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山界》[298].doc
3页《老山界》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按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的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2、结合课文说说长征途中的艰辛,理解红军精神3、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课文说说长征途中的艰辛,理解红军精神2、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一、导入新课:说起中国共产党,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员不得不提是他,创造了红军“万里长征”这一具有光辉历史意义的特定用语他曾在临终前用微弱的声音发出了铿锵的震撼人心的呼声:要让孩子上学,要让人民讲话!这话对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共产党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创作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品:《金色的鱼钩》他是我们江苏无锡人他在长征的时候任总政宣传部部长他就是——陆定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一篇长征回忆录《老山界》指着板书,添加“长征回忆录”)二、翻越老山界1、结合课文标题,以“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为思路归纳文章内容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2、让我们也跟着陆定一前辈去翻越老山界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第一天下午瑶民家瑶家大嫂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3、从图表来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明确: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三、了解老山界过渡:欣赏图片,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这幅画,正描绘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一个瞬间从这画面来看,你觉得这老山界有怎样的特点?1、资料: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巅”之称誉课本第一小节这样说,“30里高”最后一小节第一句话中这样评价:“难走的山”四、解读红军1、红军翻山时经历了哪些困难?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2、红军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3、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格?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五、欣赏老山界过渡: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埃德加·斯诺(美国作家)请你说一说,你觉得红军翻越老山界途中哪些场面能体现“惊心动魄”的特点?(请学生看着表格回答)是呀,对于山而言,山峰越是险峻,越能展现红军行军场面的“惊心动魄”;越是“惊心动魄”的场面,越是能够彰显红军的精神陆定一曾经为老山界题词,说老山界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幽,峨眉之秀”老山界有其险、峻的一面,其实也有“幽”“秀”的一面。
接下来,让我们来赏读一段既能表现老山界险、峻,又能体现幽、秀特点的文字哪一小节最典型呢?齐读23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这一段的?视觉:星星、山峰、山谷从上到下的顺序听觉:不可捉摸的声响理解“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极远的细切的声音,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宏大;极近的洪亮的声音,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2、全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之深、景之美,山势的高峻景物特点)突出了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人物精神)(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和连绵有力地突出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精神3)“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烘托环境的寂静,透露出勃勃生机 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六、三大总结:1、总结写景方法:(1)抓住特征(2)运用感官(3)注意顺序(4)情景交融2、总结全文内容:这篇记叙文采取________(顺叙、倒叙、插叙) 的叙事方法,按______推移和_______ 转换安排层次,着力突出红军翻山经历的四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总结学习收获:(1)学习按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的顺序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2)结合课文说说长征途中的艰辛,理解红军精神3)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七、你我共勉让我们学习红军的豪迈乐观的精神!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可以笑着说: 我们不怕读书难, 长征精神催人前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23小节,学习环境描写的方法。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