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世界分区地理”复习建议.doc
4页初中“世界分区地理”复习建议 根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湘教版初中地理重点选取了“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五个分区,以点带面突出其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色这部分知识以“认识大洲”为依托,对“走进国家”起着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在中考命题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五个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相似性,给学生掌握知识增大了难度因此,如何组织复习,提高效率,成为教师们探究的问题一、从课标和考纲分析上,把握中考要求地理新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确定考纲、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指南它在宏观上把握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和宗旨而省颁考试大纲则是根据目前各地教学实际,指导考试命题、中考复习的具体化课标——考纲——教材的联系分析,理解、归纳考点应是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区域地理复习同其他部分一样,教师必须通过研读课标、理解考纲,尤其是联系近年中考命题特点,最终紧紧抓住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编制有效、实用的中考复习要点和练习二、从宏观上指导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地图”能力的考查是地理考试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也是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因此“地图”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复习中的难点。
要引导学生化解“地图”难点,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心理地图”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所谓心理地图,是人脑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重现它是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在图表考查,尤其是“于无图之处考图”的解题中,学生构建了“心理地图”后,可以使头脑中形成可视、可感的地图形象,自主地、有效地进行空间思维活动,从而解决问题 1、以“面”构图——“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四个区域从空间跨度来看,属于中小尺度范围构建“心理地图”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构建轮廓图,从轮廓方面识别区域差异例1:轮廓差异图: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欧洲西部2、以“线”定位——在地理位置的要素中,纬度位置是影响其区域特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学生明确了上述分区的纬度位置后,才能进一步分析、归纳区域特征与差异例2:纬度差异图3、以“点”细化——各区域中地理事物,既是分析区域特征与差异的载体,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细化区域中的地理事物是构建“心理地图”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在把握各区域最主要的特征的基础上,分类分步地帮助学生进行建构例如,就区域的地理位置而言,东南亚——“十字路口”——两大洲、两大洋——马六甲海峡;西亚——“五海三洲之地”——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就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形而言,欧洲西部——平原为主——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等等例3:在西亚简图上落实主要地理事物:⑴、“五海三洲”——A、B、C、D、E、F、G、H⑵、重要海峡(海域)、运河——①、②、③、⑧⑶、热点地区(或国家)——④、⑤、⑥、⑦三、从对比上引导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区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和易混性是复习中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答题中出现张冠李戴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可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从差异上引导学生掌握区域特征项 目东南亚南 亚西 亚欧洲西部两极地区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特征重要资源著名物产经济特点人文特色四、从系统上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差异地理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性观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各区域特征与差异正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中形成的因此,学生要真正掌握区域差异,必须从各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上进行分析、比较,理解其内在的联系。
纬度低(赤道穿过马来群岛)、临两洋例4: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生产和出口热带作物成为该区域许多国家的经济特点其位置、气候、物产之间的联系如下所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季风气候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物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地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世界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天然橡胶、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例5、西亚在世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均是世界大国博弈的舞台复习中要紧紧抓住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当 地 人 类 活 动在世界占重要地位的事物地 理 环 境海陆空交通要道开凿运河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畜牧业比较发达灌溉农业节水重要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有关国家争夺水资源炎热少雨的干旱环境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欧佩克石油组织石油的生产石油的出口丰富的石油资源 科 学 考 察 的 宝 地天 然 实 验 室丰富且尚未开发的自 然 资 源人迹罕至,成为目前无人定居的区域;人类破坏影响最小的原始自然环境烈风、暴雪、酷寒的气候位于地球最南、纬度最高的区域;远离其他大陆例6、南极地区特殊的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开展科学研究的宝地。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师者同样应该紧紧抓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一主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