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ppt
265页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前言,David Western:生态旅游如海啸一般席卷旅游界和环境保护界 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被当成一剂灵丹妙药而倍受推崇:它能够资助保护和科学研究,保护脆弱和原始的生态系统,使农村社会受益,促进贫穷国家的发展,提高生态和文化敏感性,在旅游业渗透环境意识和社会道德感,满足和教育有差别的旅游者,有些人还指出,生态旅游会建立世界和平前 言,在过去20年里,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发展:肯尼亚、厄瓜多尔、多米尼加、伯利兹、蒙古、越南、斐济、印度尼西亚、纳米比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非洲、亚洲和美洲国家 各种国际保护组织纷纷建立与生态旅游有关的机构,设立各类项目,开展专门研究,进行实地考察,很多还组织其成员开展自然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活动;国际援助和贷款机构以可持续农村发展、增加当地收入、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名义,向有生态旅游内容的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前 言,旅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自身的“生态标识”和绿色化经营;一些旅游行业组织纷纷投身到生态旅游运动中来,举办各种论坛和研讨会,探讨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仅仅在美国,就有为数众多的出版机构、咨询和公关公司、大学等专门从事与生态旅游有关的活动,而在肯尼亚、澳大利亚、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伯利兹、巴西和加勒比等都有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生态学会,前 言,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在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再一次推动了生态旅游在全世界的发展 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原则还处在探讨阶段,相关概念混淆不清,各种规范和认证还没有完全成型,国际性的统一标准尚未建立,生态旅游的滥用和泛化问题相当严重,前 言,世界生态旅游学会 :尽管生态旅游具有带来积极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潜力,但是如果实施不当,将和大众旅游一样具有破坏性。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生态旅游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70 ~80年代,但其根源性的观念和实践却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 ,将旅游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观念在非洲人的狩猎远征(safaris)和19世纪国家公园的建设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David Western:一个世纪以前涌向黄石公园和约塞米蒂公园的旅游者就是最早的生态旅游者,一、生态旅游的兴起,上个世纪中后期,生态旅游的雏形在世界一些地方开始出现: 70年代肯尼亚人认识到野生动物旅游比狩猎能够带来更大经济收益,从而推动了生态旅游在当地的发展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加拿大环境局(Environment Canada)设计了一系列贯穿加拿大(Trans-Canada)高速公路的生态旅游(ecotours),这些生态旅游活动集中于不同的生态区,并提供信息和解说服务,一、生态旅游的兴起,生态旅游的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生态旅游只是未加检验的概念 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环境运动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旅游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开始探讨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如何实现旅游、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70年代肯尼亚所作的研究(Thresher, 1981)证明了野生动物旅游的经济收益远远超出狩猎,很显然,当时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环境的友好利用。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2)20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经营创新 80年代,有远见的旅游经营者们看到旅游大众对那些老生常谈的旅游地日感淡漠,相反,对于新的旅游目的地,他们则兴趣盎然于是,一些旅游企业家从当地人那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立了生态旅舍(ecolodge),提供导游服务一、生态旅游的兴起,在发达国家,户外活动成为周末外出和每年两周带薪假期的首选,企业家们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的潜在利润,生态旅舍和生态旅游经营商纷纷推出旅游线路,前往偏远的地方旅游度假 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赚取外汇,另一方面比伐木和农业等其他资源利用方式对资源本身的破坏性小,生态旅游能够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利相结合一、生态旅游的兴起,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欠发达国家都将生态旅游确定为实现保护和发展目标的手段在与自然有关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态旅游目的地供给也快速增长,以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不过那时生态旅游尚未给当地社会带来显著的收益,旅游收入中投资于当地保护也不多一、生态旅游的兴起,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是保护和发展的工具 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当地社会也开始认识到这给他们的长期生存带来了机会,发现生态旅游在没有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给他们带来了财富。
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政府部门、研究人员、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的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原则和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各地为此召开了各种研讨、培训活动,在正确认识生态旅游,探寻生态旅游的合理发展模式方面做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一、生态旅游的兴起,原因: 第一,环境运动的发展 1986年,Bruntland《我们共同的未来》 