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流行性腮腺炎.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d****e
  • 文档编号:174528711
  • 上传时间:2021-03-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7.2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流行性腮腺炎(修订)流行性腮腺炎(修订)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 18 周岁以下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传染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1-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单侧或双 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7 月和 11 月至次年 1 月为发病高峰, 多见于学龄及学龄前期儿童,在集体机构中可见暴发流行中医学中称之为“痄腮” 3 诊断 3.1 病史4 未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发病前 23 周可有接触史 3.2 临床表现4-6 发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咽痛腮腺以耳垂为中心非化脓性肿大,向前、后、下方扩 大,边缘不清,表面皮肤不红,触之疼痛,有弹性感常一侧先肿大,对侧亦可出现肿大 同侧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或同时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腮腺局部胀痛和感觉过敏,张口或 咀嚼时更明显可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3.3 实验室检查4-5 3.3.1 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3.3.2 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测定 90%患儿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增高的程度常与腮腺肿胀程度相平行无腮 腺肿大的脑膜炎患者,血和尿中淀粉酶也可升高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3.3.3 病原学检查 从患儿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用 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腮 腺炎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可以早期快速诊断,用于 1 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者用 PCR 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 RNA,可明显提高可疑患者的诊断率疑有脑膜脑炎者可 做脑脊液检查 3.4 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其他病毒性腮腺炎,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 1 4 辨证6-8 4.1 常证 4.1.1 邪犯少阳证 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 咽痛、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4.1.2 热毒蕴结证 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范围大,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 安,面赤唇红,口渴欲饮,头痛呕吐,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差,尿少而黄,大便秘 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4.2 变证 4.2.1 邪陷心肝证 高热不退,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坚硬拒按,头痛项强,烦躁,呕吐剧烈,或神昏嗜睡, 反复抽搐,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4.2.2 毒窜睾腹证 腮部肿胀同时或腮肿渐消时,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痛时拒按,或伴 发热,溲赤便结,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4.2.3 毒结少阳证 腮部肿胀数日后,左胁下、上腹部疼痛较剧,胀满拒按,恶心呕吐,发热,大便秘结, 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 以清热解毒, 软坚散结为基本原则 轻证治疗可用宣、 通之剂, 以去其壅滞, 不可过于攻伐, 壅滞祛除, 则少阳毒解 若出现邪毒内陷, 扰动肝风, 蒙蔽心包, 引睾窜腹, 毒结少阳, 则需配伍息风开窍、 清肝泻火、 疏利少阳等法 本病宜采用内、 外治法结合治疗, 有助于腮部肿胀的消退同时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处理变证,常采用中西 医结合治疗 5.2 分证论治 5.2.1 常证 5.2.1.1 邪犯少阳证 治法:和解少阳,散结消肿 主方:柴胡葛根汤( 外科正宗 )加减 (推荐级别:D)9 常用药:柴胡、黄芩、石膏(先煎) 、牛蒡子、葛根、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夏枯草、 赤芍、桔梗、甘草等 加减:咽喉肿痛者,加马勃、玄参;纳少呕吐者,加竹茹、陈皮 2 5.2.1.2 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方: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加减 (推荐级别:D)10 常用药:柴胡、黄芩、黄连、连翘、升麻、板蓝根、蒲公英、锦灯笼、玄参、夏枯草、 橘红、桔梗等 加减:热甚便秘者,加石膏(先煎) 、大黄(后下) ;腮部肿胀坚硬拒按者,加海藻、牡 蛎(先煎) 、赤芍、牡丹皮 5.2.2 变证 5.2.2.1 邪陷心肝证 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主方:清瘟败毒饮( 疫疹一得 )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栀子、黄连、连翘、板蓝根、地黄、石膏(先煎) 、牡丹皮、赤芍、玄参、钩 藤(后下) 、僵蚕、甘草等 加减:头痛剧烈者,加用龙胆、石决明;恶心呕吐甚者,加竹茹、赭石(先煎) ;神志 昏迷者,加服至宝丹 5.2.2.2 毒窜睾腹证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主方: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龙胆、栀子、黄芩、黄连、蒲公英、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延胡索、桃仁、 赤芍、青皮 加减:睾丸肿大明显者,加莪术、皂角刺;伴腹痛呕吐者,加郁金、竹茹、姜半夏;少 腹痛甚者,加香附、木香、红花;腹胀便秘者,加大黄(后下) 、枳实 5.2.2.3 毒结少阳证 治法:清泄热毒,疏利少阳。

