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价格、成交量和通货膨胀发展趋势的相关性研究.docx
8页股票价格、成交量和通货膨胀发展趋势的相关性研究 邵志伟 李永新 任水利 西京学院西京学院自然科学基金(XJ1108)[Summary]在长期均衡模型中,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成交量与通货膨胀都呈负相关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中,成交量与通货膨胀、股票价格都呈正相关,其中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说明在短期内,前期通货膨胀的波动必定会带来当期成交量的较大波动,这样的波动会以1.5279的比例在一个月之内得到调整,同时表明成交量对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股票价格次之[Keys]股票价格 成交量 通货膨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经济活动未来表现的先行指标,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状况的预测,而公司盈余大小又依赖于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期很早以前证劵界就有这样一句话——价走量先行,说明成交量与股票价格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当成交量是买入放大时,股价在上涨;当成交量在放大卖出时,股价在下跌消费者物价指数不断上涨,国家就会出台货币政策,相应的这些政策也会作用在股市上,使股指发生波动一方面,市场会对当前国家出台的宏观政策作出相应的反应;另一方面,市场也会根据政策对未来资本市场进行适当的预期,最终的结果会反映在股票价格指数和成交量的走势上,通货膨胀通过经济预期向股市传导,通货膨胀的发生通常会影响到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而信心的丧失会马上反映在股市中,产生比较明显的利空情绪和行为。
因此,当前我国未来股票市场如何发展,如何解决高通货膨胀给资本市场带来的经济问题,如何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已成为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证券业界迫切关注的问题一、股票价格、成交量和通货膨胀的研究现状由于股票市场在我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居民也对我国股票市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持有金融资产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股票价格的波动作用就激发了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新的研究成果,也填补了这一块研究在国际领域中的空白经济学者的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1)把股票价格看作是资产价格的一部分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2)单独把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进行研究1997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除了中国没有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外,亚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我国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研究,王风云、杨志兵得出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赵兴球、于存高则认为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刘世庆把股票价格作为资产价格的一部分与通货膨胀进行相关性分析,当股票市场处在繁荣时期,股票价格的变动就会影响到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在原有价量关系研究上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梁建英以深圳市场的10支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为例得出如下结论:(1)成交量与股票价格不仅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前期成交量对下期股票价格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2)不仅成交量对股票价格的变化有影响,而且股票价格的变动对成交量也有影响一直以来,股票成交量和股票价格的关系是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它的研究结论不仅适用于股票市场,而且还可以应用于金融和经济的许多领域在现代资本市场研究中,成交量和股票价格的关系一直是和证券业界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所以研究量价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价值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理论1.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3.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反映的是被解释变量的长期发展趋势,同时还反映了影响解释变量长期发展趋势的影响强度,说明可以通过对解释变量的控制实现对被解释变量的控制误差修正模型:三、股票价格、成交量和通货膨胀发展趋势的相关性分析根据上证综合指数指标和我国宏观经济指标的设置,选取上2008年1月~2011年7月上证综合指数中的成交量(VOL)和股票价格( SP)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综合分析。
首先分析股票价格、成交量和通货膨胀发展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接着构造三者的协整关系,最后建立成交量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系统模型1.股票价格指数(SP)、成交量指数( VOl)和 CPI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 SP、VOL和CPI的传导检验由图1可以看出,成交量的(VOL)反应灵敏,提前预期CPI和股票价格(SP)趋势的特点,但由于CPI自身的特点,只要稍微变动,就会引起SP和VOL较大程度的变化,在2008年2月~10月,三者都是下降趋势,在这期间,通货膨胀严重时期,SP和VOL的走势会逐渐走低,在2008年11月~2010年7月,CPI趋于稳定时期,反而SP和VOL上升趋势,在2010年8月~2011年7月,通货膨胀正处于严重时期,当CPI上升,反而SP和VOL的走势不易判断2)SP、VOL和CPI的Granger因果检验从表1来看,在5%显著水平下,在滞后一阶的情况下CPI与SP、VOL与SP和VOL与CPI是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二阶的情况下,CPI与SP是互为因果关系,VOL是SP的因果关系,CPI是VOL的因果关系,滞后三阶情况与滞后二阶情况相同,即SP不是VOL的因拒绝零假设,CPI不是VOL的因拒绝零假设,同时表示SP对V[来自wwW.lw5U.com]OL、CPI对VOL和SP对CPI的引导作用明显,并且根据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就能够预期出SP、VOL和CPI的态势。
2.SP、VOL和CPI的协整检验依照协整理论采用Johansen检验法: 最大特征值检验表明SP、VOL和CPI间在5%的水平上有三个协整方程(见表2);特征值迹检验表明在1%的水平上有三个协整方程(表略)协整分析表明VOL与SP和CPI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3.SP、VOL和CPI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为了进一步说明SP、VOL和CPI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SP、VOL和CPI三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选取适当的滞后阶数建立它们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各自的计量模型1)VOL与SP自回归分布滞后平均模型(2) VOL与SP、CPI自回归滞后滑动模型(3)VOL与SP、CPI的长期均衡模型(4)VOL与SP、CPI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四、结论文章基于因果理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揭示股票价格、成交量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发展与控制关系得到结论:(1)股票价格指数(S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成交量指数(VOL)两两互为因果关系,而且成交量可以作为股票价格的先行指标或预警指标,从而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2)在长期均衡模型中,股票价格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成交量指数与物价消费指数都呈负相关关系,即CPI增加,反而导致SP和VOL减少,表明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消费者物价指数降低,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3)在三者的自回归滞后模型中表明,三者具有传导性,只要有一变量发生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引起其他两个变量的变化,而且前期指数直接影响着后期指数的走势4)在误差修正(短期波动)模型中,VOL与CPI、SP都呈正相关,股票价格的上涨或者CPI指数的增加,都会导致成交量的增加;在短期内,为保证股票市场会稳步发展,VOL、SP和CPI的增大或减小要满足一合适比例,同时还表明VOL对CPI具有较强的依赖性,SP次之,而ecm1和ecm2的系数表明VOL与CPI的均衡与SP与CPI的均衡在短期非均衡内会以1.5279、0.2615的比例波[来自WwW.lw5U.com]动,这个波动会在一月之内得以调整,从而来体现非均衡误差对VOLt的控制Reference:[1]龙建伟,蔡如海.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的货币视角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8,(5):47—53 [2]孔尚惠.中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3]祝保良.当前通胀形势对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1,(11):60—61[4]刘金全,王风云,杨志兵.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关联性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4(1),123―128[5]赵兴球,于存高.通涨、产出与股票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1999(s1),1―6[6]杜永光.股票价格、通货膨胀和成交量的相关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7]Andrew W Lo, Jiang Wang. Trading Volume: Implications of An Intertemp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D].1050 Massachusetts Avenue Cambridge, 2001[8]He Zongln. Maekawa Koichi. On spurious Grange Causality[J]. Economic Letter, 2001,(73)307—313[9]Johansen S., Juseliusk. Maximun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 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mand for money [J].Oxford Bull.Econ.Stat.1990,52—55[10]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11]Zhou Jian,Li Zinai.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acro-economical Statistical Data Diagnosis [M].Beijing, T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 37—65[12]Granger C W J. Testing for causality: A personal viewpoint [J],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80,(2):329—352[13]李树忠,李天忠,丁涛.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与CPI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11):103—115[14]冯文权,茅奇.经济预测与决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15]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