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学四班小麦高产田创建及实验方案.doc
15页山东农业大学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项目名称: 氮肥的基肥追肥不同施用比例与分期施用钾肥双效控制下对小麦高产的影响所在院部: 农学院专业年级: 13 级农学四班联系: 批准日期: 二○一五 年 九 月 二十四 日..小麦高产创建方案一、品种选择及高产创建田种植管理计划1、品种选择:山农 29高产田是指肥水栽培条件好, 常年单产较高的麦田 高产田选用的良种必须能解决高产与抗倒、高产与抗病、高产与早熟、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要相应地解决上述矛盾, 高产田选用的良种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产量三要素协调高产田 667 平方米成穗数应适宜,一般要求品种分蘖力中等,分蘖健壮,成穗率高 (50%),667 平方米穗数 40 万 --45 万,穗粒数较多 (30 —45 粒) ,千粒重较高,且稳定 (40 —50 克) 2)株高适中秆高不耐肥水,易倒伏;秆过矮,叶片丛生通风透光不好,易滋生病害,后期早衰最好选用中矮秆(75 —80 厘米) ,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弹性好、抗倒伏的品种3) 抗耐性好对本麦区主要病虫害抗耐性好 不同麦区病虫害不同,一般高产田良种应抗耐白粉病、 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
较早熟,抗后期干热风,不早衰、熟相好总之,高产选用良种应具有高产潜力大、耐肥、抗倒、抗耐主要病虫害、较早熟、熟相较佳、稳产性较优的特性2、创建田种植管理计划 1)抓好播种环节: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深耕并进行耙压,播后进行镇压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符合小麦播种要求,为全苗、壮苗及植株良好生长创造条件 2)适期播种: 10 月 7 号-10 月 12 号早播会形成旺苗,小麦早发早衰;晚播,冬前营养体小, 光合产物少, 根系生长发育差, 分蘖少,不能形成壮苗 3)要求的积温: 550-650℃6 叶 1 心,单株分蘖 5-7 个,次生根7 -10 条 4)做好种子处理:拌辛硫磷因多数麦田只旋耕不深翻,秸秆还田后病虫草害增加,如遇暖冬,气温下降缓慢,易导致冬前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加重 5)播种量: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 8-12 万基本苗 6)适墒播种:土壤田间持水量的 75%~80%适墒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确保适墒播种 7)提高播种质量:宽幅精播: 8cm适当扩大畦宽,以 2.5 ~3.0 m为宜,畦埂宽不超过 40 cm,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采用等行距种植,平均行距一般定在 21~23 cm 为宜,最大为 25cm。
二、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级具体实施计划1、合理施肥( 1)施基肥,使苗齐均壮,促分蘖次生根生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 2)拔节期追肥,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生长协调,主攻穗数,兼顾穗大,粒多 3)开花期到灌浆期追肥,防止早衰,主攻粒多,粒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5)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基肥和追肥比例分别为 3:7 、5:5 ,精施硫..肥和磷肥,磷肥施用量为 210 kgP2O5/hm2 小麦亩产预测 600kg,总需氮 16kg、需五氧化二磷 7.5kg 、需五氧化二钾 7.5kg 、需硫 4kg4)每亩增施硫酸锌 1.5kg ,硼砂 1kg2、冬前及冬季管理(1)时 间:出苗 ~ 越冬 ~ 返青( 2)生育特点:生根、长叶、分蘖( 3)主攻方向:苗全苗均、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壮苗抗冻;为春季小麦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 4)主要措施:a. 查苗补苗: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同时拔除疙瘩苗,这是确保苗全苗均的第一个环节 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的地块,及时进行划锄,破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b. 划锄镇压:镇压可破碎坷垃,使小麦根系与土壤密接,有利于根系健壮生长,减少土壤蒸发。
