水溶解,倒入定量的甲醛溶液中,杯口盖上一层纱布,人员即刻走出洁净区,门窗全部关闭,焖 16 小时后,关闭新风进口,开启空调循环 2 小时以上对空调进行消毒,感觉无异味后,人员进入洁净区用 75%酒精擦拭所有物表面(包括地面)5.1.3.3 平常使用过程中有出现沉降菌较差时,也可用0.33~1mol/L 乳酸(1.5ml/m3)喷雾,熏蒸密闭 12 小时以上,再排风5.25.2 人员的进入与退出人员的进入与退出5.2.1 与工作无关或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任意进入洁净区,无菌室最多只能进 2 人,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其裸露的面部不允许使用化妆品,不得佩戴装饰品,不得留长指甲。
5.2.2 不允许任何患感冒、枯草热、皮疹者进入该区室5.2.3 操作之前必须已经清洁和消毒,并至少提前 30min 开超净工作台等净化系统,必要时可开启空调(温度 18~26℃,相对湿度30~70%)5.2.4 操作人员进入洁净室步骤:换鞋:将鞋子脱下放在相应的鞋柜中;更衣:在一更中打开相应的更衣柜,将换下来的衣服挂到更衣柜中,然后进入二更,将洁净服穿戴整齐洗手:打开水龙头,用自来水润湿双手至手腕,再将洗手液挤在掌心相互揉搓 10 秒钟,清洁范围应包括掌心、手背和手腕,最后用自来水将泡沫冲洗干净,使双手揉搓无滑腻,然后在烘下烘干,然后带上无菌手套,进入洁净实验室消毒:用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方可将手伸入超净工作台中操作5.2.5 用在消毒液中浸泡过的丝光毛巾擦拭操作台表面及用具,再按规定进行操作5.2.6 操作结束,将酒精灯用盖子罩上(切勿用嘴吹),将所有物品移置传递窗,按洁净区清洁消毒 1.进行清洁操作者按进入时相反顺序退出操作室将换下的洁净服,所需清洗、灭菌的洁净服带出再将手套取下5.35.3 物料的进入与退出物料的进入与退出5.3.1 物品进入洁净室必须通过传递窗,不得通过人流通道将物品带入洁净室。
5.3.2 传递窗的使用5.3.2.1 从非洁净区传向洁净区打开非洁净区一侧门,将待传物品放入传递窗内关闭传递窗门,开启紫外灯至少 15min 后关闭开启洁净区一侧门,将待传物品取出,关门5.3.2.2 从洁净区传向非洁净区打开洁净区一侧门,将待传物品放入传递窗内关闭传递窗门,开启非洁净区一侧门,将待传物品取出,关门5.3.3 每次传递窗使用结束后,用消毒液擦拭传递窗,不得留有残留物,以防污染其他物品5.3.4 检验样品进入洁净室时,用消毒液将外表面擦拭,禁止开启紫外照射检验样品必须与其他物品分开传递进入洁净室5.4.5.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4.1 凡进入操作间的操作人员不得再外出取物品,因此在每次试验中所用的物品必须计划好,并准备好备用物品,但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的用品5.4.2 在操作间操作时,须点燃酒精灯,使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每次加入或吸取溶液时容器瓶口应通过酒精灯外焰5.4.3 定期测试无菌室的沉降菌、尘埃粒子5.4.4 每次擦洗后的抹布用洗衣皂及自来水清洗干净,于消毒液中浸泡 30 分钟5.4.5 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都应按规定经过适当的消毒或灭菌后再传入无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