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4640732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知识体系】一、基本线索明初实行海禁到清初发展到闭关锁国→近代晚清政府被迫开放→现代中国主动对外开放二、认识1、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其实质是自然经济封闭性在外交方面的反映,同时与统治者的腐朽愚昧相关2、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维护国家的主权,但最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3、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与现代中国的主动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4、闭关只能导致落后挨打,主动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强国的必由之路5、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直接动力主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一)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定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2、表现:清朝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2、原因:(1)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2)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3)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4)担心外来势力对清王朝的干扰3、影响:(1)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消极影响:①割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1、史实:自鸦片战争后至清王朝被推翻,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几十处2、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妥协2、影响:通商口岸成为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习俗变迁较早的地区之一;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三)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历程:(1)开始: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①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步骤:先农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作用: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3)对外开放①历程:建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特点以引进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沿海开放城市(1990 年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内地省会城市②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③作用:(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①标志:1992 年中共十四大②根本: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

      ③问题: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对经济调节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④对策: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必须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即计划与市场相结合⑤作用:保持了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5)应对经济全球化①措施:①积极加入和建立经济区域集团组织;②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④积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加入世贸组织:1986 年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地位的申请;1986 年 9 月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2001 年 12 月正式进入世贸组织③加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利:(六个有利于)①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②有利于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有利于直接参与决策过程,维护自身权益;⑤有利于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弊: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减让,使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甚至受到冲击。

      ④如何应对:①利用 WTO 成员身份,积极参与决策,减少不利因素;②运用国际惯例,增强经济竞争力;③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④营建稳定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2、理论指导:邓小平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3、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增强4、认识: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策必须根据国情和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要重视制度创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热点链接】——中国的外交1、中日建交 30 周年2、中美关系的改善【强化训练】1. 中国古代除了频繁的对外民间贸易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对外官方贸易,被称之为“贡赐贸易” ,这些“贡赐贸易”A.经济赢利是主要目的 B.是中原政权最主要的财政来源C.是对外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 D.有利于加强中外友好往来2.清前期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他们A.一直实行海禁政策 B.仅允许外国人以贡献名义进行贸易 C.限制国人出海贸易 D.在广州设立政府机构公行,统管外贸3.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量大增,从表格中能反映出的有效历史信息有年份 1840 年 1860 年 1870 年出口量 1.9 万吨 5.51 万吨 10.00 万吨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②中国市场日益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顺差拉大④中国商品在世界贸易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对于中国入世,人们普遍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其中的“利”主要表现在:①能使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②能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迅速摆脱困境③有利于我国增加优势产品的出口④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的数据记载:1865 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这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C.造成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 D.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下降6.1793 年(清乾隆五十八年) ,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于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你认为乾隆拒绝的理由最可能是A.“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B.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C.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D.“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7.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1894 年统计约有 1 亿美元,到 1914 年已增至 9.6 亿美元造成此现象的根源是A.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对抗的结果 B.日美成为侵华的主要竞争对手,竞相对华资本输出C.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了列强的商品输出D.第二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侵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8.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经济特区被视为“窗口”和“实验地” ,其主要表现在A.享有特殊优惠政策 B.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社会制度C.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D.便于采用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9.改革开放后,有着丰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底蕴的广州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窗口,下列不是其有利条件的是:A.地理上毗邻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海外华侨众多,便于引进港澳台的资金和外资B.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C.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一直是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心之一D.建国初是我国重工业重心,经济基础好10.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只有适时调整与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②经济体制改革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11.20 世纪 80 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总之,三十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了A.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 B.国际环境决定着中国的对外政策C.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D.坚持对外开放是从历史经验中得到的12.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包括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②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与苏联缓和关系 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④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1969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尼克松访华14.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右图) 欧盟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 ”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A.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C.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15.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题是“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以下哪个事例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美国纽约启动 B.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C.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多家 D.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前期,随着日本瓷器的竞争和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中国外销瓷衰落——《陶瓷词典》材料二 丝绸与生丝是苏州丝织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时出口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前,由于西欧发展了近代丝绸业,中国丝绸逐渐被排挤出西欧市场同时,又增加了对中国生丝的需求——《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材料三 1886 年以后,由于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引种和发展茶叶生产获得成功,大批新茶园投产,他们对自己的茶业实行保护政策,结果使中国茶业由持续快速发展,蜕变为连年急剧大落……清朝中期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茶叶出口和生产呈显著上升势头……对清朝咸同年间我国茶叶的较大发展,我们曾形象地称之为是我国古代或传统茶叶的“回光返照” 因为这一发展本身,即是我国茶叶出口和茶叶生产影响、决定和与国际茶市联系的反映这一时期,也正好是英国、荷兰在积极发展种茶,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对中国传统茶叶科技全面接受、全面改造,也即形成、建立和发展近代茶叶与近代茶叶科技的时期……从 1886 年至 1901 年的 15 年中,我国茶叶出口锐减了 106 万担,减少 52%还多。

      ——以上摘编自朱自振的《茶史初探》(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清朝中国某些传统商品外贸衰落的原因 (2 分)(2)结合材料三归纳中国茶叶出口由盛而衰的原因 (3 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走向逆差的原因 (4 分)(4)通过中国古代三大传统外贸商品在清朝先后衰落的史实,给我们历史启示是?(2 分)17.材料一:二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