唤起了人们对环境和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990年,世界银行《环境与发展》报告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签署的《里约宣言》中,各国政府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尔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政府又制订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一、生态旅游的兴起,1995年,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委员会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则代表了世界旅游业对保护人类赖以存在的环境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这一切都唤起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一、生态旅游的兴起,第二,重新审视旅游业,尤其是大众旅游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其影响越来越被世人关注尽管大众旅游最初被很多国家称为“无烟”产业,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就业、GDP增长等经济收益的获得是以较高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大众旅游如果规划不当,管理不善将造成过度开发和不平衡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而给当地人带来的最大经济收益仅仅是诸如司机、服务员等低薪水的工作,那些对文化不敏感且唯利是图的企业则会主导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旅游者从自身生活质量与健康出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更加挑剔,另一方面,从后人的前途考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种能够避免大众旅游这些弊端的新的旅游形式一、生态旅游的兴起,第三,保护与开发观念的改变 1872年黄石公园以后,如澳大利亚(1879)、墨西哥(1898)、阿根廷(1903)、瑞典(1909)都建立了国家公园体系 到1989年,地球面积的3.2%都处于某种方式的保护之中了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保护组织和环境学家们发现,“保护主义”方法(将人和公园分离,通常是强迫性地分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使当地人从公园和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受保护的物种、区域和生态系统才能够存在下去。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80年代末,当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始在东南非出现的时候,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扩展到教育旅游者和当地人提高对环境和文化的敏感度,以及降低旅游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在南美洲,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保护热带雨林来说,生态旅游是替代非法伐木、采油、采矿等资源掠夺性活动,一、生态旅游的兴起,第四,发展中国家希望换取外汇,多边援助组织试图解决环境问题和债务危机 到90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的非工业化国家都将生态旅游作为其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生态旅游的外汇收入在哥斯达黎加超过了香蕉,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超过了咖啡,在印度超过了纺织和珠宝,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生态旅游的概念就象是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其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断地冲刷、修改 Hector Ceballos-Lascurain (1987):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和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Butler (1989):生态旅游可以被描述为内在地敏感于沟通、认识和环境改善的一种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的这些特点使得其不太可能带来一般与常规(conventional)旅游所关联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生态旅游试图让旅游者进一步认识环境系统并积极地为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做贡献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Fennel and Eagles(1989,23-24页)生态旅游或者自然旅游(nature-oriented travel)[是]一种刺激经济而同时建立并维护保护区系统的可靠方式,其特点是以研究敏感环境中特定的自然要素为首要欲望生态旅游业涉及包价自然旅游(nature-oriented travel packages)的系统开发和市场营销生态旅游的基本功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即独特的、可到达的自然区域的吸引力;作为自然保护的一种工具,通过教育、获得利润来改变人们的态度、社会发展状况和政治优先权;为当地人提供就业和商业机会,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Kutay (1989)生态旅游就是直接或间接促进保护并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Ziffer(1989)主要由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包括当地文化所引发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者带着欣赏、参与、敏感的精神前往相对不发达(开发较少)的地区。
生态旅游者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非消费性的,并通过旨在直接使景点保护和当地居民经济福利受益的手段为当地做出贡献生态旅游是当地社会或者地区的一种管理方法,使得当地社会能够在当地居民的参与下建立并维护景点,恰当地对其进行市场营销,实施规范,利用企业盈利来资助地区的土地管理和社会发展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Ziolkowski(1990)低影响的旅游……集中于体验当地文化和其没有任何掺杂的样子所提供的一切……远离公认的“踏平的路” Boo(1991,4-8页)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是指前往那些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自然区域,目的是为了专门欣赏、研究并享受景色、植物和动物的旅游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生态旅游学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 即目前的世界生态旅游学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1991)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 生态旅游学会最初的定义: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而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作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人受益.但是很快就精简为前面那个简洁的定义了。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Place (1991,189页)在当地储蓄和投资的基础上,小规模的方法……当地参与可以为公园旅游开发提供将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机会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1992):促进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的生态可持续旅游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Hunt(1992)生态旅游荣登“新旅游”(旅游创新、新的考虑、新的方法、新的概念和术语)活动之列,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才认识到如果规划和管理得当的话,旅游能够为保护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做出贡献,而不是破坏,生态旅游/自然旅游的出现就是这种认识的结果生态旅游提倡者相信存在“更友好、更温和”的旅游,它并不必然需要进行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或者造成环境或社会退化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