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安徽省定远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假期试题2.doc
12页定远中学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假期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A.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2.《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3. (2019·燕博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题·25)读中国古代的思想地图可得( ) A.学术的发展体现东学西渐 B.体现了战国晚期文化趋同C.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 D.孔子学说得到了各国欢迎4.孔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要把不符合周礼所规定的那些人和事物都统统匡正了,就能“名正言顺”,天下太平了。
该观点( )A.符合春秋时期社会发展趋向 B.说明孔子竭力赞同政治改革C.揭示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弊端 D.包含着构建有序的统一思想5. (2019·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4)下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只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孔子”照“镜子”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全球化潮流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6.春秋战国时期,“新乐”兴起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奸声以滥,溺而不止”,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C.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7.(原创,难)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德主刑辅”、“大德小刑”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8.《史记》通常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如《仲尼弟子列传》《白起王翦列传》等;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这一作法旨在( )A.强调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 B.突出编撰体例的完整性C.彰显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 D.强调史学著作的多元化9.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 )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 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 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10.东汉时期,张衡提出天为鸡卵、地似卵黄的说法,王充提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人继承他们的学说。
但太学之前树立的石碑上的六经文句,每日有众多学者前来临摹这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的自足性 B.政府文化政策引导 C.选官以察举制为主 D.君主专制逐步加强11.霍光在推举刘询为帝(汉宣帝)的奏议中说:“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孝武皇帝曾孙……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霍光奏议表明汉代( )A.尚存原始民主制遗风 B.未遵循嫡长子继承制C.儒学已成为统治思想 D.庙号体现其统治思想12.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在此强调( )A.回归儒学本原 B.儒释道三合一 C.儒学传承断绝 D.儒学传统久远13.表: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 (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 唐宋元时期( )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14.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15.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
宋理宗的言行(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16.《宋史》`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人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17.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1629—1683)在阐发《春秋》大义时特别强调“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的思想下面解读合理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 B.其思想是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质疑C.其思想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华夷之分”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18.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
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D.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与时俱进19.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 )A.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 B.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C.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20.“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 )A.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追谥准则渐趋完善21.·25)顾炎武《郡县论》中指出:“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据此可知,顾炎武( )A.主张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 B.主张将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相结合C.主张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 D.主张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2.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维护中央统治权威23.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B.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4.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 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C.当时东西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