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docx
2页《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梁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也睿少沉敏,有行检魏恭帝时拜渭州刺史齐人来寇,睿辄挫之,帝甚嘉叹,拜大将军武帝时,历敷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俱有惠政,进位柱国① 高祖总百揆②,代王谦为益州总管行至汉川而谦反,遣兵攻始州,睿不得进高祖命睿为行军元帅,率步骑二十万讨之时谦遣开府李三王等守通谷,睿使张威击破之,擒数千人,进至龙门谦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为营,周亘三十里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谦将麾下三十万讨之睿斩谦于市,剑南悉平 睿时威振西川,夷、獠归附,唯南宁酋帅恃远不宾睿上疏曰:“窃以柔远能迩,着自前经,拓土开疆,王者所务南宁州,其地沃壤,多是汉人,既饶宝物,又知名马今假设往取,仍置州郡,一那么远振威名,二那么有益军国其处与交、广相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之计〞 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 睿威惠廉着,民夷悦服,望逾重,高祖阴禅之薛道衡参军在蜀,因说睿曰:“天下之望,已归于隋〞密令劝进,高祖大悦及受禅,顾待弥隆。
睿复上平陈之策,上善之,下诏曰:“公英风震动,妙算纵横,清荡江南,宛然可见公既上才,假设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但肤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 睿乃止焉 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及引见,上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睿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也〞 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睿初平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由是勋簙多不以实,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上令有司案验其事,主者多获罪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上慰愉遣之十五年,从上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 史臣曰:李穆、梁睿,皆周室功臣,高祖王业初基,俱受腹心之寄故穆首登师傅,睿终盾殊宠,观其见机而动,抑亦民之先觉 (选自?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有改动) 注释:①柱国:最高武官名②百揆:百官 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新都令王宝执之 执:捉拿 B.窃以柔远能迩 柔:安抚 C. 及受禅,顾待弥隆 隆:尊祟 D.及引见,上为之兴 兴:喜欢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地沃壤,多是汉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 恐民心不安,故末之许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薛道衡参军在蜀,因说睿曰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D、 及引见,上为之兴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11.以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梁睿“见机而动〞的一组是 ①俱有惠政,进位柱国 ②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 ③今假设往取,仍置州郡,一那么远振威名,二那么有益军国 ④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 ⑤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 ⑥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梁容年少沉稳聪明,品行端正,为官后更有很好的政绩。
王谦叛乱,梁睿为行军元帅领兵讨伐,大败叛军,并将王谦在街市斩首,剑南地区全部平定 B.梁睿威振西川,夷人、獠人都已归附,南宁酋长凭靠地处偏远不肯臣服,于是梁睿上表倡议征讨,隋高祖当即采纳了他的计谋,并派人平定了南宁州 C.梁睿接受了薛道衡的倡议劝高祖称帝,高祖受禅登基后,梁睿上书提出平定陈的计谋, 皇帝认为很好,并下诏嘉奖了他,但因故没有采纳伐陈的倡议 D.梁睿自以为是周代旧臣又久居重镇,内心不安,请求回到京城皇帝引见他后,他更认为应功成身退,于是称病在家,清静自守,不与朝中人士交往 第二卷 (共 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睿威惠兼着,民夷悦服,声望逾重,高祖阴惮之3分) 〔2〕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4分) 〔3〕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3分〕 参考答案: 三、〔12分,每题3分〕 9.D 10.D 11.B 12.B 四、〔24分〕 13.〔1〕梁睿威严与恩惠都闻名,夷人心悦诚服,他的声望越来越高,高祖暗地里对此担心着:闻名;悦服:心悦诚服;阴惮:暗地里对……担心;各1分〕 〔2〕只是我刚才执掌天下,政治纲领还没有贯彻融洽,恐怕先极力征伐,未必是最好的策略。
〔4分但:只是;洽:贯彻融洽;穷:极力;尽善:最好的策略;各1分〕 〔3〕自己认为威望名声太大,恐怕被当时的人嫉妒,于是大肆收受金银贿赂以便把自己的名声弄坏以:认为;为时所忌:被当时的人嫉妒;自秽:把自己的名声弄坏;各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