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心得体会-怎样写好材料-职员心得体会.docx
5页秘书心得体会:怎样写好材料|职员心得体会 我辈好友中,一提起写材料,大家抓耳挠腮,长吁短叹,为之烦恼苦闷得很,有的甚至谈虎色变,心有余悸,避而远之本人长久工作的体会,写材料确确实实是一件伤脑筋费精神消耗体力的苦差事,但有乐必先苦,有苦必有乐,苦乐相倚,苦中有乐,苦尽甜来,苦有所值 在机关做秘书工作,写材料是基础功,常干的活,躲不开,避不了假如 你不会写,或是不想写,唯一的措施就是离开机关,逃之夭夭,或是呆在机关一辈子,但只干部分打杂跑腿出不了大的成绩也难以进步提升的事情所以,从你跨进机关办公室那一天起,你就一定要学写材料,和纸和笔亲密接触、形影不离,熟悉、熟练直至精通文字材料,和写材料结下不解之缘如:年度开始,要写工作计划; 布署工作,要写领导讲话; 开展工作,要写实施方案; 调查情况,要写调查汇报; 查办问题,要写检验结论; 承接课题,要写研究论文; 交流学习,要写经验材料; 年度终了,要写工作总结,等等,等等为工作写,也为学习写; 为务虚写,也为务实写; 为领导写,也为自己写; 为完成本职任务写,也为图表现求进步写有些人看要写,没人看也要写; 有作用要写,作用不大也要写。
你的工作,除了写,还是写,写完了一个材料,下一个材料接着写一天到晚地写,没日没夜地,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写不停笔,写无止境 八十年代初,刚刚参与工作,我年纪轻,资历浅,写材料这类苦活自然躲避不了那时,写给什么请示,拟个什么文件,几百字、上千字,只要领会了意图,清楚了情况,明确了内容,三下五除二,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只要格式对了,语句通了,意思表述清楚了就行,也还算是简单轻松,举手之劳不过,假如碰上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全方面布署专题性工作,调查解析某项专题情况,领导讲话呀,工作总结呀,经验材料呀,调研汇报呀,等等,现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操作; 现有标准要求,又有详细安排; 既要指出问题,又要分析原因,还要提出改善方法; 既要总结成绩,又要谈出体会,还要提出方向任务数千字,上万字的文稿,写起来就辛劳了往往这个时候,时间紧,要得急,需在两三天内,甚至更短时间完成,逼上梁山了,只好日夜连轴转,通宵达旦地干,几小时、十几小时,甚至几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和外界断绝,看文件,翻材料,埋头伏案,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将方块汉字一个一个地往那稿纸上的方格里填,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艰辛地往前爬行,就象打仗攻山头一样,只许前进,不能后退,跨过一丛丛荆棘,横过一道道壕沟,突破一个个堡垒,直到最网后抵达胜利的顶峰。
经常为写材料,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文稿纸扯了一张又一张,蓝墨水吸了一管又一管,烟头丢了一只又一只,茶水也喝了一缸又一缸,手写酸了,腰勾痛了,腿发麻了,屁股坐得发烧了,累得不网象个人样写完了,交给科长; 科长看了,改了,交给; 看了,改了,交给主任; 主任看了,改了,呈报领导; 领导看了,批了,提出意见,原路退回到我手中,不敢延误,又连夜奋战,调整,补充,修改,重复斟酌,推敲,再修改认为能够了,清稿誊抄成正稿,按原有程序,又一级一级送审,修改,直至领导满意为止顺利的时候,一次或两次就大功告成,不顺利的时候要三次四次,甚至更数次数,几上几下,翻来覆去,重复折腾,能够说是脑力和体力超强透支,让你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很长一段时间全部恢复不过精神来 话说回来,当看到自己苦心堆砌的文字变成一篇思想丰富气势恢宏的文稿,印成一大摞崭新整齐并散发出油墨香味的材料,被众多人捧在手中如获至珍严厉认真地阅看,领导脸上为此露出灿烂笑容的时候,如释重负,身上的沉重枷锁总算卸载下来,不由得暗中一阵快慰和欢喜,如同喝了一罐蜜糖似的,甜蜜蜜、乐滋滋地,要多快乐有多快乐,要多愉快有多愉快,一切苦涩、烦闷、疲惫烟消云散,全全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地、不停地、连续地写呀,写呀,写下去苦了乐,乐了苦,苦了再乐,乐了再苦,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其苦无尽,虽苦犹乐,其乐无穷写得多了,见得多了,习惯了,顺畅了,脑瓜子也好使多了,一通百通,驾轻就熟,手到拈来,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竟提升了不少 以后,工作时间长了,资历老了,地位高了,也算超脱出来,熬出头了,除了自己一时爱好来了,写点体会性、感悟性,拿到相关报刊杂志上发表发表,练练手笔,养养心性,图个虚荣,赚点稿费之外,部分场面上的文字性工作就交给属下去做了,自己再不亲自捉刀主笔了,只在她们写之前拿出点指导性意见,交待些关键关键事项,审查下写作方案和提要,稿子出来后看一看,圈划一下,提出部分修改意见罢了,少了很多动脑筋费心思加班熬夜拚时间拚体力之苦 多少年来,有一点,我是坚持不变的,也就是召开或参与什么大会,尤其是本人亲自组织、主持的大会,需要本人讲话和讲话的,不论要讲的内容有多丰富,时间有多长,我一律不要属下代笔写稿,也不在会议上印发讲话材料这倒不是我冠冕堂皇自作聪慧地粉饰自己,炫耀自己,故作姿态地去追求什么好会风、好 作风或好文风,而是我不习惯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中去机械地呆板地照本宣科念早已印好的他人写的东西,一则感到别扭得很,二则也确实不合口味,不想说的要念,想说的稿子上没有,脱稿发挥又拍掌握控制不了时间,乱了会议的程序安排。
当然,既然要讲话,尤其是部分主要工作的布署动员,也不能轻率对待,敷衍了事会前,依据工作的要求、会议的目标和需要讲的内容,经过缜密思索,认真拟好讲话提要,一、二、三、四,多个大问题; 大问题下,再甲、乙、丙、丁,多个关键点或层次,一一写在本子上,记到脑子里对那些尤其主要的精神、标准、内容,需要引用名人、领导原话,法律、文件条文,中外古今的经典事例,相关数据等,则具体统计在另一卡片或纸上,以备讲话时使用讲话或讲话时,既敞开思想,放开话语,谈论风生,自由发挥,拉近和听众的距离,活跃会场气氛,又紧紧围绕专题,掌握节奏,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旁征博引,有论有据,有血有肉,使传输的信息和公布的内容深入听众心中说得多了,熟能生巧,游刃有余,一打开话匣子,就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不拘不束,不赘不散,不遗不漏,台下受听,自己也感到满意属下将我的讲话统计下来,稍加修藻,整理成文,竟是一篇不错的,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时,忽然想起一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写材料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