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负反馈放大电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docx
4页4.3负反馈放大电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一、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一) 欲稳定电路中某个量,则采用该量的负反馈稳定直流,引直流反馈;稳定交流,引交流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引电压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引电 流反馈二) 根据对输入、输出电阻的要求选择反馈类型欲提高输入电阻,采用串联反馈;欲降低输入电阻,采用并联反馈;要求高内阻输出,采用电流反 馈;要求低内阻输出,采用电压反馈三) 为使反馈效果强,根据信号源及负载确定反馈类型信号源为恒压源,采用串联反馈;信号源为恒流源,采用并联反馈;要求带负载能力强,采用电压反 馈;要求恒流源输出,采用电流反馈二、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及性能估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1. 深度负反馈的特点(1+Af)»1时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称为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由于(1+Af)»1,所以,可得Af=A/( 1 +Af)~A/Af= 1 /Fo由于A^Xo/xi,F=x^o所以,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有¥看即与疔说明:在深度负 反馈放大电路中,闭环放大倍数由反馈网络决定;反馈信号在近似等于输入信号看;净输入信号视近似为 零这是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重要特点此外,由于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放大 电路还有以下特点:串联反馈输入电阻Rf非常大,并联反馈Rf非常小;电压反馈输出电阻夫就非常小,电 流反馈非常大。
工程估算时,常把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理想化,即认为:深度串 联负反馈的输入电阻Rif-8;深度并联负反馈的&厂>0;深度电压负反馈的输出电阻R°l0;深度电流负 反馈的Rof—8根据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上述特点,对深度串联负反馈有:(1)净输入信号“id近似为零,即基本放大 电路两输入端P、N电位近似相等,两输入端间似乎短路但并没有真的短路,称为“虚短”;⑵闭环输入电 阻於厂*8,即闭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流近似为零,也即流过基本放大电路两输入端P、N的电流ip~in~0, 输两入端似乎开路但并没有真的开路,称为“虚断”对深度并联负反馈有:(1)净输入信号访近似为零, 即基本放大电路两输入端“虚断”;(2)闭环输入电阻氏厂>0,即放大电路两输入端也即基本放大电路两输 入端“虚短”因此,对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可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基本放大电路的两输入端满足“虚 短”和“虚断”2. 深度负反馈电路性能的估算(1)电压串联负反馈例题1.IL IL . R.,Ar = —= —= 1+ — ll{ RfEISI «ld« °unRi :.U. ® Uf iif = „ 0 „R- T8, = r2, &or=0例题3(2)电压并联负反馈例题1例题2运算放大器aiy应用时同时耗弟 和蹒 t « /+« 0 — 5u a “工=0I — T纯讷 &根据虚嘶根据虚电(3)电流串联负反馈例题2(4)电流并联负反馈“・ = Wl=(-4+虚地-(% + &) R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一) 自激振荡的现象自激——无输入信号仍有输出信号,使放大器不稳定。
二)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和原因1. 自激的原因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基本放大电路在高频段要产生附加相移,若在某些频率上附加相移达到180 则在这些频率上的反馈信号将与中频时反相而变成正反馈,当正反馈量足够大时就会产生自激振荡另 外,电路中的分布参数也会形成正反馈而自激由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开环增益很大,因此在高频段很 容易因附加相移变成正反馈而产生高频自激2. 自激的条件不=—当|1 +』日=\ + A FAF =1 —幅度条件-甲整=(PA+ (p F= ±( 2门+ 1)7C 一 相位条件强—业的附加相移(pF — F的附加相移3. 消除自激的方法—相位补偿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插入相位补偿网络(也叫消振电路),以改变基本放大电路高频段的频率特性,从而 破坏自激振荡条件,使其不能振荡下图所示为几种补偿网络的接法图(a)所示电路中在级间接入电容 C,称电容滞后补偿;图(b)所示电路中在级间接入R和C,称为RC滞后补偿;图(c)所示电路中接入较小的 电容C(或RC串联网络),利用密勒效应可以达到增大电容(或增大RC)的作用,获得与图(a)、(b)电路相同的 补偿效果,称为密勒效应补偿高频补偿网络(a)电容滞后补偿(b ) R滞后补偿(c)密勤效应补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