      主方:大柴胡汤( 伤寒论 )加减 (推荐级别:D)11 常用药:柴胡、黄芩、姜半夏、蒲公英、郁金、枳壳、竹茹、川楝子、虎杖、大黄(后 下) 、白芍、甘草等 加减:大便溏泄者,去大黄,加苍术、木香;腹痛剧烈者,加川芎、红花、牡丹皮 5. 3 中成药 5. 3. 1 口服中成药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 :每支 10mL成人剂量:口服, 每服 10mL,每日 3 次建议用法用量:口服,每服1 岁 1/3 支、13 岁 1/2 支、3 +5 岁 2/3 支、5 岁 1 支,每日 3 次用于常证 (推荐级别:D)12 安宫牛黄丸(散) (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 3 栀子、郁金、冰片) :丸剂:每丸 3g;散剂:每瓶 1.6g丸剂:每服 1 丸,每日 1 次;儿童 每服3 岁 1/4 丸、46 岁每服 1/2 丸,每日 1 次散剂:每服 1 瓶,每日 1 次;儿童每服 3 岁 1/4 瓶、46 岁 1/2 瓶,每日 1 次或遵医嘱温开水送服用于邪陷心肝证 (推 荐级别:D) 龙胆泻肝丸(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 地黄、炙甘草) :浓缩丸:每 8 丸相当于原生药 3g;水丸:每袋 6g。

      建议用法用量:每服剂 量:浓缩丸:6 岁 6 丸,每日 2 次水丸:3 岁 1g、36 岁 2g、 6 岁 3g,每日 2 次用于毒窜睾腹证 (推荐级别:D) 5.4 药物外治 鲜仙人掌:每次取 1 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剖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 2 次用于腮 部肿痛 (推荐级别:C)14 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 1 种,适量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每日 12 次用 于腮部肿痛 (推荐级别:D)13 鲜蒲公英、鲜木芙蓉花叶、鲜败酱草、鲜马齿苋,任选 1 种,也可 2 种合用,适量捣 烂外敷患处,每日 12 次用于腮部肿痛 (推荐级别:D) 鲜木芙蓉叶、鲜败酱草各适量,捣烂;青黛 10g,大黄 10g,皂荚 10g,荔枝核 10g,研 细末将以上药物混合、调匀,敷睾丸肿痛部位,并用布带托起睾丸,药干则用清水湿润继 用,每日 1 次用于睾丸肿痛 (推荐级别:D) 5.5 针灸疗法 体针:取穴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随证加减:邪犯少阳证配风池、少商;热 毒蕴结证配商阳、 曲池; 睾丸肿痛配太冲、 曲泉; 惊厥神昏配水沟、 十宣; 脘腹疼痛配中脘、 足三里、阳陵泉用泻法,强刺激,每日 1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或点刺放血。

      用于腮部 肿痛 (推荐级别:D)15 耳针: 取穴耳尖、 对屏尖、 面颊、 肾上腺 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余穴用毫针强刺激, 每次留针 203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用于腮部肿痛 (推荐级别:D) 耳穴贴压:取穴双侧腮腺、皮质下、肾上腺、面颊用王不留行按压在穴位上,胶布固 定,按压每个穴位,以耳廓发热为度,每日按 45 次,一般 34 日为 1 个疗程用于腮部 肿痛 (推荐级别:D) 6 预防和调护6,8 6.1 预防 6.1.1 按时接种麻腮风三联减毒活疫苗 6.1.2 流行期间应少去公共场所,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有接触史的集体机构应检 疫 3 周 6.1.3 患儿确诊后应及时隔离治疗,直至腮肿完全消退后 3 日为止 4 6.2 调护 6.2.1 患儿发热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复感外邪 6.2.2 饮食应清淡、富含营养,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忌肥腻、辛辣、坚硬及酸味食物注意 口腔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6.2.3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及早发现严重并发症合并睾丸肿胀疼痛时,可用固 定带固定睾丸于腹壁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2008-2010 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 监测,2011,26(9): 691-693. 2马静, 郝利新, 罗会明, 等. 中国 20082009 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 国疫苗和免疫, 2010,16(6): 533-535. 3胡咏梅,郝利新,王华庆. 中国 20102012 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 国疫苗和免疫, 2014(2): 127-131. 4杨绍基.传染病学M.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77. 5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851-853. 6汪受传, 虞坚尔.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M.9 版.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47-252. 7汪受传,俞景茂.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9-447. 8马融,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1-185. 9吕树平.柴胡葛根汤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96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3): 167-168.(证据分级:;MINORS 条目评价:16 分) 10李成宾, 侯静静, 冯芬.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78 例J .光明中医, 2014, 29(8): 1657-1658. (证据分级:;MINORS 条目评价:14 分) 11洪旭平,程丽辉,吴丹,等. 大柴胡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水肿型 胰腺炎 40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11 (19): 55-55. (证据分级: ; MINORS 条目评价:13 分) 12周优树,王银玉,张林贵.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38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2(1): 54-55.(证据分级:;MINORS 条目评 价:15 分) 13张月娥.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J.河南中医,2002,22(5):64-64. (证据分 级:;MINORS 条目评价:13 分) 5 14曾晓智, 彭庆. 仙人掌外敷为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5): 37-38.(证据分级:;改良 Jadad 量表评分:3 分) 15郭素娜, 刘焕亮, 李国良. 针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120 例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06,22(20): 42-42.(证据分级:;MINORS 条目评价:14 分)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