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75页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项目概述 - 1 -二、专业建设基础 - 2 -(一)学院概况 - 2 -(二)行业背景 - 4 -(三)专业基础 - 7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 12 -(一)人才需求及岗位分析 - 12 -(二)专业定位 - 13 -(三)项目建设思路 - 14 -(四)专业发展目标 - 16 -(五)人才培养目标 - 16 -(六)教学质量目标 - 16 -四、专业建设内容 - 18 -(一)校企深度互嵌,推进校企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18 -(二)共建共享资源,探索系统培养,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通道 - 26 -(三)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实践育人,全面提升职业技能 - 29 -(四)“五步还原”全程模拟,转变培养方式,校企联合教学 - 35 -(五)完善教师评聘制度,建设教学团队,创建“三师”素质专业队伍 - 39 -(六)构建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过程持续改进 - 43 -五、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主要改革举措 - 47 -(—)校企深度互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47 -(二)共建共享资源探索系统培养,打通人才培养衔接通道 - 48 -(三)开创性的建设“物联网应用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 48 -(四)“五步还原”全程模拟,转变培养方式 - 48 -(五)发挥传、帮、带作用,建设 “三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 49 -(六)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 49 -六、预期绩效与保障措施 - 50 -(一)预期绩效 - 50 -(二)保障措施 - 53 -七、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 - 56 -附件一 物联网应用中心重点实训室建设具体方案 - 57 -附件二 项目预期绩效及验收要点 - 64 -附件三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70 -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项目负责人: 陈 良(教授 硕士)项目建设团队: 许 磊(讲师 博士) 李 明(讲师 硕士) 易国键(讲师 硕士) 徐 欣(讲师 硕士) 靳 智(教授 硕士) 周丽娟(讲师 硕士) 刘宝锺(讲师 硕士) 贺 涛(讲师 硕士)廖金权(讲师 硕士) 李 靖(讲师 硕士)高小梅(讲师 硕士) 周华春(讲师 学士) 张二元(讲师 硕士) 黄河清(高级工程师 思达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敬 勇(工程师 无线龙科技公司)武 新 (工程师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董 涛 (高级工程师 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张 炎 (高级工程师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一、项目概述物联网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急缺大量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满足物联网产业发展要求的紧缺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项目着眼重庆市的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建立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四方联动体制机制立足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四方联动”培养模式,通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校企合作对接、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专业建设,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与中等职业学校物联网相关专业、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的贯通式教学合作,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企业员工培训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合理衔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建设内容包括:推进校企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系统培养,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通道;强化实践育人,全面提升职业技能;转变培养方式,校企联合教学;建设教学团队,创建“三师”专业队伍;实施第三方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六个方面。
本专业建设项目总资金452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26万元,学校配套资金226万元二、专业建设基础(一)学院概况 基础条件优越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创建于1965年,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学院占地1365亩,固定资产12亿元,校舍4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亿元,专兼职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博士52人),馆藏图书90余万册,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 发展区位显要学院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重庆西部新城核心区,毗邻重庆西永国家综合保税区和世界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重庆微电子产业园、台资信息园和西部现代物流园,惠普等多家世界500强国际知名企业汇聚区内并与学院建立了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园校互动、科教并进、产学合作发展的背景极为深厚 办学特色鲜明学院坚持“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应用研发与技术服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 “电子信息类高水平特色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按照“用电子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值现代服务业,由数码艺术发展新兴创意产业”的产业专业对接思路,通过培育专业特色来引领办学特色,开设有与重庆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51个,建成电子技术等10个特色专业群。
科学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持续提高,得到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督查组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标志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狠抓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领军计划,培育打造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赋有内涵价值的标志性成果:“面向西部,实施全程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四环相扣’教学模式改革”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建成《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成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 2个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实训基地”;国家级规划教材5种;获全国技能大赛一、二等奖20余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服务功能拓展学院是重庆市 “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重庆市机关干部电子政务和网络舆情管理定点培训基地”学院与重庆微电园“园校互动”,共建有“西永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产学研中心”,并依托校内 “工程技术中心”和 “应用技术研究所”,面向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三农”发展,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技能培训鉴定和对口支援交流”多种社会服务活动。
近年来,累计进行各类社会培训三万余人次,提供应用技术服务六十余项,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职业院校百余所二)行业背景 1. 国家、地方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国家推动跨越发展重点领域包括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物联网产业集群列入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同时提出“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城市物联网基础平台,推进物联网应用试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1〕15号)更明确提出:“重庆将打造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物联网企业来渝落户,培育本地物联网企业,形成物联网硬件产品制造产业集群,物联网软件开发、集成与服务产业集群,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要全力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建设完善研发体系,使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处于国内前列;在物联网城市、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环境监测等八大领域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实现规模化应用,服务全国,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物联网技术应用高地和产业示范基地。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十二五”期间,重庆将按照“科技引领发展,应用促进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将重庆打造为全国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区、示范区2. 新兴产业三大集群正在形成,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十分紧缺物联网技术是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一个新型专业,物联网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在智能交通、汽车电子、医疗安全、智能安防与家居、工业自动化等行业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在国内市场,仅“产业排头兵”RFID市场领域,2009年中国市场规模就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而因此催生的电信、信息存储处理、IT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市场等等,更是潜力惊人据相关专家预测,物联网产业将是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甚至超过互联网30倍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物联网产业,是重庆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集群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基地”,物联网硬件产品制造产业集群,物联网软件开发、集成与服务产业集群,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在产品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以及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十分紧缺。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现为国内经营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将作为重庆物联网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表、控制软件、分析仪器及成套系统等方面稳居全国全列其承接的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管网智能感知与监控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工信部科〔2011〕353号)将有效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市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就与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一起获得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射频(RFID)技术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奠定了其在国内车联网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2009年,长安集团对国内外智能交通和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产业化前景以及国内基础等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了重点发展基于智能交通的汽车主动完全技术的战略规划,该项规划已经在实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庆市作为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加上在各自领域全国领先的大型企业,为物联网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行业基础。
三)专业基础1. 专业基本情况本专业是在原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始建于2001年,2006年被确定为重庆市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先后设置嵌入式技术、信息家电服务、物联网技术等专业方向,2011年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物联网技术方向)基础上批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2项,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