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河上“独有”的打击乐器――临清驾鼓.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514672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河上“独有”的打击乐器――临清驾鼓【摘 要】临清驾鼓是一种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形式,作为我国一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临清驾鼓的源起发展以及形制特点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临清驾鼓;源起发展;形制特点 一、临清驾鼓的源起与发展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坐落于鲁西北卫运河畔早在明代就被称为齐鲁要塞,商贾云集,是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素有“小天津” 之称悠久的运河文化为临清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临清驾鼓便是其中之一2009 年,临清驾鼓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有八首鼓谱载入《中国民族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临清驾鼓原名助阵鼓,又名羯鼓,起源于东汉末期,南北朝时传入内地一开始击鼓是为大将扬威助阵的,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形式它所用的鼓乃古时的“ 羯鼓 ”,后因其多为庙会接神送佛所演奏,而念白为“驾鼓” ,又因其鼓声威武宏大,故又有“ 威武会 ”之称 临清驾鼓由古代战鼓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蜀国名将张悦曾两次为关羽击鼓助威流传到五代十国时期,沙陀国国王李克用将其运用于军事中,并有了新的发展他以鸣锣击鼓发号施令,以点鼓示警,用长鼓探查对方虚实。

      已故临清民间音乐专家程占吉也曾证实说,从驾鼓扁圆的外形看,驾鼓具有战鼓的特征随着时间场合的变化,它的鼓点和声音传递出不同排兵布阵的信号,演奏方式也符合打击乐发展的历史脉络所以说,驾鼓由古代战鼓演化而来 临清驾鼓的历史悠久,由战鼓演变为打击乐器则要追溯到唐朝据明代临清县志记载:“羯鼓始于唐” 它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羯族的一种打击乐器,南北朝时传入内地,盛行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是隋唐燕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至宋代有关羯鼓的记载渐少,然而它仍在出征凯旋、迎神送佛及婚丧嫁娶等不同场合中的仪式中作为重要乐器被应用着关于驾鼓何时传入临清,又是怎样在临清生根的这一问题,民间和学者的说法不同现在临清大桥驾鼓会一些上了年纪的民间艺人曾听过这样的传说:在 1763 年,乾隆帝乘龙舟沿京杭运河南下,船经临清时,船上的随行者鸣锣击鼓以显龙威临清的码头工人对这雄壮的鼓声甚感兴趣,便暗学鼓技,设法学会了鼓点,并以口模拟鼓点为乐至于临清驾鼓到底是否为临清码头劳动者所创,这些是否是事实,史料无法考证但有一些学者研究认为,临清驾鼓应源于唐朝 其实,尽管民间和学者的答案不同,但他们都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驾鼓的传入与运河文化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点也是临清民间和学者的共识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临清庙宇兴建甚多,尤其是明清时,庙宇遍布于繁华的临清,庙会频繁当时,为了迎神送佛,各庙会分别组织驾鼓会,各寺庙也争相收拢接纳驾鼓解放前,临清驾鼓是和寺庙以及寺庙主持的祭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临清庙宇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有七十二座当时,每座庙宇都会定期组织庙会庙会期间,各驾鼓会便和庙宇自由结合,参与其中,赚取报酬所以,临清驾鼓能流传至今与庙宇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此外,除了参加庙会的祭祀活动外,在商家开业和大户人家婚丧嫁娶时,他们也前去提供服务因为民间驾鼓在早年的社会地位低,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就连关于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的文献也少有记载上世纪 30 年代至 50 年代,临清驾鼓经历了一个最为繁荣的发展阶段据调查,近百年来,临清的“南坛奶奶庙驾鼓会”“古迹娘娘庙驾鼓会”“跸霞宫庙驾鼓会”“行宫庙驾鼓会”最有名气解放后,为破除迷信,将这些驾鼓队改建,归属街道管理改建后的驾鼓会以更道街驾鼓会和南坛驾鼓会最为活跃1966 年之前,驾鼓会在一些大的庆祝活动中和春节期间,总能为活动和节目创造气氛,增添色彩 “文革 ”开始后,临清驾鼓遭遇劫难,驾鼓会的乐器被砸,人员流散,曾经兴盛一时的驾鼓会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于是再也听不到那威武雄伟、铿锵有力的鼓乐声。

      打倒“四人帮”之后,驾鼓会的艺人年迈,且鼓锣失没,一时无人后继,仅有更道街驾鼓会勉强恢复活动,但是上街演出却变得十分困难老艺人们渐渐老去,驾鼓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就更显珍贵为了保证这一传统的鼓艺不流失,一结束,洪鹤龄的孙子――从七八岁起就跟父亲学敲驾鼓的洪玉清和老艺人孙振东、沙福河、王子民等一起研究鼓技,并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重整旗鼓,成立了临清大桥驾鼓会,使这一珍贵而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并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二、临清驾鼓的形制特点 临清驾鼓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形式,所用乐器有鼓、点锣和筛锣从规格来说,鼓面直径约 35 厘米,高 20 厘米点锣直径约 16 厘米,与大锣相较, “个头” 较小,所以叫“点锣” ;大锣直径约 70 厘米,因其个大如筛,故又称之为“筛锣”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效特点,如鼓声雄壮有力、威武;点锣的声音高、尖、亮,穿透力比较强;而大锣发出的声音则浑厚低沉、宽广 临清驾鼓的演奏乐队一般为两队列,根据条件可以分为大、小两种,即有“整队” 和“半队”之分人员和乐器齐备时可组“整队” ,一般由 24 面鼓、8 面点锣和 2 面筛锣组成;而“半队 ”的组成自然就是 “整队”的一半了。

      因为临清驾鼓的鼓点丰富多变,所以不管是“整队” 还是“半队”,它的声音都具有威武、雄伟的特点临清驾鼓的演奏形式分为行街和圆场两种行街时,点锣领头在前,并倒行起指挥作用鼓成两排纵队,大锣由两人抬着,一人敲击,夹在两鼓队当中边走边演奏鼓点的变换全看前面点锣的指挥这时演奏的鼓牌常为�大排鼓�、�小排鼓�和�长鼓�;当鼓队行至十字街口或空旷地方时,鼓围成一圈,筛锣居中,点锣面对筛锣立在圈内一侧进行演奏,这种形式称为圆场这时常演奏的鼓牌有�点鼓�、�二十八宿�、�二十四孝�、�三翻�带�滚鼓�、� 卧龙鼓�,或根据情况进行即兴组合但一般总是以�点鼓�开始,以�卧龙鼓�结束 临清驾鼓的乐器组成比较简单,但各乐器间的音色差异及多种演奏方法的巧妙运用,形成了临清架鼓的独特风格和显著特点点锣的音色高而尖,与筛锣浑厚低沉的音响、威武雄伟的鼓声以及清脆的鼓槌相击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击鼓边、鼓沿和前后鼓分奏的巧妙穿插,以及强弱结合、动静有致的节奏变化,使其音响繁丽,情绪跌宕,具有极强的鼓舞性和感染力临清驾鼓的节奏也非常富有特点首先是 1�4 拍子和 2�4 拍子以及 2�4 拍子和3�4 的巧妙交替结合这种节奏的组合打破了常规的节奏,增加了鼓曲的动感和气势;还有就是前半拍的休止运用,增加了鼓曲的弹性,加上具有鲜明个性的各种音色对比,使这一威武宏大的音响又蕴含了活泼跳跃的意蕴。

      从音响组合方式而言,临清驾鼓运用了领奏、齐奏、对奏、合奏等手法,使几件简单且音高悬殊的乐器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和谐悦耳的艺术效果代表性曲目有:、 、 、 、 、 、 、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