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doc
25页第一部分 土地基础知识一、土地概念(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类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的定义(1)土地的内涵(2)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2.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2)土地的经济特性3.土地的功能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的基本内涵,土地的主要特性;熟悉:土地的功能,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二、土地的分类(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类别及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的基本类别(1)耕地1)水田2)水浇地3)旱地(2)园地1)果园2)茶园3)其他园地(3)林地1)有林地2)灌木林地3)其他林地(4)草地1)天然牧草地2)人工牧草地3)其他草地(5)商服用地1)批发零售用地2)住宿餐饮用地3)商务金融用地4)其他商服用地(6)工矿仓储用地1)工业用地2)采矿用地3)仓储用地(7)住宅用地1)城镇住宅用地2)农村宅基地(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机关团体用地2)新闻出版用地3)科教用地4)医卫慈善用地5)文体娱乐用地6)公共设施用地7)公园与绿地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9)特殊用地1)军事设施用地2)使领馆用地3)监教场所用地4)宗教用地5)殡葬用地(10)交通运输用地1)铁路用地2)公路用地3)街巷用地4)机场用地5)港口码头用地6)管道运输用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河流水面2)湖泊水面3)水库水面4)坑塘水面5)沿海滩涂6)内陆滩涂7)沟渠8)水工建筑用地9)冰川及永久积雪(12)其他土地1)设施农用地2)田坎3)盐碱地4)沼泽地5)沙地6)裸地2.主要类别土地的特征(1)商服用地的特征(2)居住用地的特征(3)工业用地的特征(4)交通运输用地的特征(5)农用地的特征3.我国主要类别土地的利用方式(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的基本类别及我国土地的分类;熟悉:主要类别土地的特征;了解:我国主要类别土地的利用方式。
三、土地实体及特征(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实体及特征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实体的构成2.土壤类别及特征3.地质条件及特征4.土地基础设施类型及特征5.主要地上物作物种类及特征6.地下空间及特征7.土地污染种类及特征(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实体的构成、土壤类别、地质条件类别、土地基础设施类型;熟悉:不同类别土壤特征、不同类别地质条件特征、不同类别土地基础设施特征、主要地上物作物种类及特征、地下空间及特征;了解:土地污染种类及特征四、土地权利及制度(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权利制度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产权概念2.土地产权的种类3.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1)土地所有权的含义(2)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范围(3)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范围4.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1)土地使用权的含义(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种类及其权能(3)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5.土地他项权利制度(1)土地抵押权的含义及抵押的范围(2)土地租赁权的含义6.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1)美国(2)英国(3)德国(4)日本(5)中国香港(6)中国台湾(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产权的概念及种类、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熟悉:国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制度;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
第二部分 土地管理知识一、土地管理概念(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管理的内涵(1)土地管理的目的(2)土地管理的性质(3)土地管理的职能(4)土地管理的方法2.土地管理的任务(1)维护土地权益(2)保护土地资源(3)合理利用土地(4)规范土地利用行为(5)健全土地管理制度3.土地管理的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2)统一管理原则(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4)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4.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1)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2)地籍管理(3)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4)耕地保护(5)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6)土地供应和市场管理(7)土地执法与监察5.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6.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1)1949~1961年,重要法律《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2)1962~1986年,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1987~1990年,重要法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4)1990年以后(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管理的内涵,土地管理的目的;熟悉:我国土地管理的任务、内容、原则;了解: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地籍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地籍管理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地籍概念2.地籍分类(1)按功能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2)按建立时序分类:初始地籍、日常地籍(3)按所记载的对象分类:城镇地籍、农村地籍(4)按表现形式分类:常规地籍、数字地籍3.地籍管理概念(1)地籍管理的定义(2)地籍管理的核心4.地籍管理原则(1)必须有国家制度体系作保障(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现势性(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5.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1)土地调查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地籍调查3)土地条件调查(2)土地登记1)土地登记的类型2)土地登记的程序3)土地他项权利登记的内容及特点4)土地登记代理的概念及有关要求(3)土地登记信息公开查询(4)土地权利制度建设(5)权属争议调处1)土地权属争议的种类2)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受理范围和管辖3)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程序(6)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7)土地统计1)土地统计概念2)土地统计的对象3)土地统计的任务(8)地籍信息系统管理6.地籍管理的任务7.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8.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地籍的概念和分类,地籍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熟悉:地籍管理的任务,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三、土地规划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规划的概念与类型2.土地规划的作用(1)控制作用(2)协调作用(3)组织和监督3.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1)自然因素(2)经济因素(3)制度因素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准则(1)生产性准则(2)保护性准则(3)社会可接受性准则(4)安全性准则(5)经济可行性准则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6.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和意义7.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1)按用途对土地进行分类(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3)土地登记注明土地用途(4)土地用途变更实行审批(5)对不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行为进行处罚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义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补充耕地相平衡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确定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土地利用基本方针(2)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各行业用地指标(3)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4)划分土地利用区并规定土地用途和使用规则(5)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规划控制指标按行政辖区进行分解(6)制订规划管理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1)准备阶段(2)调研阶段(3)编制和调整方案阶段(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审、报批、修改(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的内容(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和权限(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权限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I)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特点(3)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15.土地利用详细规划(1)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概念(2)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类型16.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途径(1)编制与实施土地利用计划(2)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3)实行规划公告制度(4)建立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审查制度(5)加强对城市和村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的审核(6)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的修改(7)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察管理17.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8.土地利用计划(1)土地利用计划的概念(2)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3)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的任务与管理措施(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用途管制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目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概念和内容;了解:其他土地专项规划的概念和内容,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目的、作用和内容及其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关系”,考试基本要求是“掌握”四、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改为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并调整相应文字内容(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耕地保护的重要性(1)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2)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4)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耕地保护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3.耕地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4.基本农田保护(1)基本农田概念(2)基本农田保护概念(3)基本农田保护区概念(4)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原则(5)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程序5.耕地占补平衡(1)耕地占补平衡的含义(2)耕地占补平衡有关制度的内容(3)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按等级折算的内容6.土地整理(1)土地整理概念(2)土地整理的类别(3)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4)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7.土地复垦概念(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的内涵、基本内容;熟悉: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五、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农用地转用概念2.农用地转用的依据(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3)建设用地供应政策3.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1)国务院的批准权限(2)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4.农用地转用的审批程序5.土地征收和征用概念6.征地行为的特征(1)政府行为(2)补偿性(3)强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