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养生法PPT课件.ppt
15页2016推拿养生法¡ 推拿又称为按摩,古称按跷、案杌¡推拿养生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操作者用手或者肢体的某些部位,也可借助一定器具(罐、刮痧板等),在体表的特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物理刺激,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强身健体作用的养生保健方法¡推拿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按摩就已经成为主要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手段——《黄帝内经》¡在汉代,推拿按摩就已经成为防止经络传变和深入脏腑的主要干预措施——《金匮要略》 第一节 按摩的作用•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2.调和营卫,平衡阴阳•3.舒筋活络,缓急止痛•4.调节脏腑,预防疾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推拿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全身组织、器官间的功能,来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整体的健康状态•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通、调、补、泻第二节 常用按摩方法•按摩手法的基本要求:柔和、有力、均匀、持久、深透•1.按法•2.摩法•3.推法•4.拿法•5.揉法•6.擦法•7.点法•8.击法•9.搓法•10.掐法•11.捻法第三节 按摩的运用•一、穴位按摩法•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特定腧穴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延年益寿的保健养生方法。
•(一)穴位按摩的操作•单食指扣拳法、单拇指法、双拇指法等,或者借助按摩棒等器械•(二)常用的按摩保健穴位举例•足三里•气海•涌泉•三阴交•中脘、天枢• 二、部位按摩保健法•(一)面部操作•1.摩面 又称浴面、干洗脸•2.熨目 又称运目功、转睛功等•3.擦鼻 又称鼻功•4.摩耳 又称耳功,包括掩耳、摩耳轮、提耳廓、捋耳垂、鸣天鼓等•(二)头颈部操作•1.头功 又名摩头、梳头、修昆仑等•2.搓颈前•3.推桥弓(推对侧)•(三)胸部按摩•1.摩胸(腹)•双手掌交替自乳上向下直推至腹股沟处•2.摩心前区•双掌叠按摩心前区,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四)腹部按摩•1.摩(揉)脐腹•双掌叠按揉中脘和脐部,然后自上脘推至耻骨联合•2.擦少腹•双手小鱼际从两天枢交替直擦至腹股沟方向,反复操作•(五)腰背部按摩•1.腰部按摩•腰功(搓肾俞、搓命门)•旋腰健肾法•2.背部推拿•捶背•搓背•捏脊 •(六)上肢部按摩•擦手•捻指•擦臂•(七)下肢部按摩•擦腿•揉拿下肢•擦足•(八)全身推拿•三、按摩保健的注意事项•1.对危、急病患者,不宜采用保健按摩法•2.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按摩保健。
•3.妇女怀孕和月经期,暂不按摩•4.按摩时要避开各类创伤部位•5.按摩手法的轻重要适当,一般先轻后重以能耐受为度第四节 火罐保健法•一、火罐的养生保健机理 •1.负压作用•2.温热作用•3.调节作用•机制——与刮痧疗法一样,都是造成微循环(毛细血管)出血,使淤积于外周微循环的病理性代谢产物随出血离开病灶,并使微循环因此减压,通则不痛,同时恢复•刮痧及拔罐的所谓“成瘾性”•二、常用拔火罐方法•1.闪火法•2.投火法•三、拔火罐法的应用•1.闪罐法•2.留罐法•3.走罐法•四、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罐,适当使用凡士林可以增加拔罐的使用范围•2.皮肤过敏、溃疡、水肿者,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第五节 刮痧保健法•一、刮痧的养生保健机理 •刮痧具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舒筋通络、调理脾胃等功能•二、刮痧器具和介质•1.刮痧器具:瓷、木、角、金属等光滑硬物•2.刮痧介质:水、麻油、液体石蜡、红花油、刮痧油等•三、刮痧的分类和操作方法•(一)刮痧的分类•1.直接刮痧•2.间接刮痧:适用于儿童、体弱及某些不适合直接刮痧的皮肤病患者•(二)刮痧的操作方法•1.平刮、竖刮、斜刮•2.角刮(可配合穴位点按)•四、刮痧的注意事项•1.刮痧的禁忌•身体过瘦,皮肤失去弹性,有皮肤病或传染病者。
•孕妇腹部、腰骶部,有感染、溃疡等局部皮损处,有肿瘤部位•心脏病人、水肿病人、小儿及年老体弱者•有出血倾向者•2.刮痧顺序 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或顺肌肉文理顺向缓缓刮动•3.刮痧时间 根据体质等不同情况酌情调整,一般每个部位20次左右•4.刮痧次数 痧退为度,再行下次•5.避免刮伤 •6.刮痧后避风。