划锄可切断表层毛细管,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有利于壮苗的形成若播后遇雨,应适时划锄 1~2 次,若播后一直没有降水发生,则应在三叶后镇压 1 次,并配以浅划锄c. 化学除草:小麦 3 叶后幼苗期( 11 月中下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双子叶杂草:可用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单子叶杂草:每亩用 3%世玛乳油 30ml,加水 30kg 稀释喷防d. 灌溉越冬水:播种期;越冬前;拔节期;开花期定期进行灌溉e. 预防病虫害:小麦抽穗后喷施一次混合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三、调查测定项目及具体实施计划..1、试验田基础地理测定施底肥前,按 5 点取样法,取 0-20cm 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2、生育期调查认真记载攻关田进入各生育期的具体时间, 包括播种期、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成熟期3、调查各生育期群体变化于小麦四叶期定苗,调查记载基本苗数量;于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调查小麦田间总茎数4、调查各生育期个体发展状况如小麦单株次生根条数和单株分蘖数;干物质积累状况。
5、调查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别于开花后 0、7、14、21、28、35d,取麦穗 20 粒,放到烘箱中 70 度烘干,脱粒并测定千粒重6、小麦生育后期调查产量构成因素测定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成熟期收获 2 平方米,脱粒称重测产,进行田间估产7、测小麦关键生育期旗叶光合特性测定拔节期、挑旗期、开花期,开花后 0、10、20、30d,旗叶光合速率,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小麦高产试验方案一、立项依据1、项目的意义本方案主要通过探究施用氮肥比例、 分期钾肥及二者双效控制下对小麦高产影响,通过减少氮肥基肥的施用量,加大追肥比例,及分期施用钾肥,来解决生产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品质不优, 产量不高的问题2、现状分析目前,虽然高产田存在一定的高产潜力,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土壤耕层浅、肥力低、易伏倒、成穗少等问题传统栽培中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底追比例为 1:0 或 7:3 ,造成生产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品质不优, 产量不高的问题 传统栽培钾肥全部底施,不利于提高了生育中后期供钾强度和支链淀粉 / 直链淀粉的含量比值,不利于改善淀粉品质,增加产量二、项目实施方案级实施计划1、研究内容(1)研究氮肥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分别为 1:0 、5:5 、3:7 时,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研究分期施用钾肥和一次施用钾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研究氮肥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不同和分期施用钾肥双效控制下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2、实验设计试验以山农 29 号玉米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六个处理,分别为:氮肥基肥 / 追肥 1:0+ 钾肥基肥 / 追肥 1:0 ;氮肥基肥 /追肥 1:0+ 钾肥基肥 / 追肥 5:5 ;氮肥基肥 / 追肥 5:5+ 钾肥基肥 / 追肥1:0 ;氮肥基肥 / 追肥 5:5+ 钾肥基肥 / 追肥 5:5 ;氮肥基肥 / 追肥 3:7+钾肥基肥 / 追肥 1:0 ;氮肥基肥 / 追肥 3:7+ 钾肥基肥 / 追肥 5:5 ,试验设 3 个重复种植密度宽幅精播: 8cm其中氮肥为尿素,钾肥为氯化钾基肥于播种期施用, 追肥于拔节期和开花期后施用小麦亩产预测 600kg, 总需氮 16kg、需五氧化二磷 7.5kg 、需五氧化二钾 7.5kg 、需硫 4kg注:表(1)中 1:0 、5:5 、3:7 表示氮肥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表( 2)中 1:0 表示一次施用钾肥, 5:5 表示分期施用钾肥;对照为正常施肥比例,和高产田的一样表 (3) 表示基肥追肥施用量,单位为千克。
试验田种植图分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杂交田1:01:01:01:05:55:55:55:53:73:73:73:7高产田(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杂交田1:01:05:55:51:01:05:55:51:01:05:55:5高产田( 2)..基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尿素0.0.0.0.0.0.0.0.0.0.0.0.0.0.0.0.0.0.44242428585858542424242222222224242255555555555555硫酸锌0.0.0.0.0.0.0.0.0.0.0.0.0.0.0.0.0.0.119191938381919383819193838191919199磷酸二钾0.0.0.0.0.0.0.0.0.0.0.0.0.0.0.0.0.0.4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5追肥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