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范文.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艳春1****84
  • 文档编号:210619783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18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xx小学作文】 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中国招生考试网 办公室王老师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改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